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奔跑的大胯 · 主播丨雪沐清晨 很多人在孩提时期,从成年人的世界获取的信息就是「要讨人喜欢」。于是,我们开始努力讨父母喜欢、讨同学喜欢、讨同事喜欢、讨领导喜欢…… 我们在潜意识里希望身边无论熟悉的、陌生的人都喜欢我们。如果此时有人问我们这样一个问题: 你愿意被讨厌吗? 估计很多人的回答是「不愿意」。 然而,很多人就在这种「不希望被别人讨厌」的状态下度过了一生,最终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内观己心 如果你关注过心理学,可能会听说过诸如「原生家庭」、「童年创伤」这类的概念。与这些概念相关的理论,大多源自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而且,这类的理论也广为人们所接受。 比如,很多孩子在小时候看到父母关系不好,就很容易感到自己的多余的,从而产生自责、焦虑、抑郁、缺乏安全感的症状,进而会形成消极的性格。 针对这种现象,心理学家会不断提醒孩子的父母,夫妻间哪怕再闹别扭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如果已经对孩子造成了影响,就要尽可能地做好心理疏导。可关键的问题在于,那些长大之后的确因此形成消极性格的孩子,传统心理学只能无奈地用「原生家庭」、「童年创伤」之类的逻辑来帮助其找到原因。至于帮助其突破困境的解决办法则难以言明。 然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讲,过分地面向过去找原因其实很难产生实质性的改变。究其本质会发现: 这些现象背后所谓的「心理病症」,并不是「过去的产物」,而是为「当下的目的」服务的。 外察世界
表面上看,逻辑似乎没有问题。然而,其背后的潜台词是: 我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由过去决定的,我改变不了。 这就是典型的「决定论」视角。用这种视角看世界很容易掉入「我无能为力」的死胡同当中。相反,如果用「目的论」的视角来看就能够找到突围的方法: 恰恰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我才制造出不安的情绪。 「过去」其实是自我突破的第一大障碍。如果我们过分地关注过去的原因,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依靠原因来解释事物。这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很容易将「过去」包装成自己不思进取的借口。 深挖一步会发现:「过去」不可改变,但我们对于「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我们怎么看待过去。 正心正举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曾阐述了在纳粹集中营这样的极端环境中都仍然可以借鉴的人生意义:人唯独不能被剥夺的就是选择的自由,无论你的境遇有多困难,你都还有选择顺从或是反抗的权利。 换句话来说,一个早已被我们忽略的事实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本就可以自己做选择。 然而,很多人会抱怨说自己没有选择。其实,「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在很多人的世界里,这种「被迫的选择」往往被称为「心理创伤」。 弗洛伊德是「心理创伤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创伤是引起我们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当我们把人生看作是一幕大型戏剧,并结合着因果规律来看人生的戏剧性发展过程,就会觉得「心理创伤」理论的确很吸引人,且具备很强的说服力。 而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则是「心理创伤理论」的否定者。然而,这种「否定」并非「抬杠」——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理论」的时候,特地强调了这样一段话: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己经历了心理刺激而喜悦或痛苦,而是我们从中发现:表现出喜悦和痛苦能够达到我们的某种目的。所以,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启迪多元思维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诚然,并不是说那些遭遇大灾大难或是童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不会对人造成影响。相反,其影响的确会很大。但关键在于这些经历本身并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这些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个意义才会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而这个意义其实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其实,人们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以及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合起来就可以被称为「生活方式」——狭义上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性格」;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假设一个人总是被「我的性格是悲观的」而苦恼,表面上看起来的确会给我们一种「性格不可改变」的感觉。然而,我们可以尝试着把这句话改为「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这个时候,「世界观」就具备了被改变的可能性。 然而,人们为什么总是想要改变,却又不敢改变呢?主要原因在于,尽管当下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我们还是感觉「现在的我」能够应对眼前的事情,至少是处于一种可控的状态。而一旦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虽说可能会变得更好,但是那毕竟也是存在不确定性的。相比现在来讲,不确定的未来充满各种痛苦、不满。所以,人们宁愿保持现状,不做出改变。 很多人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也不是因为能力之类的原因,而是由于缺乏「换个角度看世界的意识」。 拨迷见智 「自卑感」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一个人在刚开始拥有自卑感的时候,往往先是进入到一个「我有所欠缺」的状态,这时,他会想到如何去弥补欠缺的部分。然而,这里会出现两个分叉——有的人会通过努力和成长来弥补这个欠缺的部分;有的人会通过找借口的方式来逃避,陷入消极当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宿命论」就站不住脚了。过分纠结于过去,其实并不能够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现有事件的意义。 如果要改变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不过需要重新选择看待世界的方式就可以了。 这就好像是在说,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优点,也可以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缺点。前者是主观性的解释,后者也是主观性的解释。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主观」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自己去选择,只不过很多人早已忘记了这一点,或是故意假装看不见这一点。 开启自在之门 原本,很多人会告诉我们:成功与幸福与我们的过去有关。而事实是:成功与幸福与我们看待过去的方式有关,更与他人没有关系,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很多人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算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能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 其实,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殊不知,“现在”才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东西。正如罗伯特·M.波西格在其《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所说的: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其实,很多人是在透过墨镜看世界,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看到的世界当然就会变暗。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只不过应该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然而,摘掉墨镜之后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讲可能又太过耀眼。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有勇气摘掉墨镜并正视这个世界吗? 当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