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 美国母胎医学会 (SMFM)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指南解读

 书香苑wu 2021-04-10

图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以瘙痒和血清胆汁酸升高为特点的妊娠中晚期特有疾病。ICP 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产后可逐渐消退。

报道不同人群的发病率从 0.3% 到 15% 不等,大多数估计在 0.3%~0.5%。ICP 对孕妇的风险很小,但其可导致早产、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死胎、死产等严重并发症。

为规范 ICP 的诊治,我国曾分别于 2011 年及 2015 年发布了 ICP 指南。

随着相关证据的增加,2021 年美国母胎医学会(SMFM)发布了新的 IPC 指南,以替代之前的 2011 年版本。

图片

该指南首先就 11 个临床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基于现有证据的解读,最后给予了 7 点综合性建议。

1临床最关注的 11 个 ICP 相关问题 

图片

图片

2指南的 7 大建议

图片

注:根据证据级别,GRADE 的推荐等级从 1A、1B、1C、2A、2B 至 2C 依次减弱。

3中英指南对比 

(1)诊断标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ICP 是一个排除性诊断,在诊断 ICP 前,必须严格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孕妇瘙痒和/或肝功能异常的原因。而且严格意义上讲,孕期诊断的 ICP 都属于疑似诊断,因为真正的 ICP 在产后会自行缓解。

基于以上原因,实际上 ICP 的诊断是比较困难的。遗憾的是,SMFM 指南并未给出具体的诊断标准。我们仍可参考 2015 年的中国指南。

(2)高危患者的界定

ICP 发病率因地因人群而异。中国的指南尽管提出了对高发地区和非高发地区的孕妇应有不同的筛查方案,但是没有确切的高发地区的定义,具体应以每个医院和地区的情况而定。

SMFM 指南提出的高危人群(存在肝胆疾病、ICP 病史、多胎妊娠、高龄产妇及 ICP 家族史者)可能更具灵活性。

(3)分层管理

中国的指南中更多的以总胆汁酸 ≥ 40μmol/L 对 ICP 进行分层。但是 SMFM 指南建议以总胆汁酸<40μmol/L,40~100μmol/L 及 ≥ 100μmol/L 进行分层管理。

不仅更加强调对于总胆汁酸 ≥ 100μmol/L 的高风险性,也对终止妊娠时机的指导更为细致。

(4)胎儿监测

尽管有研究表明胎儿监测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ICP 的病情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少死胎也是在瞬间发生。因此,对于 ICP 患者应进行充分的知情告知,如监测的价值有限,胎儿结局的不可预测性等。

策划:mango


投稿及合作:lijing1@dxy.cn

参考文献

[1]  Lee RH, Mara Greenberg, Metz TD, et al. 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 Consult Series #53: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J]. Am J Obstet Gynecol, 2021,224(2):B2-B9.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7):481-485.
[3]  陈鹏,刘兴会,吴琳.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指南解读 [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2):103-1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