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益普惠才是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

 木香草堂 2021-04-12

许艳丽

出生人口减少,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面对这一现实,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大力发展“家门口”普惠托育,发行幼儿园教育劵奖励多子女家庭,并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通过解决“刚需”缓解家庭教育抚养孩子的后顾之忧。

公益普惠才是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4%,学前毛入学率85.2%。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前教育仍然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短板,存在一系列问题: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存在“小学化”倾向,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幼儿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增加学前教育供给,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品质。

就当前的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看,盲目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势必会造成学前教育质量整体下滑,拉低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从而降低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满意度。

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是补短板,夯实普及普惠成果,强化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增内涵、提质量,持续推进学前教育稳步健康发展。

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将学前教育发展目标锁定为公益普惠,是更加务实的推进措施。发展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确保教育公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学前教育,可以吸引更多的民办资本投入学前教育,缓解学前教育总体投入的不足,为学前教育提供多元化的教育供给,满足公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去年,针对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建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曾表示:从我们国家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现在学前教育进入义务教育还不具备现实条件。

当然,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强制推进实施,全面推行免费公益性质,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欠发达地区在尚不具备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基础上,需要加强优质学前教育保障工作,通过发放幼儿园教育券,实施学前教育托底工程,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作者许艳丽,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