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文三 | 压力和绚烂的风景

 流水船歌 2021-04-14

每次看到喷泉,总有一种想说的欲望,但又不知道怎么说,说什么好。

今日读报,看到香港著名记者吴小莉的一篇文章叫《喷水池理论》,霎时茅塞顿开:喷水泄里的水为什么会向上走呢?并且永远保持着一种向上的姿态?是因为水流被激射出来,开成水柱,这种力量一直往上推,才让顶端的水花永远盛开。

看来,要让喷泉向上,并永远让顶端的水花盛开,需要一种向上的力量。人和水看来也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人生活在尘世之中,往往会受到多到诱惑,使原来蓬勃向上的精神和勇气受到挫伤。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有一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可随着社会经历的加深,这种雄心壮志便渐渐地衰退了,年轻气盛那股劲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成为一个庸碌无为的人。究其原因,是因为心中的那种力量和激情消退的缘故。

我常常用这样一句话去激励学生: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喷泉就是最好的比喻。可学生们总不以为然,好像我说的,只不过是要他们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而已。其实也许他们还没有到能深切领会这话真正内涵的时候,你说了也白说。因为这话,实在是太深奥了,对于他们这些初出茅庐的人来说,实在不能理解其真义的。很多事情是需要经历来体验的,光靠说教没有用。但等真正体验到真义的时候,已经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了。正所谓“年少不懂事,懂事不年轻”。但是,不管怎样,喷泉能形成,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有了内在的压力。

然而,人和水毕竟是不同的。一个是活生生的人,一个只是一种物质而已。人不能没有压力,但压力也不能太大了,太大了,会受不了而垮掉。如果自己肯向上,那就必须有一种自觉向上的精神风貌。只要心底有力量,就会保持一种向上的姿态,否则一分钟的懈怠都可能让顶端的水花有气无力,喷水池源源不断补充新的水柱,而对人心而言,学习才是最好的源头活水。

只有自觉自愿的压力,才会苦中不苦,才会苦中作乐,才会不教一日闲过,才会使人走向的辉煌绚丽的喷泉。这是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