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件事,让男人崩溃,女人发狂

 李宜林 2021-04-10
图片
细数,这已经是圆圆跟男友这个月的第五次吵架。

跟以往不同的是,圆圆这次提了分手,男友没有立刻挽回,而是选择了沉默。

两个人每次发生争吵,都是因为特别小的事情,比如:

吃完饭该谁洗碗?

衣服为什么洗了不晾?

东西为什么到处乱扔?

虽然每次爆发冲突,两个人情绪都变得很失控。

但圆圆冷静下来想,就会觉得费解:为什么这点小事都能吵成这样?

圆圆跟男友两个人在一起这么多年,感情基础是有的。

之所以一直没能走进婚姻,可能就是因为忽上忽下的情绪问题。

有时候,两个人吵架吵的并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在争夺权利,在逼对方服软低头。

圆圆有一次是这样跟男友吵架的:

“你每次吃完饭就往沙发上一躺,难道洗碗的事儿就该我来做吗?”

“我上班工作这么辛苦,你洗个碗怎么了?”

“谁不上班,谁不工作,谁不辛苦?你在这装大爷给谁看?”

“懒得跟你讲,爱洗不洗,不洗就扔垃圾桶吧。”

“你什么态度,每次让你干点活就摆脸色,对吧?你们一家人都是这样,动不动就喜欢给人摆脸色。”

“说事就好好说事,扯我家人干什么。”

紧接着,便是更剧烈的争吵。 

说到“吵架”这件事,大家可能都有苦在心头。

女人吵架的时候,一旦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很容易进入到“发狂”状态;

而男人吵架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吵不过对方,陷入情绪崩溃。 

大家有没有发现,圆圆和男友吵架,其实是在用争吵的方式提一个需求:希望得到对方的满足,又或者得到对方的关注。

然而,男友认为这是一种攻击,便选择冷嘲热讽、甚至不予回应。

得不到回应的圆圆此时情绪更加激动,就会把问题扩大,试图寻求对方的关注。

本来只是“谁来洗碗”的小问题,却上升到对对方家人的人身攻击、上升到两个人的价值观层面。

很多情侣的吵架就是这样,因为分不清楚自己想要在一次争吵中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两个人相处,吵架是无法避免的,但吵架不一定会给感情带来伤害。

为此,我们需要遵守这几个原则:

图片

  1 

就事论事

吵架,重要的原则就是就事论事,动不动上升观点会让别人觉得很烦。

之前有一个新闻,某家公司的HR对应聘者说了一句:“考不上大学的都是智商有问题。”

此话引起了相当多人的反感,因为把问题放大了,把考不上大学和智商挂钩。

我们都知道,学历跟智商并不完全呈正相关。

把两者做一个绝对关联,对于在学历上不占优势的朋友而言,毫无疑问是一种侮辱。

换到日常生活中来,更是如此。

我们做错一件事,并不代表我们的人生就会过的很糟糕。

考不上大学,未必就不能找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未必就过不上幸福的人生。 

因此,一个不喜欢做家务的男人,未必就不顾家。

他会有一定的缺点,但不要攻击对方的人格,只要指出他的缺点即可。

可以说他“为什么这么懒,吃完饭却不愿意洗碗”,但不要说他“连一个碗都不愿意洗,怎么敢把一辈子交给他。”

相比较而言,前者只是指出了对方懒惰的一个事实,后者却是对对方人格和实力的全面否认。

哪一个听起来更难受?想必大家心里都有答案。

图片

  2 

有情绪是好事

情绪,其实是人类的一个保护机制。

两个人之间有冲突和不满,外向情绪其实暗含着一个底层逻辑:对这个人不满。

我们可以通过寻找这种不满的根源,来找到双方关系的症结所在,为这段关系还要不要继续下一个判断。

嫌一个男人不够上进,是对这个人的经济能力不满;

嫌一个男人邋邋遢遢,是对这个人的吸引力不满。

所有的不满,都是有根源的。

每次吵架后,要学会自我反思,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否则就会像打地鼠,这个头打下去,那个头又会冒起来。

