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杨兆清(1883—1936),又名庆保,字澄甫。杨禄禅之孙,杨健侯第三子。体格魁伟,性情和顺。少时习文,立志学“万人敌”本领。后继承家学,精通太极拳艺理。得祖、父精心调教,加之秉心悟学,练就一身柔中寓刚、绵里裹铁的太极拳功夫。毕生致力于太极拳术的推广与传播,是民国年间最具代表性的太极拳传人。早年进京辅佐父亲教拳,不久便名震京城。1919年,担任第二次全国国术比赛裁判。1928年,任中央国术馆教务长兼太极拳教员。南下教拳期间,巡游于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1930年,定居上海。著有《太极拳使用法》和《太极拳体用全书》。所传弟子众多,不乏名人权贵,仅知名者就有四十余位,如武汇川、田兆麟、董英杰、褚桂亭、陈微明、叶大密、李雅轩、牛春明、王旭东、闫仲魁、李得芳、姜廷选、徐岱山、郭荫棠、张庆麟、杨开儒、郑曼青、傅钟文、崔毅士、濮冰如(女)等。有四子,名振铭、振基、振铎、振国,均承家学,人誉“杨门四杰”。
(附图为杨澄甫和妻、子合影照)
二、《太极拳使用法》简介
1931年1月,杨澄甫著、弟子董英杰协助整理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由文光印务馆印刷发行。扉页题写“国粹体育”、“养就精气神, 练成玲珑体”。附杨健侯、杨澄甫以及杨澄甫弟子田兆麟、武汇川、董英杰、王旭东、闫仲魁、李得芳、杨振铭、姜廷选、褚桂亭、李椿年、徐岱山、郭荫棠、张庆麟、杨开儒肖像照。接着介绍“张三峰先师传拳谱”,分五个传承支系:“三峰师传山右王宗岳”、“禄禅师传”、“澄甫老师传”、“田兆麟传”、“董英杰传”。《太极图式》并附注解:“太极图之义,阴阳相生,刚柔相济,千变万化。太极拳即由此而出也,推手即太极之圆形。”接下来是正文内容。
三、《太极拳使用法》评析
该书《太极拳原序》实则为一篇“张三峰传”,依旧沿用许宠厚之说。由此可见,杨禄禅一脉太极拳信奉“张三丰(或'峰’)创太极拳说”。但是,从学术角度而言,如果将太极拳创始人的桂冠扣在那位“不饰边幅,人皆呼为张邋遢”的脏兮兮、半人半仙的“张三丰”头上,实不可取,有待商榷。此一话题之后笔者还会进一步解读,此不论述。《杨禄禅先师轶事》,记述了杨禄禅和一少林武僧比手事件,其中有杨禄禅“掌中擒燕”的故事情节。
该书两篇《序》,一为董英杰所作,一为田兆麟而写,均写得短小简洁。其中,董序主要记述其从师杨澄甫学拳的经历。
《凡例》有两则,其中第一则主要介绍练拳时的注意事项,比如“初学每日可学一两式,不可粗率。”“早晨练拳最相宜。”“冬天练完速穿衣服恐其受凉。”“夏天练拳正燥,千万不要用凉水洗手,恐其闷火。”“练完不可即就坐,可行走五分钟,使血脉调和”等。殷殷嘱托,跃然纸上。
所谓《禄禅师原文》,包括《王宗岳原序》等,实为武禹襄《打手要言》一文中的节选,此处不做多解。
《太极拳十三式》共介绍78个拳式,和其弟子陈微明著《太极拳术》一书中介绍的拳式相同,故不赘述。《练演法》一节采用了杨澄甫于1928年前后于杭州拍摄的系列拳照,这是杨禄禅家族太极拳传人最早的系列拳照之一,弥足珍贵,对当今的所有太极拳传人都有示范作用,望读者珍惜。此套拳照较之于陈微明《太极拳术》中的杨澄甫拳照明显有了变化,呈现出舒展大方、中正饱满、端庄浑厚、雍容高贵、气势磅礴的特点,更具大家风范,我辈后学当悉心揣摩和体悟。此节还附有《身法》与《练法》。所谓“身法”共十条,即“提起精神 虚灵顶劲 含胸拔背 松肩坠肘 气沉丹田 手与肩平 胯与膝平 尻道上提 尾闾中正 内外相合”;《练法》包括“不强用力 以心行气 步如猫行 上下相随 呼吸自然 一线串成 变换在腰 气行四肢 分清虚实 圆转如意”。这些均为经验之谈,太极拳练习者需铭记于心。书中示范的37个拳式“对敌图”攻防用法,由杨澄甫和弟子演示,图文并茂,学者可自行摩学体会。
