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部分3

 零基础手绘 2021-04-12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龙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54、宽1.35、厚0.3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8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黄绿色,有褐色沁。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尾斜向后下方。大改形目,圆睛,角后弯,身体饰单阴线刻画的卷云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龙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5.84、厚0.2-0.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绿色,微沁。双面雕,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刻刀状尾斜向后下方。大张口,"臣"字形目圆睛,角后倾,单足四爪,刻刀状尾,口内对钻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7.6、宽1.2、厚0.1-0.7厘米

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8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要绿色,有灰白色沁。双面雕,弧长近整圆的二分之一,吻部和尾部均对穿两个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蝉形玉坠商代晚期

长5.15、宽1.23、厚0.5厘米

山东省腾州市前掌大1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薪色,白色沁。平面呈条形,身体弯曲,宽圆头,尖尾,头身之间以体侧对称的两个凹缺分界利用残损的镯类器物改制而成。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49、宽1.8、厚0.3厘米

则东省膝州市前掌大34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兔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5.45、宽2.15、厚0.2-0.31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1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双面单阴线雕,伏卧状,突吻,细口,大圆目,长方形耳向后背于身体表面,短尾上翘,口、臀部各钻一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兔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3.2、宽1.1、厚0.8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1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灰白色,微沁。双面雕,伏卧状突吻,细口,圆目,长耳向后背于身体表面、前后两肢前伸曲伏,短粗尾斜垂,口部斜向下颌对钻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蝉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3.7、宽2.65、厚0.1一1.2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8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青白色。圆雕。宽圆头,尖尾,圆形突目,头端雕出尖吻,椭圆形双翅收拢于背后,腹部以单阴线刻列出五个腹节。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蝉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31、宽1-1.4、厚0.65厘米

山东省膝州市前掌大4号基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漆青色。圆雕。平面略呈三角形,宽头,尖尾,头身之间以一道单阴线分界,圆形突目,头端雕出尖必,单阴线刻划出三角形双翅收拢于背后,腹部以单阴线刻划出六个腹节。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鹅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4.3、宽3.2、厚0.3-0.49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有白色沁痕。鹅似伏卧在地,长颈回首,拱背,圆目,喙残,单足前伸,尖尾,颈与身之间对钻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牛首形玉佩商代晚期

高3.61、宽1.96、厚1.25厘米

山东省陵州市前掌大1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得白色。似牛头形,短面,"臣"字形双目,圆睛,窄鼻,厚唇突出,双角宽大直立,角根部饰变形内卷的卷云纹,下端斜向厚对钻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2、宽0.8、厚0.3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青色,有灰白色沁。双面雕,分尾细长平直。圆睛,口大张,口内对钻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尊面形玉饰商代晚期

高35、宽2.61、厚0.4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拿大1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漆绿色,有褐色沁痕。平面菱形,兽面较短,磨菇状双角斜翘、以圆形穿孔为目,单阴线刻划出窄鼻,鼻翼上卷,口部省略,头顶以上单阴线刻划出三尖插形冠饰、下颌部斜向后对钻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蝉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3.21、宽1.5、厚0.55-0.75厘米

山东省腾州市前掌大 1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有乳白色沁痕。圆雕。平面略呈三角形,宽头,尖尾,三角形双翅收拢于背后,腹部刻划出五个腹节。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鱼形刻刀商代晚期

长5.3、宽0.8、厚0.7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22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双面雕。身体细长,吻部突出,斜刃刻刀状尾部平直。圆睛,厚唇,口微张,口内斜向腹部穿有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龙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10.92、宽3.02、厚0.6 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1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青色。双面雕。整体造型似为一条龙,身体镂空,以减地法刻划出大"臣"字形目、大方睛及其他纹饰,纹饰分别由四条较小的龙盘旋构成。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琮商代晚期

高5.2、宽6.2、孔径5.8、射高0.4-0.74厘米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墨绿色,有浅黄色沁。器形较大,方筒圆孔,两端出射,素面。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橄榄形水晶饰商代晚期

高3.4、最大径1.4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白色透明。一端光洁透明,另一端呈乳白色。有黄色沁。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牛头形玉佩商代晚期

