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醒的痛苦与麻痹的快乐,中年人该如何选择?

 抽屉电影 2021-04-09

人总要有所寄托的,这种寄托,也可以说是希望,举个例子,你觉得自己活着还不如死了,那大概率是因为你的寄托没有了,活下去是一种目的,你找不到目的,自然会轻生。

人这种生物比较奇怪的一点就在于希望的不确定性,小时候的希望是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玩,自己可以做更多更多愿意去做的事情,等到长大了之后,这种希望就会慢慢地收紧。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或者是寄托的范围会慢慢的缩小。青年时代可能会希望自己有钱,事业成功,然而到了中年,或许你的希望只剩下寻找快乐一种。然而什么是快乐?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越发的单一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就是中年人的寄托。《酒精计划》是一部可以引发共鸣的影片。全片讲述了四个中年朋友,他们想要通过一项实验来证明喝醉到什么程度,人才会最快乐。开始的时候,这次试验进行的十分顺利,然而越往后,喝醉的代价就越高昂,最终,他们的实验失败了。他们想要找到寄托的梦想也破灭了。

这是一部有趣的电影,有趣的点并不在于这个愚蠢的计划,而是透过这个计划看到的这群中年男性的无奈。人到中年,在外人看来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这是何等的让人羡慕。然而真实情况却是冷暖自知。这四个朋友有的夫妻不睦,连着好几年都没有机会坐在一起好好交流过,也有的家庭中总是麻烦不断。因为孩子的搅扰,丈夫与妻子渐渐的沦为了吵架的双方,一点点小事情都能引发大的争吵。还有的彻底告别了家庭,剩下的就只是个人的孤独无法排解了。

每一个朋友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烦恼,然而这几个朋友认为,解决这些烦恼的路径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酒精。饮酒对于任何一个妄图想要逃避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好的解闷方式。饮酒后醉一场,就能忘记许多事情。这就好比之前流行的停车场抽烟的梗是一样的。饮酒也是一种逃避方式,不过是将希望寄托在酒精的身上。

然而这种逃避方式仅仅是一种暂时的麻痹自己的方式,长远来看,这种方式并不能彻底的解决生活中的矛盾。这几个朋友的矛盾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都很简单。矛盾的根源就是不愿意心平气和地面对面交流所致。任何时候,少了沟通之后,生活就会越变越糟。然而这几个男人却将生活的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酒精身上,最终,酒精并没有变成一剂良药,反而是吞噬了他们自身。

但是话又说回来,逃避虽然可耻,但是也不失为一种方法,究竟也许是一种糟糕的逃避的方式,但对于这群中年男人来说,他们还有的选吗?好像没有了,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别的选项,除了酒精之外,片中的这几个朋友确实是没有别的方式来给自己的生活间隙放松下。

与其说他们是几个一无是处的酒鬼,倒不如说他们首先是被身边的家人抛弃的孤独者。没有谁愿意一直独来独往且用饮酒这种方式来当作消遣的。但凡有一个人可以陪自己说说话,聊聊天,饮酒就不会成为一种习惯。

孤独是他们这个年纪所必须的经历,然而这段经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一切看上去却又是那么的无助,他们的亲人因为有别的事情聚焦,所以对于他们的关注越来越少。只有这几个没心没肺的朋友才能真正的一起抱团取暖。他们彼此知道对方要的是什么,也能给予对方一定的安稳,相比较之下,亲人们因为亲缘关系,所能体会或者是关注的就会少很多。

饮酒不过是一种寄托希望的做法,影片的最后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仿佛抛开酒精之后,自己来拯救自己的做法是会换来一个美好未来的,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吗?我们总是寄希望于一种方式来解除眼下的困局,然而不论是寄希望于酒精,还是寄希望于自己觉醒,这都是一种寄托。从酒精到自己,无外乎是从求人到求己的转变。这种转变依旧是需要一个求字当先。

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烦恼让人无法解脱,然而这些烦恼一定要解脱后,生活才能更美好吗?好像也不是这样,生活本来就是美好的,之所以你认为生活是不美好的,这仅仅在于你认为,你要是不这么认为的时候,生活它还是生活。它从来不会因为你的思想转变而变成另一种方式,它只是生活。

同样的,不管中年人有没有寄托,中年人依旧是中年人,他找到自己,或者是寄希望于酒精,他还是中年人。想做的能去做,想要的都得到,这也算是一种美好。

……

你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