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朱熹传》中有一段话说:静时有动时无。 这一点出了一些知识分子和修行人的通病。只高度重视静修、静养,不注重结合实际把握、感悟。 因此大部分人都是平时感觉自己什么都懂,一到重要情况下大脑就空白一片。这就是静时有动时无。 王阳明以前举过一个事例: 自己鉴定宁王分辨的情况下,与宁王对战时处在劣势,王阳明向身边的人发布火计命令,那个人无动于衷,他说道了四次,那人才从迷惘中回过神来。 这类人便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临危不乱的人的聪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只是平时学问纯笃的贡献。 王阳明冲着竹子“格竹”,7天7夜没有一点收获,反倒大病一场。他反思这类修行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 《传习录》记述了王阳明与弟子的那样一段会话。 弟子问:“静时亦觉含义好。才遇事便不一样,怎样?”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无需克己时间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认为,人必须在办事上磨练,才可以真正令人信服;才可以保证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王阳明所说的静、寂、定,这些都不是单纯的静止,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是我们磨练自己,追寻初心的全过程。因此王阳明是不会同意那些一味强调虚静的理论和做法的。 《传习录》中还记载阳明语录: “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安宁,只缘此心忙惯了,因此收摄不了。” 如今有的人在吃饭时,即便没事,他的心也常常忙乱而不稳定。若能收摄心神,吃饭的情况下就好好吃饭,行走的情况下好好行走,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也是修习。 王阳明觉得,只需解决好自己的内心,就连吃饭还可以当做休习。那么就更别说工作了。 王阳明从不劝人摆脱工作去修习。人心仅有与实践活动结合,才可以真正做到言行合一。 他对一位官员说: “你要判案,就从判案这件事情上修习。如果你判案时,能由于别人的无礼而气愤;不由于别人言语委婉而高兴;不由于厌恶别人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由于同情别人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由于自己的事务管理饭冗而随便轻率结案。” 这全是修习。 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为修习而修习,以为仅有在避开红尘的古寺、道观才可以修习,觉得仅有静坐才算修习。 这种修习的观点在王阳明看来便是“着相”了,矫揉造作,为修习而修习。 王阳明说: 夫学、问、思、辨,皆因此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意思是,学习、询问、思考、分辨,这种全是为了学习某一件事,而要掌握这件事情,光学不做是不太可能的。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失败并不是由于没有思考,而是由于犹豫不定,一拖再拖没有行动。 我们通常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可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做事的勇气却一点点被消磨掉。 人都有惰性,过度的思考只有带来推迟,而“三思”又是自己推迟下去的绝佳托词,于是事儿就一拖再拖,最终等到拖不下去的情况下,才仓促行动。 而行动起来的情况下才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在行动中才展现出来的,而这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解决这种问题,只有草草收场。 事前的“三思”其实和事实脱节很严重。仅有先去做了之后,才可以了解问题所在,才可以真正解决问题。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他的父亲听闻这件事情之后觉得他是骄傲自大,可是王阳明却从立定志向之后,就一直在行动的路上,他处处寻师访友,学习做圣人的法门,虽然屡试屡败,可是他却一直在不停地尝试。 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跑去格竹子,虽然沒有格出什么道理,并且还大病了一场,可是他却也因此知道了通过外物寻找“理”是行不通的,这对他后来开创心学,不可谓不重要。 正所谓,吃了梨子才知是酸是甜,穿上鞋子才知哪里夹脚。 王阳明尽管一生坎坷,可是看到那样的局面,是他一生最最美好的时光,因为他早已实现了儿时的诺言,人生道路第一等事——读书做圣人。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记载了很多故事,从官场故事,或者是民间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 当内心浮躁的时候,当遇到困境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读一读王阳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层楼! 王阳明:真正的行,要在做事中磨练,成就人生!一生至少读一次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亦或是步入社会的青年、创业路上的草根、功成名就的老板,都值得去认真阅读。如果你还身处困境、迷茫,不妨看看王阳明,你人生中遇到的困难,都能在里面找到应对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