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题标新、细节“较真”,《执剑之刻》能否开拓女性向手游新路?

 游戏客栈 2021-04-14

 
 
在这种市场态势下,官网预约已突破500万大关的和风浪漫陪伴养成手游《执剑之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典型案例。在经历了《阴阳师》、《恋与制作人》以及“暖暖”系列洗礼过后的中国游戏市场,在普通泛用户和细分领域的二次元用户亟待更新和更优质体验的当下,《执剑之刻》到底是怎样凭借其差异化的特质获得腾讯极光计划的青睐,又将如何参与到女性向游戏市场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超500亿的女性向游戏市场,
未来竞争方向指向何处?

 

2017年是整个女性向游戏市场发生质的飞跃的一年,根据极光大数据自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1月7日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年的《恋与制作人》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DAU狂飙202万,其中超过94%都是女性用户。这一现象,昭示了女性游戏市场的巨大潜力。

 
而根据极光大数据公开提供的另外一份数据显示,除了《恋与制作人》和“暖暖”两款话题产品之外,包括国民消除游戏《开心消消乐》及其竞品《宾果消消消》、日本游戏《旅行青蛙》、音乐游戏《节奏大师》、模拟经营游戏《梦幻花园》,以及《贪吃蛇大作战》、《别踩白块儿2》和《跳舞的线》在内的共十款游戏,是中国女性手游用户偏好度TOP10的产品。通过对比分析这10款产品我们可以发现,“更美”、“更甜”和“更好的自己”是女性在游戏过程中的核心诉求,除了《恋与制作人》和《奇迹暖暖》两款以卡牌数值养成为内核的产品之外,其余几款产品中或多或少的包含了“挑战”与“自我成长”要素,如《旅行青蛙》中的收集、《节奏大师》中的演奏技巧挑战、《梦幻花园》中的格局规划等等。
 
分析结果与日本知名游戏制作人名越稔洋提出的“游戏三要素”理论完全契合——名越稔洋认为,游戏包括“目标”、“规则”和“成长”三个部分,而“成长”又分为游戏内角色的能力成长以及技巧、认知等玩家自身的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市面上很多女性向游戏都致力于“更美”和“更甜”两个点,但在女性自我意识大觉醒的当下,仅仅是“美”和“甜”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女性用户的诉求,随着女性游戏市场的持续发展,厂商们正慢慢意识到,要让女性用户在游戏中找到“更好的自己”。
 
这或许正是《执剑之刻》的突破点,因为这款游戏从立项之初就把目标定在了“独特的女性向游戏”之上。
 
为了成为“独特的女性向游戏”,
《执剑之刻》努力打造的“陪伴感”和“养成感”

 
《执剑之刻》的IP向主策划曾经在研发者手札中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恋爱这种被默认为女性向游戏核心元素的东西固然是美好的,但除此之外,热血冒险、轻松诙谐、天马行空、硬核科幻同样也是许多女生喜爱的元素。
 
于是,主创团队拾梦文化将《执剑之刻》写成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现代少女穿越到日本江户时代成为被选中的人,为了回到现代和拯救架空的中津国世界,她不断克服困难,从手无缚鸡之力到主动承担起责任的成长历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女主少不了要遇到形形色色的角色,邂逅希望、亲情与友情,建立家园,在磨砺自我的同时也成就他人,为每个伙伴找到归属。随着故事的深入,你甚至还能感受到“世界的真相逐渐揭开”、“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等等,这分明就是热血少年漫或者本格JRPG的故事。而这正是主创团队想要的——女孩子也可以战斗,也可以为友情努力,她们可以结识形形色色的人,可以感受各种各样的丰富情感,也可以缔结各种各样的深刻羁绊。


当然,要评判一款游戏的质量,只谈剧本层面的文学创作是不够的,一方面,《执剑之刻》通过主线故事着力描绘“主角在自我成长的同时也不断成就着身边伙伴”;另一方面,游戏还通过独创的玩法将抽象的主题具象化,凸显出作品本身主打的两个要点“陪伴感”和“养成感”。
 
这就要提到主创团队为之倾注无数心血的“本阵”系统,基于制作人在研发者手札中的表述,“本阵”就是一个能让主角和伙伴们生活在一起的“家园”,同时也是嫁接玩家情感与游戏角色的桥梁。通过“本阵”,我们可以邀约伙伴出游、一起研习、外出游历、完成任务,甚至可以帮伙伴擦干洗澡后的头发或者是抹掉粘在嘴上的饭粒。通过与伙伴们不断的共同经历与成长,初始的角色们会慢慢与主角产生信赖,对于各种操作的表情、反应和台词也会产生变化,与此同时,逐渐敞开心扉的角色也会展现更多自我,随着游戏的深入,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不同的特质:谁是夜猫子,谁爱恶作剧,谁经常偷懒等等。哪怕是我们暂时离开“本阵”,伙伴们也会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如泡温泉、道场训练等等,而“本阵日志”也会记录伙伴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总之,在《执剑之刻》中,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是冰冷的卡牌、建模或者数值,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拥有自己喜怒哀乐的真正伙伴,每个人都有值得挖掘的丰富情感和背景故事。
 


注重细节品质获极光青睐,
《执剑之刻》未来可期

 
事实上,《执剑之刻》的优点远不止于上述部分。在“自我成长”的主线故事和“陪伴养成”的玩法打造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无数细节中看到拾梦文化对于《执剑之刻》细节品质的不辍追求。
 
以上文提到的“本阵”为例,为了解决“本阵”在视觉表现上的问题,主创团队经历了无数次推倒重来,为了将表现力做到极致,团队不但购买大量参考书籍等素材,甚至去到日本实地考察“日光东照宫”并基于此为“本阵”定下最终形态。

日光东照宫实景

黑金红为主色调的“本阵”图
 
此外,游戏中的诸多角色、场景和物件都是有真实原型的,如德川光国、狩野探幽、松尾芭蕉、沙牟奢允等人族角色,均有史实可考,光国腰间的印笼、岚雪衣服的纹饰、探幽的技能设定、芭蕉朗诵的诗词等等,其中都有供考据党发掘的细节。
 


据说,在此基础上,策划们还查阅了大量资料,绞尽脑汁地在游戏中埋了许多彩蛋:村庄祭典场景里的招牌、道场河流里的忍者、温泉走廊上的小老鼠等等,甚至制作了包含NPC在内的蜘蛛网一样的人物关系图谱。或许在当下的行业中,这种对游戏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显得有些“傻”,但是如果你也是个热爱游戏的人,当你回忆起以往游戏经历中那些令人动容的小细节时,你就会发现,这种对细节的偏执追求,有着怎样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
 

 
在今年的ChinaJoy期间,腾讯极光在腾讯游戏品鉴会的专场活动中携《执剑之刻》出席,这本身就是对游戏品质的最大肯定,要知道,自2017年公布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能被极光计划所关注和发掘的,一直是在产品设计方面有着领先创新与独到之处的游戏。换句话说,能在腾讯游戏品鉴会上亮相,已经代表《执剑之刻》对细节和高品质的不断追求,对细分领域用户诉求的准确把握,代表了当前游戏市场中的极高水准。


( 完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