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岁儿子被开水烫伤,宝妈凭“两个果断”急救成功,医生称赞不已

 齐姐育儿 2021-04-14

贪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打打闹闹,因而经常出现摔伤、烫伤等现象,只要父母稍不留意,就会使自己的身体受伤。

但在受伤之后,父母的处理方式特别重要,好的方法能迅速为孩子减轻痛苦,使身体尽快地恢复,而错误的方法不仅让他更加痛苦,还会加重伤害的发生,出现二次伤害的现象。

天气渐渐转热,吃过晚饭后,小玲端着一壶开水到客厅,想给老公泡茶。没想到3岁的儿子突然从卧室跑出来,猝不及防中,开水全部倒在孩子的胳膊上,顿时把他烫得痛哭起来。

老公赶快冲过来,想给孩子脱掉衣服,清醒过来的小玲之前学过急救,感觉这样做很不妥当,于是连忙制止。

她一把抱起儿子进到卫生间,一边用凉水冲洗孩子的受伤部位,一边让老公去楼下开车,果断地将儿子送到医院。在去医院的途中,小玲用剪刀划开衣服,让孩子舒服一些,同时察看和判断其受伤情况。

进入急诊室后,医生发现孩子的伤情不算严重。在问清经过后,医生说:“这主要得益于在危急时的处理,你简直太聪明和理智。”

并把小玲的处理措施总结为“两个果断”,直言是小玲自己救了孩子。

那么,医生为什么对小玲的行为赞赏不已呢?

有人曾对儿童意外事故进行过调查,发现烫伤被排在所有事故的首位,说明烫伤现象极易发生,其中,0-6岁的儿童不幸成为主要的“受害者”。

由于缺乏急救常识,不少人面对意外,要么是束手无策,只能等待医生处理,要么采用“土方”自行处理,但这些都是错误的。

故事中的小玲在短暂的迷茫后,快速地做出反应。

首先,她看见孩子被烫伤后,制止他人先脱衣服的鲁莽行为,果断地用凉水冲洗,以便让疼痛得到缓解。

其次,在采取先期措施的基础上,果断地剪开衣服,并把孩子送医治疗,从而争取了时间,减少了孩子的痛苦。

孩子被烫伤后,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事故发生后,父母要迅速地冷静下来,马上进行处理才是关键。如果方法不恰当,不但会给孩子的身体留下伤痕,非常影响美观,还会造成心理伤害。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1、用凉水冲洗,尽快降温

发生意外后,父母要冷静下来,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而且越快越好。这样既能让伤口的温度下降,有效地减轻疼痛感,也能控制受伤的程度。


2、脱掉衣物,做好创面清洁

待清洗15分钟后,可以尝试脱掉孩子的衣服。如果不方便脱下来,可迅速用剪刀剪开,但发现衣物与皮肤粘连在一起,要立即停手不要再脱,心急会导致皮肤被撕裂,加重孩子的痛苦。

3、再用凉水浸泡,缓解疼痛感

脱掉孩子的衣物后,再用凉水继续冲刷被烫伤的位置。但要注意时间不要太长,避免伤口长久浸泡和感染。


4、用纱布覆盖,保持伤口卫生

冲刷结束后,可把干净的无菌纱布盖住伤口,以免被细菌感染,如果找不到无菌布,可用清洁的毛巾代替。为让伤口保持干燥,尽量不用带有灰尘、毛絮的物品。

5、尽快送医,进行专业治疗

在做好基础性处理后,要马上把孩子送到医院,由医生处理和治疗。

有人形象地把以上处理措施总结为:一冲二脱三泡四盖五送,这对烫伤的处理非常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切忌不能自行用药,或者病急乱投医,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对于烫伤,民间流传不少“土方”,但其实并不靠谱,因而不可信也不要采用。这些“土方法”主要有:

涂抹酱油

有的老人认为,被开水烫伤后,可以涂抹酱油。

  • 其结果是伤口发生感染,情况更加严重,好比在伤口上撒盐,而且因为酱油的颜色较黑,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白酒冲洗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以为白酒有消毒镇痛的效果,因而在发生烫伤后,会用白酒进行冲洗。

在没有破皮的情况下,少量的白酒能够降温,但烫伤面积大、且已破皮时,用白酒冲洗,就和使用酱油一样,更会加剧疼痛感。

擦拭牙膏

牙膏虽有消炎作用,但用在烫伤的情况下,会阻止皮肤散发热量,并不利于炎症的控制。同时,还会让医生看不清伤口,对其产生误导作用。

此外,民间还有抹猪油、贴猫毛等“偏方”,这些都不能帮助伤口愈合,还会延误治疗时间,父母要擦亮眼睛,不要轻易地相信。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因而容易发生危险,从而造成可怕的灾难。

因此,父母在照顾孩子时,特别要注意安全,让孩子远离危险的环境,这是避免意外、健康平安的法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