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复习:五、《红星照耀中国》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1-04-12

《红星照耀中国》

1.[2020·德阳]你怎样理解著名新闻记者白修德对《红星照耀中国》的书评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2.下面这段文字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3.在下面的语段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的招呼毫不理睬?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地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语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A讲的!我马上知道了他就是    ,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才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1A处应填写的交流语种是    ,人物     

2)简要概括文中的人物形象。

 

 

5.[2020·铜仁]现在你班将举行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点燃青春激情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采访提纲,向书中人物提问,帮助青春迷茫、沉溺在网络和小说的虚拟世界中的同学找回初心,重燃信仰之炬。

目 录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贺龙二三事

红军旅伴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在长沙的日子

革命的前奏

红军的成长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真正的红军

彭德怀印象

游击战术

红军战士的生涯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红小鬼

关于朱德

(有删节)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问题


参考答案:五、《红星照耀中国》

1.白修德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比,高度肯定了《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纪实作品的巨大成就。因为该作品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第一次让全世界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斯诺是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分析能力。这句话是著名新闻记者白修德对《红星照耀中国》的评价。解题时,先认真分析题干信息,抓住理解”“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震撼世界的成就等关键信息。然后,结合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回答出白修德对《红星照耀中国》有如此高的评价的原因。

2.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上字,他们才放行。这体现了他们工作中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的形象特点。

3.因为他们认为不应该喊他们,而应该称呼同志

4.1)英语 周恩来 (2)面容清瘦、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热情诚恳。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突然出现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是外貌描写,可以概括出周恩来面容清瘦;用温和文雅的语气向我打招呼可以看出周恩来温文尔雅;从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才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可以看出其学识渊博、热情诚恳。

5.示例:采访对象: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

采访目的:了解伟人的追求和信仰,为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的同学提供新的精神追求。

采访问题:请问是什么力量驱使您克服困难获得胜利的?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选定采访对象,注意要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人,这样设置的问题针对性比较强;然后结合题干明确采访目的,帮助青春迷茫、沉溺在网络和小说的虚拟世界中的同学找回初心,重燃信仰之炬,即目的与追求和信仰有关,要对这些同学有启迪性;最后针对对象和目的设计采访问题,设计问题时注意有一定的要求,不要随便设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