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前者,可能有人问,为什么林丹不是代表?因为他是兼具速度与力量的,不宜把他归结为哪一类。有关后者,虽然代表人物是金廷,但本篇要谈的并不是他,而是另一个人:安赛龙。 这两种类型各自的特点分别是:力量型的选手爆发力强,他们的杀球基本具备一锤定音或者说一拍打死的能力。而速度型的选手论爆发力相较前者有所欠缺,主要依靠速度优势把进攻的威胁打出来。我们可以对比着看:陶菲克速度不如李宗伟,但巅峰期杀球对林丹的威胁比李宗伟大。李梓嘉速度不如安赛龙,但他杀球对桃田的威胁,要强于安赛龙。 他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却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自身的优势都特别依赖。力量型的选手一旦身体能力下滑,失去那一板杀球,自身的实力就会遭到较大程度的削弱,经典案例是陶菲克从05年到06年的变化,05年他有一板强劲的杀球,稳坐超一流高手之位。但看他06年的比赛会发现,那一板杀球基本看不见了,与此同时陶菲克也开始连败给陈宏、李炫一等人。 如果由于画质问题,普通的比赛不愿去看,那么可以去对比一下陶菲克05世锦赛与06亚运会VS林丹,这两场比赛,虽然仅仅相隔一年,虽然打的是同一个对手,虽然胜者都是陶菲克,然而看比赛你会发现,陶菲克的变化相当大:05世锦赛他的底线重杀很多,对林丹威胁很大。但到06亚运会,全场看下来,陶菲克似乎连一个像05世锦赛那样的杀球也没打出来,普通的杀球也打不穿林丹,只是依靠出色的控球以及占优势的经验、心态与林丹周旋。这场比赛陶菲克固然发挥出色,但他的胜利也与林丹的表现以及一些场外因素有关。 一方面,当时陶菲克已经不像05年那样重视网前争夺,可林丹却执意与他斗网前,失分颇多。另一方面,现场印尼观众排山倒海般为陶菲克加油欢呼的声音,让林丹有一种身在印尼主场作战的感觉。06年亚运会是在卡塔尔的多哈,而并非印尼,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查阅过资料,因为那儿的印尼打工者特别多。我说这些,旨在说明06年的陶菲克对林丹的威胁,其实已经远没有05年那么大,这是因为失去了那一板杀球的缘故。 而速度型的选手,一旦速度下来了,优势也会减小,经典案例是李宗伟从伦敦周期到里约周期VS谌龙的变化。李宗伟从伦敦周期到里约周期,在打一般的选手时,由于实力始终比对手高一大截,所以基本看不出他速度下来之后,发生了什么大的变化,但在与谌龙的强强对话中却能看出来。 我之前说过,从11至16年,谌龙的硬实力是比较稳定的,并没太大变化,不断成长的是他的经验与心态。但李宗伟却不同,伦敦周期结束,进入里约周期后,李宗伟已经30+,硬实力是在逐年下降的,其中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速度的下降。一个年轻,一个逐渐变老,一个水平稳定,一个缓慢下滑,比赛的胜负自然会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12奥运会,李宗伟打败谌龙。14世锦赛,谌龙打败李宗伟。12年的时候,谌龙硬实力已经基本到位,他在奥运会输给李宗伟,主要问题并不在经验、心态,而在于李宗伟打出了超高速度,在这种速度加持下,他的进攻屡屡得分。我为什么说主要问题不在谌龙的经验、心态呢?因为这场球,谌龙的主动失误并不多,没有出现因心态崩盘而造成的失常表现。另一方面,李宗伟的主动得分能力非常强,主动得分也非常多,并非靠谌龙心态不稳频频失误来拿分。 在这里我也简单说一下比赛中的经验、心态问题。其实,在双方硬实力相差比较大的时候,经验、心态对于实力强的一方可能会锦上添花,但对于实力弱的一方却不能雪中送炭。在对方绝对的硬实力面前,经验、心态的作用并不会太大。只有在双方硬实力接近之时,经验、心态才会发挥作用,经典案例是11世锦赛与12奥运会林丹VS李宗伟,林丹就是经验、心态占优的一方。还有06年的亚运会决赛林丹VS陶菲克第二局,当时陶菲克是经验、心态占优的一方。在比赛中,经验、心态无法起主导全局的核心作用,它只能在关键时刻,做使天平倾斜的最后一个砝码,或者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言归正传,在12奥运会,李宗伟正值最巅峰,凭借超高的速度,打出巨大的进攻威胁,打败了谌龙,甚至在决赛把林丹逼出了极限,出现各种连续鱼跃以及地胶变形。可是到14世锦赛,李宗伟速度下降,导致在谌龙面前,他的进攻威胁不如从前,再不能速战速决,打成了多拍消耗战,最终败在谌龙拍下。到15世锦赛,情况进一步反转:谌龙的速度反超李宗伟,这一次,李宗伟非但无法速战速决,甚至已经在谌龙面前显得被动。这就是速度的变化,对李宗伟的影响,对他比赛胜负的影响。 再来看安赛龙的情况。可能有人从一开始就有疑问:安赛龙打进攻,也是依靠速度?因为在很多人印象中,安赛龙的速度不算太快,他的进攻主要在于暴力。