高4.12、宽4.21、厚0.15-0.8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墨绿色。高浮雕,正面雕出牛头形象。弯角短粗,角尖向上,簸箕状双耳,椭圆形目圆睛,交吻,厚唇,三角形鼻孔,唇下开横向槽形成口。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7.15、宽2.15-2.3、厚0.3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4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古研究所。

绿色,有黄褐色沁。双面雕,分尾平直,圆眼。口部对钻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465、宽1.1、厚0.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绿色,有黄白色沁。双面雕,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并上挑,分尾斜向后下方。双面雕,圆睛,厚唇,口微张。上唇部穿有一

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龙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69、厚0.6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19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青色。双面雕,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刻刀状尾斜向后下方。大张口,"臣"字形目,大圆睛,单足四爪,刻刀状尾。

(1婚i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戈商代晚期

长5.4、宽1.5、厚0.4 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4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日色。尖锋微下垂,无中脊,上下磨出锋刃,刃部有脊棱,援后部对钻一穿孔,尾端呈扉牙状,居中扉牙处穿有一小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牛首形玉佩商代晚期

高3.8、宽3.2、厚0.45-0.8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微黄兼淡青,微沁。似牛面形,两角微翘,直线与涡纹构成双眼,两侧有双耳,中部下方有鼻,下端有排牙,背部有一斜穿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兽面形玉饰商代晚期

长4.78、宽2.6、厚0.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06号基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偿色。整体呈弧形,双阴线刻划出兽面形,扁宽头,方目,大张口,嘴角内卷、双耳外卷,角直立微外数,角较长。口内对钻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玦商代晚期

直径2.8、孔径0.95、厚0.4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19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白色。周边磨薄,一侧有缺口,中部以管钻法钻出一孔,略偏向一侧,孔径大于器宽。器身横穿一孔,器身外侧磨出数个凹槽。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饰高代晚期

长3.3、宽1.8、厚0.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4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径色。弧面凹背,弧面三边单阴线刻划直线,一端似为眉眼,中部以直线,弧线构成方口状,背面四角各斜向对钻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绿松石鸟形佩商代晚期

长3.9、高2.1、厚0.59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尖喙,圆目,翅膀斜向上收拢于体侧,分尾弯向后下方,胸部对钻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龙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57、宽2.3、厚0.4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03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孔白色,有暗黄色沁,双面雕,吻部斜伸向前,尾上卷。口内及尾端对钻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牛首形玉佩商代晚期

高2.5、宽2.9、厚0.7厘米

山东省青州市苏埠屯墓葬出土,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青玉质。兽头作牛首形,以阴线刻"臣"字眼和鼻孔,阴线双勾雕牛角,牛角中间对钻一孔,以便穿系或固定。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虎形玉佩商代晚期

上∶长5.1、宽1.38、厚0.3厘米下∶长5.6、宽1.45、厚0.2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30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l对。绿色,白色沁,双面雕,头低垂,口向下,四肢踞伏作扑食状。口内钻一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绿松石管高代晚期

长2.25、直径0.85-1.3、孔径0.28、壁厚0.1-0.14厘米山东省朦州市前掌大20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启柱形、略有束腰,横截面呈不规则椭圆环形,饰两组细密的凹弦纹,每组由六道凹弦纹组成。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管商代晚期

长3;8、直径0.8、孔径0.1-0.3、壁厚0.2-0.4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色,有白沁。圆柱形,横截面呈不规则环形,饰七道凹弦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串饰商代晚期

最大长3.1、直径1厘米;最小长0.48、直径0.3厘米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19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由9件管,4件珠,1件坠组成。包括有绿松石质、白玉质和水晶质。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鸮形玉佩西周早期

高43、宽23、厚1.2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有白色沁。圆雕。圆头,翘喙,鼓胸、两翼收拢、以三道弧线表示羽毛层次,尾下垂,腿微弯,门单阴线刻划出圆睛及胸翼间涡纹,喙下及胸前各对钻一穿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鹿形玉佩西周早期

