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代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以来,以茶为主题的画作并不少见,比较重要的茶图茶友们在各种媒体上应该所见颇多,一见便知,大概没什么新意了。翻检历代画作,还有很多画作主题并不是茶,但是也有茶或者类似茶的饮料出现,大多出现在高士图、宴饮图、日常生活图中,等等。如下截取一些古代画作局部,可以辅助茶友认识各个朝代饮茶、喝饮料的方式及其风俗。细细观之,颇多意趣。 (注:如下画作皆属截取局部图。) 唐·孙位·高逸图(竹林七贤图) 南宋·李公麟·白莲社图卷 唐·佚名·宫乐图 第一幅画作,为唐人绘晋人竹林七贤,反映的是晋代风俗,晋人嗜酒,故所饮之物不大像茶,类似于酒。 第二幅为南宋李公麟绘制的白莲社图卷,反应的是东晋的风俗。名流高士结社,小厮们提供饮料,这种饮料很像是茶,加热,熬煮,分盛于各碗中。唯其碗小了些,不知具体饮料到底是什么。(或许宋人推测晋人饮茶就是这样吧。) 第三幅为唐代风俗,宫女们围坐一边喝饮料一边调丝弄竹,所饮之物有的说是酒,有的说是茶,大概更像是茶吧。熟悉《茶经》的人也知道,中唐饮茶风俗,也是煮好茶后从釜中分盛至各碗中的饮用法。 五代(南唐):锅、釜、盆中盛舀分饮,出现了茶托子。 南唐·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阮郜·阆苑女仙图 韩熙载夜宴图系五代南唐的画作,主人韩熙载面前的桌子上可以看到有各色小食、酒,以及茶托子,类似于今天的盖碗,一个托子上放一个茶碗,以免烫手。图中这碗茶应该属于座椅中欣赏音乐的客人的。 第二幅画作绘制于五代时期,反映的是仙女游玩的场景,有侍者将饮料分杯,分别盛放在小托垫上,还盖上了红纱。应该喝的不是茶,类似于甜酒,仙醪,所以要用纱布防虫。
宋·赵佶·文会图
宋·传赵令穰·陶潜赏菊图 宋徽宗赵佶是大文人,书法家,画家,所作文会图反映当时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景。图中可见两侍者负责茶水,一个人看着火上的茶瓶,在煮热水,另一个人捧着一个碗在调制茶汤。按说宋代实行点茶法,茶入碗要用茶筅搅打、调制,怎么图中不见茶筅?
第二幅为北宋人画晋代陶潜故事,所饮的应该是酒,因为赏菊饮酒是习惯,而且画作内没有侍者烧水。可以看出所用器具也和茶具有区别。 明·仇英·赵孟頫写经换茶图
元·赵原·陆羽烹茶图 第一幅画作为明代仇英所绘,人物为南宋末至元初书法家、画家赵孟頫,画作反应当时饮茶风貌,一侍者扇火煮水,备茶,旁有一几,几上系茶具若干。 第二幅为元人赵原所做,反应唐代陆羽烹茶的场景。风炉、茶釜是对的,但是其他一应茶具全无,陆羽老先生煮茶时设备可不会这样简陋。 明·仇英·竹院品古 明·戴进·春酣图 明·唐寅·事茗图 第一幅画作中可见捧茶的仕女,屏风后煮水的童子。 第二幅画作中饮茶方式似已简化了不少,舟中饮茶,茶具简便,一童子煮水。 第三幅唐寅所绘画作中,饮茶方式已经明显变成了瀹泡法,案上唯一大壶,一杯而已。 清·徐杨·姑苏繁华图 清·徐杨·姑苏繁华图 清·徐杨·姑苏繁华图 清·院本·清明山河图
清·邓文举·蕉荫纳凉图 前几幅画作都属于姑苏繁华图中截取的局部,反应市井饮茶生活,有耕田农夫带一大壶茶者,有漕运官员竹筏中置一大茶壶者,有船头煮水泡茶者。 第四幅为路边小茶摊,流动贩卖茶水。 第五幅为大户人家喝茶,泡茶的方式已经和现代人无异了。
无论我们如何的想去恢复一些传统的饮茶方式,有一点无法逃避和思考的就是,为什么这些我们想尽办法,绞尽脑汁想去恢复的传统在历史的洪流中就悄然消失? 几千年,沧海桑田,大浪淘沙。消失的自然有自己的道理,发生的也恰如其分。从有记载的历史到现在,茶叶的加工方式和品饮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趋于简洁,简单,更好喝的方向的。历史在解答了无数的问题的同时,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手中的一杯茶,却是值得好好的思考一下的。 文中仅代表个人的观点。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