分享

五音十二律【云水禅心】

 关东老圃 2021-04-07


       音律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中国古代的音律分为五音和十二律。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古有“不以六律(阴阳各六),不能正五音”之说。

      三分损益法又称五度相生律,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

      秦以前,中国已创造了乐器和乐曲,发明了乐律。汉唐盛世,中国音乐以歌舞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戏曲音乐为主。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五度相生律(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皆源于中国。唐宋之后,中国音乐受时局的影响开始发生变化,其始端在于宋金对峙时期。“淫”乐的出现打乱和破坏了五音,统治者不思进取,士大夫沉缅于烟花柳巷。这也是唐宋之后诗歌逐渐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音律的发现和发展不是渐进的,从音律的最早记录看,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凡听徵,如负猪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鸣马在野。凡听宫,如牛鸣窌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音疾以清。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成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非常的完善。

         声者,宫、商、角、徵、羽也。中医中,五音分属五行,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五音调和搭配对人的身体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这是古代的音乐和现代音乐不同之处,也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现代胎教的内容我不去评价优劣,在中国古代音乐亦有这方南的作用。宫、商、角、徵、羽五音中,以不同的音律为主调的乐曲作用是不同的。比如羽属水,羽调式音乐特性可以达到安神助眠的作用,有调和肾脏、膀胱功能,并抑制心火等等。不同的调式对应不同的作用。承载的是天之道:“补不足,损有余”。不论哪一个音律作为主调,皆需要五音平衡。不足或有余都不是一个好曲子,甚至可称之为“淫”乐。

         五音之间是具有五行特征的,有相生相克的特点。相互发展相互制约而成天籁之音。音律在中国历史上不同阶段都有发展,至唐朝到达顶峰,宋代逐渐衰退,宋亡之后,即使有个别诗人还在坚持,但终究难以扭转颓势。 

        今天,学习古诗并能讲解音律者,已是鲜有之。更不用说以此修养生性了。而传统的破坏是自宋元开始的,可以说,中国文化的退步自宋元开始。而恢复这种自信,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还有诸多文化上的。音律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