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青年有钱后,每月给60岁父母1000元养老金,是孝顺还是作秀

 佰秀农业 2021-04-12

蹊跷,农村青年每月给6旬父亲1000元养老金,为啥还被村民看不起呢?

农村青年有钱后,每月给60岁父母1000元养老金,是孝顺还是作秀

村里有位姓唐的青年,按他父母的话讲,这些年在外打工,混得还算不赖,总之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其他年轻人有钱后买车买房搞攀比所不同的是,小唐从去年开始,就给刚刚年满60岁的父亲发养老金,按他的说法是,每月给1000元,虽然说不够父母开销,但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他都要把这个坚持到底,让其形成一种风气,从而影响下一代,以及更多的人。

农村青年有钱后,每月给60岁父母1000元养老金,是孝顺还是作秀

小唐这种做法,属于绝对的正能量,按理说不应该有半丝质疑,但在村民眼里,小唐的这种做法就成了另类,甚至还被人看不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邻居介绍,小唐这种做法纯属作秀,因为在当今农村,60岁的年龄,还属于青壮劳动力范畴呢,他父亲有胳膊有腿,在城里工地上做钢筋工,每天能挣200多元,他母亲在城里医院里做保洁,每月也有2000元的收入,一家人好好的,怎么就差他这1000元了?

农村青年有钱后,每月给60岁父母1000元养老金,是孝顺还是作秀

小唐之所以这么做,无外乎两种想法,一是沽名钓誉,人有钱了,就想要名声,想在村里博一个好地位。开玩笑,给父母钱就等于孝顺了吗?真正的孝顺,要等到父母躺床上起不来时,看看他能伺候多少天,那才叫孝顺。

二是另有所图,在家里,小唐排行老二,姐姐嫁到了1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省,弟弟考上了大学,在工作地娶了外地的媳妇,从各个因素来看,家里的财产,都应该属于小唐的,但姐姐和弟弟依然有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所以,讨好父亲,才能从家里得到最大的利益,他这明显玩的就是“欲擒故纵”,不过这招式也太明显了,让人一眼就能看穿,这样的人,不但不配做孝子,反而让人看不起。

农村青年有钱后,每月给60岁父母1000元养老金,是孝顺还是作秀

也难怪邻居会有这样的想法,在农村60多岁的年龄,只要身体健康,基本上还属于打工挣钱的黄金年龄,自己挣的钱都花不完,为啥还需要孩子给钱呢?即便是在家里种植庄稼,老两口同样可以挣够家里的开销,所以,小唐这时候选择给父亲生活费,难免让人朝消极的地方去琢磨。

对于邻居的质疑和讥讽,小唐表示很无奈,不过他也坦言:“孩子对父母孝顺从来都不应该、也没有必要顾忌他人的感受,村里人之所以如此排斥我这种做法,主要还是觉得我属于当今农村中的异类吧!或者说我打破了当今村子里已经形成了的规则,或者说是一种平衡。

农村青年有钱后,每月给60岁父母1000元养老金,是孝顺还是作秀

因为在村里人看来,现在孩子生活的压力都比较大,个个都习惯了给父母伸手要钱,即便孩子不要,很多父母宁可将自己挣的钱掰成两半,也要把另一半硬塞到孩子手里,在父母眼里,只有孩子过幸福了,他们的老年生活才能过得安稳。

现在我高调宣布每月给父母1000元钱,这让村里人很没有面子,特别是年轻人,把我看成他们共同的“敌人”,这一点也不奇怪,所以,他们无论说什么,都不影响我对父母的付出。”

农村青年有钱后,每月给60岁父母1000元养老金,是孝顺还是作秀

小唐还介绍,他之所以选择在父母不缺钱的时候孝敬父母,就是想给父母吃个定心丸,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孩子送去的温暖,每月给1000元,即使他们不花,存在银行里,每年也有12000元的数额,若存20年,等他们80岁的时候,就是20多万的数额。

到时候无论我生活过得如何,父母的养老费用就不用过于操心了,这叫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趁着现状有这个条件,让父母多存些钱,这样做有错吗?

农村青年有钱后,每月给60岁父母1000元养老金,是孝顺还是作秀

有网友评论,孝敬父母不需要理由,更不需要顾忌别人的看法,孝顺也罢,作秀也好,能真正为家庭付出,能在年轻时就能帮父母规划养老生活,小唐的这种做法,就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学习借鉴!

对此,你认可他这种做法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