《太极枪》是公开出版物对太极拳枪术的最早记载,为本书的一大亮点。书中介绍的为对扎枪法,状如推手。其技术定位并非仅仅为了锻炼枪的击刺技术,更大程度上是太极拳推手的延伸,体验在手臂延长的情况下如何熟练运用太极拳推手技法。
《八门五步》《八门五步用功法》《粘黏连随》等14则拳论,此后又丰富为32篇,称为“三十二目太极拳谱”。又增益至“四十目”,仍称“三十二目太极拳谱”或者“杨家太极拳老谱”。这些篇章是不同时期、不同人士的拳论集成,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写得相当精辟,有的差强人意;有的富有文采,有的读起来还有些拗口。从拳理拳法角度而言,多为实践之积累总结,读者可资借鉴与参考。
据有关资料记述:《太极拳使用法》出版后不久,杨澄甫便觉得“文字俚俗”,曾一度将书铺未出售之书收回销毁,故原版书流传不多。后来,董英杰和杨守中分别于泰国、香港出版过该书。1983年,北京中国书店再次复制出版,从而使得《太极拳使用法》得以广泛流传。笔者以为,尽管该书在篇章结构的设置上层次不太清晰,语言文字间有江湖俚语,比如《杂说》一节中的“有礼”、“不错”等。但是客观而言本书依然具有一定的水准,而且为日后出版新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简述《太极拳体用全书》
1934年2月,杨澄甫在《太极拳使用法》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修订,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了《太极拳体用全书》。“校者 永嘉郑曼清 吴江黄景华”。本书依然采用杨澄甫于杭州所拍摄的系列拳照,内容多未脱离《太极拳使用法》,主要在层次上做了调整,文字上多有润色,使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书前也紧跟民国时期的潮流,邀请名人政要题写书名和题词。该书初版时由钱名山题写书名,钱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人称“江南大儒”。题词者有蒋中正、吴思豫、蔡元培、张人杰、李煜瀛、吴铁城、张乃燕、朱庆澜、张厉生、庞炳熏、耿毅、黄元秀、李屏翰等。这些人士个个来历不凡,比如题写“锻炼身心”的蒋中正,为国民政府主席、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题写“可以御侮,可以卫生,愿以此有百利而无一害之国粹,为四百兆同胞之典型”的蔡元培,为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和监察院院长。上海市长吴铁城题写“国术精华”。常年任职于军政两界,时任全国航空建设委员会委员张庆澜题词最长,对著者极尽赞美之词,称“广平杨子,抱璞守真;精研技击,太极鸿钧。”“杨子造诣,譬如北辰;振衰起弱,致国维新。”等。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厉生题写“后学楷式”。时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张乃燕题写“寓刚于柔”,曾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的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人杰题写“自强不息”,另一位四大元老李煜瀛题写“真善美”,南京国民政府首都警察厅厅长吴思豫题写“龙腾虎卧”,国民党政府军陆军第四军军长庞炳勋题写“民族精神”等。1948年10月,杨守中于广州中华书局(香港印刷)修订再版此书时,书命题写者由时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的欧阳驹所取代。这么多超级大咖为本书挥毫,即便在流行党政军界要员为武术图书题词的民国,也是他人所望尘莫及,由此可见杨澄甫在当时社会上的崇高地位和重要影响。