高54、宽4.3、厚0。5有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圆目,上下颌鼻嘴分明,圆臀小高5.4、宽4.3、厚0.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带微黄色沁。双面雕,两角枝权突出,弯颈回首状,翘耳,圆目,上下颌鼻嘴分明尾,后腿微弯,颈间饰涡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龟形玉饰西周早期

长4.1、宽3、厚1.4 厘米

山东省济阳县刘台子6号蔡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绿色,有白斑。鱼形,伸首,圆口,鼓眼。背脊突起,前肢,后肢屈,刻有四爪。背部饰两组勾连云纹。腹下有三扎,的n与口相通,后孔与尾孔连接。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牛首形玉佩西周早期

长5.1、宽1.6、高1厘米

山东省济阳县刘台子6号墓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白色,沁有黄斑。牛首凤身,高鼻,圆眼,弯角。背雕双翼,中脊裸露,长尾。腹饰卷云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玦春秋

直径2.6、厚0.4厘米

山东省莒县长岭镇长岭村春秋墓出土,现藏于莒县博物馆。1对。浅绿色,有白色沁蚀。扁平,圆形,有一缺口。两面平素无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兽面形玉佩春秋

高5.2、宽4.5-5.1、厚0.2-0.4厘米

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1号蔡出土,现藏干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肯灰色,沁有黄褐、灰黑斑。近方形,一面刻饕餮纹,一面素面无纹。顶端有两个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牌串饰春秋

最大者∶长4.5、宽4.5、厚0.5厘米最小者∶长1.5、宽1.8、厚2厘米

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1号冀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由25个单体组成,有青绿色、米黄色、绿色等几种颜色。方牌形,饰饕靛纹,两端各一对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能春秋

长7.4、宽0.1-0.4、厚0.15厘米

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1号幕出十,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灰色,沁色发黑一端为龙首形,通体抛光,器身钻一个小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璜春秋

长9、宽2.6、厚0.2厘米

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1号墓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色,沁有黄褐斑。弧形,表面饰云纹,一面抛光,受沁严重。一端有三个圆孔,另一端有两个圆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柄形器春秋

长9.宽1.5-1.8、厚0.4厘米

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1号慕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每色,沁有黄褐斑和深灰斑。器身长方形、器柄束腰呈"亚"字形,柄端中部有一圆孔。一面抛光,另一面磨光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璇玑春秋

直径8.7、孔径4.9厘米

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1号墓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灰色,沁有黑色和黄褐斑。素面。璇玑周边饰突齿,器身两道裂痕。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戈春秋

长459、宽5.5-6.7、最厚0.4、援长36.9、援宽6.7、内长9-9.3、内宽1厘米

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1号蔡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灰色。长条三角形、援较宽、中起脊,边有刃。内长方形,内、援近分界处之中间各有一圆孔。内的后端有八道直线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管状玉玦春秋

直径2.1、孔径1.3、高1.5厘米

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1号墓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对。青色。圆管状,管外刻卷云纹,管内磨光。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玦春秋

左∶直径4.5、孔径1.8、厚0.2厘米右∶直径4.5、孔径2、厚0.2厘米

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2号慕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对。青绿色,沁有黄褐色。圆环状,有缺口。一面饰蟠虺纹,另一面磨光,素面。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马蹄形玉饰春秋

大者长2.9、宽2.5、厚0.4厘米;小者长1.7、宽1.3、厚0.2厘米

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4件。浅绿色。均呈马蹄形,有穿孔。其中1件沁有黄褐色,1件沁黑褐斑。3件大者均一面饰简化兽面纹,另一面素面磨光;1件小者一面刻一道凹槽,另一面素面。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水晶玛瑙串饰春秋

最大环直径4.5、最长管3.3厘米

山东省临淄区郎家庄出土,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由白水晶环、管及紫水晶珠、玛瑙珠等组成。色彩斑斓,精美异常。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璜战国

长12.5、宽5.6、厚0.3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1号慕出土,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

玉质沁成黄色。双龙首形,口部透雕。尖唇,杏仁目,独角,龙身饰阴刻勾连云纹。中部外缘处有一穿孔。内外缘有透雕的云纹和螭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佩战国

