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附子汤 【原文】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半碗),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作者】张仲景 【出自】《伤寒论》 【经典回顾】 1、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伤寒》 2、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金匮》 【用法】 1、出微汗后,要减量。 【剂量】 1、病人体格很大,桂枝用五钱,炮附子用三钱,白术用三钱,炙甘草用三钱,一剂下去。如果病人当下很疼,浓煎,5碗水煮1碗。 2、桂枝重用,譬如桂枝四钱,其它全部都用二钱,桂枝去风,白术去湿,靠附子带到皮肤表面去,光这三味的时候,跑得最快的是桂枝。因为桂枝去风的力量很强,湿比较慢,所以如果没有加甘草,风去了,湿还留在关节里面,所以桂枝四,炙甘草二,附子二,白术二,如果是胖子桂枝可以用到六钱。 【组成】 甘草 白术 桂枝 附子 【时机】 1、经方里最有名的治痛风的。炮附子也可以和桂枝等量。没有不好的。 2、这个现象就是痛风,实际上病人是寒证。 【应用集锦】 1、膝关节痛,亦有风、湿偏盛和并重之别。在临证治疗时,应依其偏盛, (1)如痛甚于重者为风气盛,则用桂枝附子汤:桂枝12克,生姜、附子各9克,甘草(炙)6克,大枣4枚; (2)如重甚于痛者为湿气盛,则用白术附子汤:白术12克,生姜、附片各9克,甘草(炙)6克,大枣4枚; (3)如痛与重并甚者为风湿之气俱盛,用甘草附子汤治疗。 (4)如果寒湿为患而偏于寒者,症见下肢关节疼痛、难以屈伸、卧床不起、疼痛难忍者,可用乌头桂枝汤一解外寒,一伸内寒。寒邪解,湿邪去,其症自愈。 2、坐骨神经痛伴有痛甚于重者是风盛于湿,桂枝附子汤;若重甚于痛者是湿盛于风,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若痛重并重者是风湿并盛,甘草附子汤以缓图治疗。 3、(1)痛风是寒湿,关节外面红热是病处阳不入阴。 (2)痛风,脚痛用甘草附子汤,如膝盖痛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完成后吃火锅汤不复发即为痊愈。 (3)痛风:甘草附子汤,桂枝重用,四钱,其它全部都用二钱,桂枝去风,白朮去湿,靠附子带到皮肤表面去,光这三味的时候,跑得最快的是桂枝。因为桂枝去风的力量很强,湿比较慢,所以如果没有加甘草,风去了,湿还留在关节里面,所以桂枝四,炙甘草二,附子二,白朮二,如果是胖子桂枝可以用到六钱。 4、(1)风湿性心脏病,气候一变冷它就开始痛,薏苡附子散,一剂知。 (2)刘渡舟:用甘草附子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效果理想。 【比较集锦】 1、单味甘草为甘草汤,加干姜为甘草干姜汤,加桔梗为桔梗甘草汤,加附子、白术、桂枝为甘草附子汤,加麻黄为甘草麻黄汤,加大黄为大黄甘草汤,加藜芦为藜芦甘草汤,加桂枝为桂枝甘草汤,加芍药为芍药甘草汤。 2、风湿痹证方治表
3、(1)甘草附子汤: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2)天雄散:天雄(炮)三两,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 4、风湿相搏: (1)甘草附子汤: A、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B、腹部脐上动气强、呼吸喘促、心下苦闷、按之腹软无力,外证骨节痛、掣痛不可屈伸、按之痛甚、欲去衣被、汗出、小便不利、恶风或恶寒、身微肿者,此甘草附子汤证也。 (2)桂枝附子汤: A、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B、若似甘草附子汤证而无短气冲逆急迫之状,身休疼烦不可转侧,其腹软似四逆之腹状,乃桂枝附子汤证也。 (3)术附汤: A、白术 四两 附子三枚(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生姜三两, B、小便自利,因气不上冲,故去桂枝加术附,大便坚。自利,谓其非因药力而利,且尿量多于常人。故不唯下焦有寒,且有水气。更加术以逐水,故此方当用于水病虚寒之证。 5、(1)甘草附子汤:疼痛,急性关节风湿病、疼痛剧烈;急慢性关节炎、神经痛、骨髓骨膜炎、腰痛、肌痛等 (2)桂枝附子汤:疼痛,身体烦疼,不能自动。 (3)桂枝芍药知母汤:疼痛,关节肿痛,消瘦,气上冲甚,脉实。 (4)芍药甘草附子汤:疼痛,四肢可屈伸,无热上冲。 (5)桂枝加附子汤:疼痛,软组织痛。 【名家论述】 1、甘草附子汤《伤寒笔记》(倪海厦) 掣痛,痛得很厉害,抽筋的痛,不得屈伸,弯都会痛,近之则剧痛,碰到都会痛,痛的一直流汗,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肿者,主之。 桂枝重用,如四钱,其余都有二钱,桂枝去风,白术去湿,靠附子带到皮肤表面去,跑的最快的是桂枝,去风力量很强,湿比较慢,胖子桂枝可加到六钱。 脾脏运化不好,湿会停下来,如果湿停在上焦,当有表证时,又刚好下利,就变成结胸,湿会停在不同的地方,肌肉、关节等,表面看上去有红肿,其实里面有寒湿。 「东洞翁」 本方定义曰:治骨节烦疼,不得屈伸、上冲,汗出,恶寒,小便不利者。日三服,一天吃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刚开始服的时候,会得微汗,一层黏黏的汗,那是湿不是好的津液,恐一升多者,可以分五六次吃,二小时或三小时吃一次,看病况而定。 |
|
来自: 仲景中医交流 > 《伤寒经方(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