(附图为'初版本’和1948年'再版本’封面照片)
“初版本”于题词后附有“健侯老先生遗像”,“少侯大先生遗像”以及“著者”杨澄甫像。接着是“张真人传”、“郑(曼青)序”和杨澄甫“自序”以及“例言”,然后进入正文。首先是太极拳套路介绍,自“第一节 太极起势”始,至“第九十四节 合太极式”止,一节一帧拳照,附详细文字说明。接下来,介绍推手。后附拳论依次为:《太极拳论》《明王宗岳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歌》《打手歌》。书末为《勘误表》,对内文40余处别字进行了更正。
《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出版以来便受到普遍欢迎,曾先后十余次再版、改编印刷发行,内文不断有所调整。比如,1957年5月,作为“太极拳丛书”之一,人民体育出版社根据“初版本”翻印出版了《太极拳体用全书》横排本。该版删去了原书的题词、传、序及例言,增加杨澄甫经典论述《太极拳之练习谈》和《太极拳术十要》。
(附图为人民体育出版社两次再版设计的封面照片)
民国时期,是太极拳极度繁荣的时代。可谓名人辈出,著述颇丰。但是,不得不正视这样一种现象,此时期的太极拳界真伪杂陈,太极拳著述良莠不齐。八十多年过去,对于今天的太极拳传承者而言,参考、学习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那么,杨澄甫——作为杨禄禅之孙,其著述无疑会起到指导性的、正本清源的作用。正如杨澄甫在《自序》中所写:“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眩聪明,妄加增损,前贤成法。……如有可改之处,昔人亦已先我行之矣,乌待我辈乎?愿后之学者,弗惟外之是貌,而为内之是求。欲进精纯,期日可待。要之拳式细目,非取形似,必求意合。惟恐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真传,以致湮没昔贤之本意。兹照旧本校正,以垂为正范。”
显然这段话是有针对性的,作者针对当时一些毫无根据的“创编”太极拳套路、练法等现象而言。时过境迁,此语依然振聋发聩,不失其警示作用。
民国时期,杨澄甫、杨少侯、吴鉴泉、田兆麟等太极拳传人纷纷离开北平南下传拳,太极拳由北到南,风靡一时,许多党政军要员以学习太极拳为风雅之事。故引得其他拳术传人羡慕,有投机取巧者便混入其中,比如上文介绍的马永胜就是典型代表。他本不通太极拳,却能杂取多种拳术的招式,重新组合编排,叫做“新太极拳”,就想招摇撞骗而从中牟利。还有象万某,他本是学自然门功夫的,觉得教太极拳可以飞黄腾达,于是匆匆在国术馆学了数日杨门太极拳,便自编一套“原氏太极拳”,宣称传自于张三丰,还在报刊上发布和杨澄甫有过节的不实报道,大肆炒作。可惜,没能捞到多少油水,转而又去练他的自然门了。诸如这样的例子在民国已不鲜见。所以,这也是笔者整理《太极拳著作评析》的初衷之一。希望以此为切入点,带大家和笔者一起回忆往事,回首太极拳曾经走过的历程,从而真正做到不忘太极拳的初心。
杨澄甫在书中阐述的拳理、拳法,以及示范演练的太极拳套路,同样起到引领方向的作用,成为所有太极拳修炼者摩学的范本和楷式。他在《例言》中强调:“太极拳之主体,贵在动静有常,故练时举步之高低、伸手之疾徐、运动之轻重、进退之伸缩、气息之宏细,顾盻之左右上下,腰顶背腹之俯仰,须知各有常度,不可或高或低、或疾或徐、或轻或重、或伸或缩、或宏或细,或左右上下俯仰之不均也。惟步之高低、手之疾徐,如能得有常度,则亦不必拘其高低疾徐之有一定法则也。”“太极拳要点,凡十有三,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虚灵顶劲、松腰胯、分虚实、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意气相运、动中求静、动静合一、式式均匀。