左∶长3.35、宽2厘米右∶长3.5、宽2.4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1号慕出土,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2件。白玉。长方体,纵穿孔,两面饰勾连云纹,连缘阴刻轮廓线,两侧透雕卷云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璧战国直径13.2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

青玉,黄白沁。两面饰涡纹,内外缘阴刻轮廓线。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珩战国

长11.1、宽1.8、厚0.3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1号墓出土,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黄玉,灰白沁。双首龙形,两端透雕龙首,尖卷唇,水滴眼,独角利齿。龙身饰勾连云纹,中部有穿孔。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双龙纹玉环战国

长11、宽10.5、内径6.4、厚0.3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1号墓出土,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

黄玉,白沁。龙虎形,龙首曲颈平伸,长角无须,虎首引颈高昂,短角有须,身体弯曲,并饰阴线纹。龙虎之间饰透雕

卷云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龙凤形玉佩战国

高4.3、宽7.9、厚0.35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1号慕出土,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黄玉。内外缘饰凸弦纹,并以别地平面雕手法饰卷云纹和星云纹。透雕双龙,左右对称,作奔跑状,身体缠绕于环上,龙首曲颈伸于环外。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璧战国直径19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2号慕出土,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青灰色。纹饰分内外两区,内区饰涡纹,外区饰四组身体呈"S"形的兽面纹,内外缘阴刻轮廓线。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剑珑战国

长8.3、宽5-6.6、厚1.5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

灰白色。束腰梯形。表面饰左右对称的浅浮雕兽面纹,四周阴刻轮廓线。上端有一大两小的三个穿孔,下端饰浅浮雕卷云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铁柄玉勺战国

通长20.9、首宽2.7、环宽5.1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1号基出土,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

首、环为白玉。首呈鸡心形,尖锋,中间起脊,包铜。柄下部有一婆金铜螭虎,口衔椭圆形白玉环。铁柄弯曲。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龙形玉佩战国

长6.9、周径4.4、孔径1.5、厚0.33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8号墓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青玉质,呈青黑色,玉质较纯。器卷曲龙形,体扁平。龙首向后回转,独角,微张口,体呈横向"S"形回旋,尾下曲分叉上卷,足作伏卧伏,背部有一穿。龙身浅浮雕谷纹,周边有线刻轮廓线。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水晶玛瑙串饰战国通长27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4号蔡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由水晶环、菱形水晶珠 长鼓形水晶珠、白玛瑙龙形饰、白马瑙璜形饰等共18件分两行串连组成。茶品环褐色透明,色匀明净,水晶环珠无色透明,洁净明亮,玛瑙饰件光洁晶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水品玛瑙串饰战国通长17.6 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4号慕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由紫品环、十四面紫晶珠、菱形紫晶珠、鼓形紫晶珠、奶白色玛瑙龙形冲牙组成,素面。紫晶质纯正,晶莹,磨制精细,圆润光亮。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璧战国

直径31、璧面宽10.8、厚0.8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2号慕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青玉质。璧面内、外缘各有一周廓,两面纹饰相同,以两组微隆起的弦纹分割成内,中 外三层纹饰。内、外两层为阴线刻纹,中间以斜向交叉排列的蒲纹为地、其间浅浮雕饰排列均匀的谷纹,内层为合首双身的龙纹,其间以三道弦纹相隔成三组∶外层为五组合首双身龙纹,每组龙尾两两相交蟠。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壁战国

直径19.8、璧面宽6.8、厚0.5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2号墓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青玉质,微有褐疵,晶莹润泽,玉质较纯。内外缘有廓,壁面上纹饰由绚纹分隔成两层。内层浅浮雕谷纹,外层由弦纹隔栏分隔成四组互相盘绕的双尾夔龙,纹饰对称。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龙形玉佩战国

长7.7、宽4.8、厚0.4 厘米

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2号菜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

案馆。

主青色泛白,有褐色斑疵,玉质细腻温润。器呈半圆形,体编平,由透雕的两龙交蟠构成一体,两龙相背、长角上钩,体如"S"形弯曲,背上翅w号"几"形相连蟠,平面线刻"S"纹、网纹、勾云纹,羽纹等佩饰造型优美雅致,纹饰繁密多样,琢磨精致,工艺精湛。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璜战国

