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搞付费订阅服务,这事靠谱吗?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1-04-13

在讨论今天的话题前,首先想和大家达成以下两点共识:

1. 汽车产业属于集成创新型产业,因此其它领域的社会性变化,最终都会映射到汽车上,只是时间会有滞后。

2. 汽车产业未来向消费者售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服务。

如果这两点得到认同,那么今天的话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答案。

未来汽车是不是大号手机?

为什么要先来讨论手机?因为这是今天与我们关系最紧密的智能终端,也是我们理解诸多新事物的载体,比如付费订阅服务。

很多人会将今天汽车的变化,类比为当年手机从功能机时代进化到智能机时代。那么当年手机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是,硬件从分离式变为集中式,软件从嵌入式变为开放式。

如果仅仅将汽车看作是一个应用生态的新载体,比如能在车上装微信、支付宝,在车载系统上聊天、订餐、付停车费,那么汽车的确和大号手机没什么区别。从这个角度来看,手机在软硬件上的变化趋势,将会在汽车上复现。

但另一方面,汽车不仅仅是应用的载体,还承担着各种功能与性能,比如加速多快、过弯侧倾多少、制动强度多大。而这些中的绝大部分,与安全息息相关。即便到了全自动驾驶时代,人们对汽车最核心的关注点,仍然是如何从A点到B点。显然,手机并不具备这个载体的角色。

这又决定了,人们已觉得是夕阳产业的传统汽车价值链,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愈发成为高水平供应商的垄断领域。

但是由应用生态所引领的汽车软硬件变化趋势,又会对汽车功能与性能的开发生态产生本质影响。比如硬件集中、软件开放后,动力输出、悬架响应、踏板脚感都变成可控制、可修改,结合大数据学习,甚至可以根据不同驾乘人员形成千人千面的模式。

也就是说,同样一部车,即便硬件没有任何变化,张三去开和李四去开,获得的是两部车的体验。这点在手机上并没有体现。

所以,说汽车会变成大号手机,只说对了一半。没有说对的另一半,是汽车的生态不仅只是上层应用,还有更加底层的功能与性能。

服务订阅制可行吗?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有了想法。如果我在同一硬件系统下,开发出不同的功能与性能,在卖硬件的基础上,再根据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卖不同的功能与性能软件,甚至可以分时售卖、限时售卖、打包售卖,衍生出一系列软硬件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如果想到了这一层,不用怀疑,这就是付费订阅服务。也就是说,智能汽车不仅可以售卖汽车本身,同样可以售卖并且持续不断售卖多元化的服务。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有两个基本的出发点:

1. 电动车相比燃油车整体价格下降是大趋势,汽车产品随规模的成本下降也是大趋势。

2. 在硬件做得足够好,并且上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软件让硬件升华。

其实燃油车时代,当卖车的利润越来越少时,厂商往往也会通过金融信贷、维修保养、二手车置换等后市场服务来增加利润。而到了电动车时代,利润池会再次发生转移。

我们不妨来看个最典型的例子——已经开始通过硬件预埋、软件屏蔽,再收取用户开通费用的特斯拉。

2020年割了一整年韭菜的特斯拉,其第四季度净利润相比第三季度反而少了0.61亿美元,全年净利润也仅为市场预期净利润的约六成。一面是销量快速增长、生产与运营成本持续降低,另一面则是产品销售结构下移、平均售价下降。显然,后者的影响比重更大。

从2015-2019年特斯拉的收入结构中可以看出,超充电站等能源方面的收入趋于稳定,汽车租赁的收入出现下滑,汽车销售和其它增值服务的收入则保持增长。其中服务收费的年复合增长率高于汽车销售,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从2015年的7%增长至2019年的9%。

同时,我们看到特斯拉发售了后排加热开通、加速提升、辅助驾驶功能扩展、电池容量解锁等一系列服务层面的收费,也开始尝试限时交费使用等新的商业模式。而所有这些需要付费的内容,无一不是前文所述与功能、性能相关的服务。

如果哪天,特斯拉在Model S Plaid Plus上搞出一个「刷纽北圈速专用包」,并且按圈收费,我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因为,理论上完全可行的东西,几乎只取决于特斯拉「愿不愿意」。

谁有资格搞汽车服务订阅制?

看起来汽车制造商们又有了一个新的赚钱门路,但钱真有那么好赚?

试想一下,在手机或者电脑上,如果某个软件是需要付费购买的,你有多大的意愿掏钱?这取决于你对这个软件的需求有多么迫切,以及是否有「合规」的免费途径。在汽车上同样如此。

而在汽车上搞服务订阅制,它背后的本质,是将汽车产品的定义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

1. 我的硬件足够先进,而且未来若干年都不会落后。

2. 我拥有对所有硬件和软件的架构控制,所有功能、性能、应用生态都遵循我的标准。

3. 我掌握所有源源不断的数据,并让数据在我的生产关系中流通起来。

这就是新造车赛道的思路,也是汽车产业核心能力与核心资源在发生转移的表现。如果做到这三点的是传统整车厂,他们就能转型成功,化身新赛道的引领者。如果做到这三点的是科技巨头、互联网巨头,那么传统整车厂的价值链就会下沉,变为专职于制造与生产的环节。

而掌握了对产品的定义权,消费者就没有了选择他人的余地;汽车的互联生态下,又几乎没有「破解」的可能。此时,消费者毫无疑问拥有最高的「品牌忠诚度」。于是,搞不搞服务订阅、怎么搞服务订阅,对产品定义者而言只是商业模式设计和盈利需求的问题。

写在最后

行业里有一种论调,认为未来智能电动车时代的高端产品会有更低的价格门槛。换言之,除了部分奢侈品定义下的小众车型,不会再有「很贵」的车。就像我们今天买手机,六七千已经能买到很多主流品牌内最好的产品了,而若干年前的大哥大都要上万元。

硬件价格的下降,势必会催生更多的汽车行业主导者们思考服务所产生的附加值,思考软硬件分离后新的利润来源,思考如何能在全生命周期内都与消费者产生足够的粘性。因此,《童济仁汽车评论》认为,汽车产业一定会走向用服务获取利润的时代,前提是拿到产品定义权。

最后,我们回到文章开头希望形成的两个共识:汽车产业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映射,汽车将会变成产品+服务的集合体。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