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相关的俗话:“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是什么意思?

 838528296 2021-04-07
历史酿的酒

历史酿的酒出品 文编辑/留凌轩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就包括一个分支,俗语。俗语便是通俗易懂,但又言简意赅的语言。很多重要的传统节日,都有相关的俗语与之对应,例如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有这么一句俗语流传民间,叫“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

其中“初一”、“初二”、“初三”指的是大年初一、大年初二和大年初三。“早”代表早起。这句俗语中,大年初三非常特殊,因为这一天不用早起,甚至可以睡到饱。不由得让人对大年初三这个特殊日子产生了兴趣。

根据民间传说,大年初三这一天,是牲畜猪的生日,是农作物稻谷的生日,而且是十二生肖中,老鼠娶亲的大喜日子,关于“老鼠娶亲”,民间就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非常之有趣。

其中一个与“老鼠娶亲”有关的传说和习俗,保留了下来:古时候有一个县的百姓,知道大年初三老鼠娶亲,人们纷纷选择在当天晚上,尽早的熄灯睡觉。对于传说中人们的做法,如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避免打扰老鼠娶亲,一种是让老鼠黑灯瞎火看不见,娶不了亲。如今在浙江缙云县,人人皆知道这个典故,并且还会举行相关的庆典活动。

上文说年初三是牲畜猪的生日,相关的传说涉及女娲造人。据说女娲造人之前,先做过试验,在大年初三先造出来了牲畜猪。

大年初三是农作物稻谷的生日,在这一天,古时候的农民会向上天做出相关的祈祷,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有的地方也保留了“大年初三不吃谷物”的习俗。

关于大年初三,流传最广的俗语,还是“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关于这个俗语,也有两个说法:

1、故事发生在明朝嘉庆年间,东南沿海时不时有倭寇横行,有一次,倭寇选择在中国人过年期间,入侵一座城市。城里的百姓们,团结一心,誓死抵抗。终于,经过大年初一和大年初二连续两天两夜的战斗,成功抵御了倭寇的入侵,将他们赶跑。到了大年初三,城里的百姓们因为过于疲惫,呼呼大睡,都睡了懒觉。一觉醒来,发现忘记了是在过春节。

平定了倭寇之乱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些英勇抗敌的百姓,弘扬他们保家卫国的精神,定下了“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的俗语。

2、众所周知,大年初一时,传说中会出现一种凶兽,叫年兽,人们通过放鞭炮和贴门联,敲锣打鼓来驱赶年兽。而大年初三,也会出现一种凶兽,叫赤狗,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小年朝、赤狗节。

虽然说赤狗没有年兽般凶残,但是赤狗来无影,去无踪,不好驱赶,而且赤狗是能够激发人们愤怒情绪的凶兽,遇见赤狗了,人们便会因为脾气暴躁而发生口角。到了大年初三中午,阳气极盛时,赤狗才消失,等到来年大年初三再次出现。

为此,人们认为,大年初三还是呆在家睡懒觉比较好,避免起床与家人发生争吵,也避免外出与他人发生口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