长8.7、宽4.35、厚0.2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2号墓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白玉,微泛黄,有褐色沁。玉质纯净,晶莹温润,半透明,有光泽,琢磨精致。呈扇面形,体扁平。璜周边有廓,璜身满刻云纹,璜背一穿。璜下透雕双龙相向而视,独角,微张口,尾下垂卷曲,龙足上下相连,体如"S"形弯曲,龙身刻鳞甲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环战国

直径9.9、孔径6.65、厚0.6 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2号慕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谈青色玉质,边缘有褐色浸斑,晶莹润泽,琢磨精致。扁圆形。内外缘有廓,环体上满饰浅浮雕谷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环战国

直径9.9、孔径6.65、厚0.6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3号墓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白玉质,白中泛青,玉质纯净,半透明。呈扁圆形,内外缘有廓。环正面浅浮雕谷纹,间饰蟠螭纹,背面刻卷云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马战国

高5.7、长4.5、宽1.8厘米,底座长2.3、宽1.7、厚0.35 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3号慕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黄玉质。圆雕马呈站立姿态,昂首竖耳,钻双孔为鼻,马口微张,脑后鬃呈竖棱突起,马屋卷曲打击髻,腿部肌肉清晰,马蹄分明,前腿直立,后微曲,站立干方座之上。以阴线和浅浮雕着意刻划眼、耳、口、蹄、尾等细部,并用"俏色"技法,利用原棕褐色沁雕琢马的耳、胸、臀、尾,与其他部位的青黄色相互映衬。玉马足下有底座。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璧战国

直径19.8、璧面宽6.8、厚0.5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8号墓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白灰色玉质,呈青色,边缘有斑,玉质纯正,晶莹温润,有光泽。内外缘有廓。璧面上刻菱形格纹,每格内浅浮雕谷纹。琢磨较精。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龙形玉佩战国

长6.9、孔径1.5、厚0.33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8号慕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青玉,玉质纯净、半透明、晶莹润泽。作曲身龙形,体扁平。龙首反曲作回顾状,独角,体作横向蜷曲,尾上旋分叉,首、尾、足、背部有穿。龙形玉佩周边有线刻轮廓线,龙身浅浮雕谷纹。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璧战国

长6.9、璧径4.4、孔径1.5、厚0.33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8号墓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黄玉质。体扁平,器中为玉壁,璧面琢疏朗的浅浮雕谷纹,璧上方凸出一齿脊,中一穿。壁两侧外缘下饰透雕双龙,背向而立,独角修长,圆目尖喙,体作"S"形蜷曲,鸟翼下垂,尾翎卷曲,鸟身刻双线节纹第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玛璃环战国

直径10.6、孔径6.6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8号墓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吴蓝绿色。圆环,内厚外窄,断面呈等腰三角形,近孔处和环体外缘磨边。磨制光滑细腻,制作精美。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玛瑙环战国

直径6.3、孔径3.3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8号墓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红中夹杂白瑕。器呈环形。环体较厚,有双层抹角,外壁扁平,环体剖面呈棱锥状,抛光平滑光洁。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带钩战国

长8.3、宽6.8厘米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8号蔡出土,现藏于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

黄玉质。器呈铲形、钩部为兽头,身饰兽面纹,缕雕勾卷云角。背雕卷云纹,圆形玉纽。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环战国

直径11、孔径6.1、厚0.4 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1号墓出土,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

青白玉。内外缘饰掏纹,绚纹之间透雕双龙双螭,左右对称,具有很强的动感。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玉舞人西汉

高41、厚0.2厘米

山东省五莲县汪湖镇张家仲阔汉慕出土,现藏于五莲县博物馆。

1对。白色玉质,硬度较高。用浅阴线刻人物,人物舒缓起舞,一臂高举过头顶,一臂贴于胸前。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_部分3

心形玉佩西汉

长7.3、宽2.7、厚0.4厘米

山东省五莲县汪湖镇张家仲茵汉墓出土,现藏于五莲县博物馆。

白玉质。用透雕和线刻相结合雕刻出鸡心形,两侧有云纹。两面图案相同,中间有一圆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