此十三要点之观念,缺一不可,学者希留意参合也。”这些都是练习太极拳的行工指南,必须照此修炼,否则就偏离了太极拳的轨道,便不属于太极拳的范畴。那么,什么才是太极拳呢?杨澄甫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这句话就是对太极拳最基本的,也是最准确的定位。许多人常讲“太极拳讲究刚柔相济”,这样说其实表述得不够准确。太极拳肯定要做到“刚柔相济”,这本身没有错,可“刚柔相济”的拳术不一定就是太极拳。少林拳中的有些拳种也讲究刚柔相济,但那不是太极拳。例如当今武术比赛中常见的长拳,耍将起来或快或慢、时刚时柔,也在刚柔相济,但长拳不是太极拳。太极拳作为武术中的一个拳种,它的拳理拳法、练功方式、走架原则只能有一套,不能多种多样,千奇百怪,想怎么练就怎么练,它必然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其他拳种的个性特征。那就是杨澄甫所指出的“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用“柔”的、“绵”的形式展示内在的刚强,所谓“外柔内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谨记:或刚或柔、时快时慢、时断时续的练拳方式,不属于太极拳的范畴。
还要注意,笔者强调杨澄甫的拳式图照是学习太极拳的“范本和楷式”,并非简单的要求学习者比葫芦画瓢仿照杨澄甫打拳的外在形态,描摹其“样式”,求其“形似”,而是要学习他行工走架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神韵、气质、气势。所谓“弗惟外之是貌,而为内之是求”。“非求形似,必求意合。”杨澄甫的同乡,当时另一位著名太极拳传人郝月如有句名言,叫做“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如果就太极拳“气势”而言,杨澄甫拳照所呈现出来的大气磅礴之势,笔者至今未发现有可与之比肩者。因此,我辈后学切勿“练死拳”,只求“形似”,只求“外之是貌”,必须细细品味揣摩杨澄甫行工走架的神韵和“气势”。
(附图为杨澄甫拳照)
《太极拳体用全书》“初版本”注明“第一集”字样,可见杨澄甫还有再行著述的打算,正如其书中所写:“太极剑及枪、刀、戟等,当陆续刊行,以供同好。”可惜壮志未酬,他的美好愿望最终没能实现,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文末,特别说明两点:一是关于杨澄甫祖父的姓名。该书中写作“杨禄禅”,但是有的书中则写作“杨露禅”或者“杨露蝉”,到底哪个正确呢?毫无疑问,杨澄甫著述中所写是正确的。作为当代人首先要清楚,古人的“名”和“字”是两个概念,并且很有讲究,所谓“名以正题,字以表德。”名,生而有之,是一个人的代码。因“名”而取“字”,以彰其德。所以,一个人出生后必定先取“名”,后有“字”,并且“名”和“字”是紧密相连的。杨禄禅,名福魁,又名福同,字禄禅。众所周知,中国人有“福禄寿喜”之说。所谓“福魁”、“禄禅”,即福为魁首,禄而禅之。“禅”即传递的意思,“禄”在“福”之后,固取字“禄禅”。简言之,“禄禅”是因“福魁”之“名”而取得“字”。由此可知,如果写作“露蝉”或者“露禅”则无解,因为它们和“福魁”之名不存在实质上的联系,明显是错误的;二是关于杨禄禅的出生年月,现在一般写作“生于1799年”。可是,参照该书提供的材料,这个时间存在疑点。杨澄甫在《自序》中写得非常清楚:“余幼时,见先大父禄禅公,率诸父及诸徒游者,日从事于太极拳。”杨澄甫生前分明是见过祖父大人的,这无可置疑!杨澄甫出生于1883年,有确切记载。如果杨禄禅逝世于1872年,杨澄甫怎么能够得见已经仙逝10余年的“先大父禄禅公”呢?因此,后人将杨禄禅逝世的年代写为“1872年”,显然毫无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