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海南骑行12,博鳌到神州半岛-港北

 史客郎骑行 2021-04-09

第四天,2021年3月16日,博鳌神州半岛,99公里


从山钦庙出来,原路返回到县道,三四公里后汇入223国道(海榆东线),然后过龙滚河大桥。

桥下的河,在百度地图上标为龙滚河,可能是近年开挖的人工河,泄洪用的。

1993年的《万宁县志》记载:“龙滚河发源于三更罗乡天秤岭,海拔高程640米,流经内罗、军田、东乐、植物园、雷公滩、加坦、龙滚,从沙美内海会合九曲江汇集于博鳌港,然后流入南海。”并没有提及这条直接流入南海的支流。

从这座桥“10km起伏路到山根镇,7km起伏路到和乐镇,在这里品尝和乐粽,7元/个,好吃不贵”。

每个地方都声称美丽、宜居、幸福,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幸福呢?

11点半骑到和乐镇外,国道边有一排饭店(排挡)出售和乐粽,在拐进镇区的三岔路口是一家“三角地和乐粽总店”。

飞登攻略的介绍是:万宁和乐粽很出名,采用和乐镇独有太阳河边的糯米稻+吃海鲜的黑猪肉+喝海水的咸水鸭鸭蛋三种原材料制作而成。除了和乐粽,还有和乐蟹,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售价不菲,168一只,该蟹以甲壳坚硬、肉肥膏多著称,和乐镇一带可以吃到。

我想中午吃得简单点,没必要吃大餐,买二个和乐粽尝尝,配上椰子,应该好吃不贵,和乐蟹就免了。于是往镇区骑去,想找一家正宗的和乐粽子店。

骑到和乐镇的中心,意外的是,没有任何一家店或者一个摊售卖粽子,而且饭店也不多,基本都是茶室。询问和乐粽,镇上的人都说只在国道那边有卖,这不就是卖给外地人的吗?换句话说,本地人基本不吃。

在一家饭店简单吃了午饭,休息一会,继续前往港北码头。穿过和乐镇,大概5km水泥乡道到港北码头坐船。


飞登攻略提供了船家叶师傅的电话,我以为也是需要提前预约的,预先和叶师傅联系过,他说没问题,让我去就可以了。到了港口发现,那就是正常运营的轮渡,时间为早6点到晚6点,有点苦笑自己的迂腐。

《万宁县志》载:港北镇,位于县东北部、东濒南海。港北港,西与和乐镇接壤,南至大塘岭与北坡镇交界,北连山根乡。在南海与港北港之间有个半岛,三面环海。

港北镇原来没有墟市。这个地区海抱水绕。20多个村庄被港北内海划为二部分,大部在三面环海的沙滩上,以往交通不便,人民群众出门爬沙滩,渡水乘船。日常生活需品和本地产品分别在北坡、和乐等墟市购销。

1989年后......一条长2公里的滨海大道正向着港门岭伸展。沿路北侧,楼房象雨后春笋般竖立起来,造就了海滨渔村新街市。镇政府机关住房、中小学和公、私营商店面貌焕然一新。墟区还修建小码头一个,设渡船5只,候船大厅1间......

那条滨海大道现还在修建中,将直接跨过小海,通到对岸的盐墩村,这条桥修成后机动车、非机动车应该都可以通行,如果是这样,如今的渡船很快将成为绝唱。

在建中的港北大桥

渡口有大妈摆摊出售点心、水果、饮料,里面有粽子,我们问是否和乐粽?大妈说不是,然后用颇为不屑的口气说,和乐粽算什么,我这个粽子比它好多了。于是我们就买了二个粽子和一盒软糕,放到背包里,准备路上当点心补充能量。

港北港街上很多鱼店,很多都注明马鲛鱼,应该是主售马鲛鱼。而1990年代的《万宁县志》记载此地的主要海鲜品有对虾、龙虾、螃蟹、鱿鱼、石班鱼等。现在的海产品结构应该发生变化了,不过我们在码头这一小会,确实看到渔民打上来的石斑鱼,看着眼热。


渡船从对岸驶来,让我惊讶的是船上基本满载,是这次环海南骑行唯一的一次。

对岸是盐墩村渡口,历史上此地大概以盐业为主。

盐墩村至大花角这条沙带,拦在海湾口,应该是拦门沙,与博鳌万泉河口的玉带沙类似,但规模比那个大。这条沙带曾经是一个大盐场,《万宁县志》提到:港北是革命老区之一。土地革命时期,发生过盐民大罢工,声震全岛。

港北港对面的沙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