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2017年巅峰之时,安赛龙对林丹、谌龙打出很大的进攻威胁,主要依靠的就是速度,而非杀球力量。不过,他的情况与李宗伟有所不同。李宗伟是全程高速,对手只要跟不上他的速度,他就会越杀越顺,以砍瓜切菜,秋风扫落叶之势带走比赛。 而安赛龙的速度,主要体现在他抓推突击那一刻,17年的时候,他体力、速度均在线,再加上194的身高,抓推突击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这才打穿了林丹与谌龙的防守,拿到世锦赛冠军。如果说17年这一次比赛说服力不够的话,那么可以单独去看看安赛龙VS林丹的比赛。 安赛龙为什么被认为有些克制职业生涯后期的林丹呢?原因在于那时候的林丹很习惯使用控制对手正手底线这一招,而安赛龙当时的优势又正好在于抓推,这就确实有些战术与打法上的相克,所以安赛龙能连续在16奥运会与17世锦赛打败林丹,并非完全没理由的。而看越来越多的比赛你也能发现,16、17年的巅峰安赛龙,打林丹真的不是依靠杀球的重量,而是依靠在速度优势加持下的快速突击。并不是谁的杀球都能轻易打穿林丹的,如果说安赛龙可以,那么巅峰的李宗伟也行,然而事实上,林丹是能够防住李宗伟的。除非你认为,安赛龙的杀球比陶菲克那一板杀球还重。 以上所言,就是两类进攻型选手在巅峰期的特点,那么他们在下滑期又是怎样的呢?力量型的选手,在失去那一板杀球以后,可以选择转型。本世纪男单,最经典的转型案例是林丹的转型。他在转型前拿了四个大赛冠军,转型期拿了一个,转型之后又拿了四个。但实际上,在林丹之前,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转型案例,那就是陶菲克的转型。 陶菲克05世锦赛还是暴力打法,到06亚运会,已经悄然转换成了控球。身体能力下滑以后,他只能想方设法凭借自己细腻的技术来控制对手,毕竟让林丹肆无忌惮地加速的话,那是谁也防不住的。陶菲克转型成功之后打的战役实际上只有06亚运会一次。06亚运会以后,雄心不再的他进一步下滑,就连控球打法也失去了威力。由于时间很短暂,所以基本没什么人知道。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型,并不是任何一个力量型选手都可以的。转型控球,需要有细腻的手感与技术。此外,打多拍消耗战,还需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 而速度型进攻选手在下滑期的变化大致是这样的:想方设法加强杀球的力量。他们的进攻威胁,本来就有赖于速度,速度下来以后,进攻威胁就会变小,只能在杀球力量上多做功夫。所以为什么有人说李宗伟16年的进攻变强了呢?其实原因就在于,他的速度下降后,对谌龙的威胁变小了,只能寄希望于加强杀球力量来打穿谌龙的防守。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随着年龄增大,下滑的不只有速度,还有体能。体能下滑之后,更难经得起多拍消耗战,所以也只能寄希望于一拍打穿对手,尽量减少多拍回合。李宗伟真的很刻苦很努力,以他的斗志与意志力,如果碰上的是一般的对手,即便已经34岁,他拿世界冠军也绝不成问题。然而遗憾的是,他的对手是同样很刻苦很努力的谌龙。无论对面怎么变化,谌龙的防守始终不动如山。 安赛龙也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看到,在2020全英赛与2021泰国三站比赛,他的杀球频率相较2017年有所提升,力量也变强了一些。然而,他的身体素质本身并不十分出色,而且年龄又不断变大,所以杀球力量又能增强多少呢?2017年的时候,他速度、体力双在线,能两局打败谌龙,现在,他打一般的选手还能砍瓜切菜,可是对阵像桃田这样的高手时,实际上已经相当吃力。 这就跟前面我所说的,李宗伟从伦敦周期到里约周期的变化是一样的,打一般的选手还能砍瓜切菜,然而在对阵像谌龙这样的高手时,已经越来越吃力。他们的实力变化可以这么概括:降维打击难辨真伪,强强对话才见真章。里约周期的李宗伟不如伦敦周期的李宗伟,现在的安赛龙不如17年的安赛龙,已经比较清楚了。 现在安赛龙打桃田已经陷入这么一个困局:速度、体力下降,导致进攻威胁减小。寄希望于加强杀球力量来弥补,希望能一拍打穿对手,减少多拍回合,降低体力消耗。然而,他依旧打不穿桃田的防守,只能任由对手慢悠悠打起多拍消耗战。明知打多拍消耗战是桃田的天下,明知打下去会对自己越来越不利,胜利的果实会被对手一步步夺走,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慢慢进行而无力改变,这个过程很漫长很煎熬,他希望比赛尽快结束,然而比赛一结束,就意味着冠军会落入对手手中,于是,他又想着再拼一下,再坚持一会,再努力一把,然而,他始终是那么的无能为力。这种境况,大概对战巅峰谌龙之时,两局打上60甚至70分钟的李宗伟,也感同身受。后人回看比赛,亦感慨不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