只有找到不满的源头,才能针对性地想出解决方案。 

在冲突时有情绪,不见得是坏事。

因为冲突说明两个人还有连接,只不过连接的方式比较剧烈。

如果有一天,两个人面对面再说不出一句话,那才是无药可救的关系。

图片

  3 

抛掉受害者心态

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矛盾,比起管理情绪,更重要的一点是提升自我认知。

这个认知是什么?就是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好人」。

有句俗语是这么说的:刀子嘴豆腐心。

喜欢挑起矛盾冲突的人,很喜欢给自己找借口说:“我虽然嘴上不留情面,但心地是好的,我还是个好人。”

甚至还有人会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好人」有很多定义,但一个用语言去伤害对方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好人。

至少在那个时刻,那个当下不是。 

语言暴力,相对于肢体暴力来说更隐晦,更得不到大家广泛的认同。

大家都认可使用肢体暴力的人不是「好人」,但并不都认可使用语言暴力的人不是「好人」。

但语言暴力相较于肢体暴力来说,对一个人精神上造成的伤害更广泛、更深远。

所以,想要解决自己在与别人相处中平常产生的矛盾,就要从根本上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人」。

无法好好掌控情绪、无法控制自己、产生伤害别人的冲动,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因为自律性极强的人,永远是优秀的少数。

大部分人是没有办法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做成「好人」的。

有的人在外面八面玲珑,对待外人保持基本的礼貌。

回到家却又会变成一个坏人,摔桌子、摔碗、对家人无法控制情绪。 

他们不会承认自己在家人面前做了坏人,只能把这一切归结成工作的压力。

但不是每个在工作上遇到压力的人,回到家都会对家人使用语言暴力。

所以,有时候承认自己做了坏事,是比解决矛盾更难的。

不管发生争执这件事到底是谁对谁错,只要参与到争执之中,双方其实都是一个「坏人」。 

不能因为自己占理,就可以用语言去攻击对方,甚至用暴力去打压对方;

更不能因为自己不占理,就可以用语言的暴力掩饰自己的心虚。

图片

在理想状态下,解决一个矛盾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在矛盾漩涡中的双方,都要认识到当下的自己是一个情绪失控的「坏人」。

要为自己的情绪向对方道歉,而不要牵扯在谁对谁错当中。

因为关于对错的讨论,是一个无休止的循环。

我们有一门学科叫【哲学】,里面就讲述到,很多事情是没有对错的。

人的立场不一样,对事物的观点就会不一样。 

双方未必要达成一致,但产生负面情绪这件事情如果是自己的错,只需要解决情绪就可以。

当然,理想状态总是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成熟、理智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敢地承认。

那么产生矛盾的两个人,到底谁先道歉呢?

永远是更成熟的那个人,先低头。

情商更高、更成熟的人有包容性,更能原谅对方,因为他们的内心是强大的。

同时,在一次又一次的首先认识到自己情绪的错误中不断的成长,可以变成一个更强大的人。

在一段感情中,不管是产生矛盾还是没有产生矛盾,都不是一场对于错的零和博弈。

我们要寻求的,应该是两个人利益的共存点。

如果非要把每一次的吵架都论个高低,那再好的感情也会被消耗殆尽。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当然,这个忍耐的前提是有爱,是彼此想要维护关系。 

当有一天,爱不存在,忍耐自然也就会随着消失,矛盾会越来越剧烈。

关系随之结束,再遇到一个新的人,重新萌生爱意。

在这个过程中,又会产生一定的忍耐度,这是一个自然的循环。

是否要继续忍耐一个人?

是否要一次又一次的进入这个循环?

这,都属于个人的选择。

但不可置否的是,在这一次次的循环中,可以得到不同的人生体验。

而这,就是爱情最大的意义。

- END -

作者|凌芝 ,热衷思考进化心理学和两性情感的关系,和大家寻找真爱的路上一路同行,深信培养一段感情最好的时机,永远是现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