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在文/孟庆江/吴世义||【志愿军之歌*系列诗文欣赏】(江惠文学)

 昵称34539451 2021-04-15
    《鸿雁归来》
      作者:丁在文

平生祝君情愉悦
彼此愿为贵宾客
阳春好景鸿雁归
共享人生同欢乐

奉送一句吉祥语
花开生艳皆辽阔
亲人平安家和睦
幸福安康望春月

注:每句第3个字组合在一起,(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2021年4月11日拟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施工现场
作者简介:
丁在文: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十一师四十二团(堇存瑞原部队)退役老兵,现住辽宁省锦州市,爱好诗词歌赋,江南惠山文学社会员。
《革命生涯不分手》
   文/孟庆江

四十二团相聚首,英雄部队会战友。
言语不多真情在,贾祯团长为领袖。
激情无限忆往昔,岁月如歌景色幽。

天南地北互问候,珍惜当下友谊留。
一生战友一生情,革命生涯不分手。
风雨路上多保重,幸福生活乐中求。
  2021年4月7日
《天地之间英雄气》
  文/孟庆江

四十二团震山河,官兵一致谱战歌。
加农火炮威力大,击退坦克装甲车。
天地之间英雄气,龙潭虎跃敌人克。
神勇部队机械化,浴血疆场胜利者。

抗险救灾冲一线,中流砥柱苦中乐。
人民至上洒热血,功勋卓著为祖国。
永不磨灭的番号,雄风炮团谁敢惹。
战旗飘扬跟党走,铁军铸剑勇拚博。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十一师第四十二团全体官兵指战员!天地英雄气!旌旗永飘扬,钢铁英雄团,番号铸千秋,四十二雄风团永载军史!向首长和战友们致敬!
2021年4月11日!
《志愿军之歌》
  文/孟庆江

昂首跨过鸭绿江,对决联军摆战场。
无畏饥寒勇作战,打败美帝野心狼。
一衣带水兄弟情,抗美援朝军威扬。

冰塑长津洒热血,上甘岭上战顽强。
乘勇前进击穷寇,光复失地收平壤。
烈火焚身丘少云,化作辉煌黄继光。

钢铁战士杨根思,舍身忘死战绩创。
英雄部队志愿军,浴血奋战保家乡。
中华优秀好儿女,名垂青史永流芳。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七十周年颂文纪念!
《炊事班长赵宏连》
  文/孟庆江

炊事班长赵宏连,饭菜讲究味道鲜。
粗粮细做本领大,后勤保障做贡献。
政治思想觉悟高,忠于职守好党员。
服从分配听指挥,实战演习勇实践。

省电节煤绩效高,柴米油盐尽省钱。
四菜一汤品味多,营养搭配溢香甜。
全连官兵都满意,帮厨兄弟饭堂见。
全师挂名占鳌头,立功授奖保平安。

团结友爱助战友,退伍还把连队恋。
荣誉面前不骄傲,四十二团先进班。
京牡列车厨师长,军人本色永不变。

       谨以此文献给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十一师第四十二团一营一连炊事班班长赵宏连战友!他工作积极向上,热爱军旅生活、树立为兵服务的本职思想,饭菜味道鲜美香甜、营养丰富,多次荣获师团先进炊事班长荣誉称号,为部队后勤保障和连队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电视剧《炊事班的故事》就是根据赵宏连同志所在炮一连炊事班事迹改编!赵宏连战友退伍回到地方后在京TA一18L京牡列车上仍然保持军人本色不变,严格要求自己、多次被评为列车优秀先进工作者,先进厨师长等光荣称号,特赋此文以示颂赞!向四十二团首长和战友们致敬军礼!向炮一连首长和战友们致敬军礼!向曾经的军旅炊事班班长赵宏连战友学习致敬!
2021年4月15日拟稿!

作者简介:
孟庆江:笔名,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十一师四十二团《董存瑞原部队》退役老兵,爱好诗词歌赋,江南惠山文学社会员。
《老照片》
文/吴世义
供图/吴世义

      志红妹妹我的战友很久不见,怪想念的。今天看见你发到群里的几张照片,太珍贵了!这可不是筒单的几张照片呀,而是定格在我们每一个人记忆中的青春容颜啊!。那一张张老照片让我看到了时代的烙印与变迁。我们在追忆照片上的人物、景物时,一定会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当然免不了也会有些许伤感。逝去的青春不再,既逝不返,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念想。
    看当年男兵们英俊潇洒,女兵们英姿飒爽,共和国的军人勇于担当!当我们欣尝这些珍贵的照片的时候,当年的军旅生活的一幕幕情景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刘军战友晒出一张在2015年,70年入伍的大学们和恩师魏东根合影的照片。
王慧霞战友晒出的“当年帅小伙、如今老帅哥”像片合成。
尹军兰小女兵们与魏老师的合影留念,
周汉生、杜堂林两位战友们与魏老师上海的合影……
每当我看到这些照片,就会感叹,感叹时光飞逝,感叹青春不再。咱们这一路走来,看似漫长却很短暂。
       感谢魏教员您晒出了,去年八十岁时手捧着鲜花的一张像片,五十年前的您在我的记忆里,白白静静的脸庞上,架着一副眼镜透着是个书生,讲话中带着浓浓南方口音,怪不得孙鹏说您,那一口标准英语就是好听!。
今天我们从像片中看您己是滿头银发,虽然没能听到您的声音,但是我可以从您的相片上感觉到您当年爽朗的笑声。您耄耋之年依旧那么地健壮!给您点赞[强],祝福福寿安康!
一张张照片让我感悟到,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大学堂中,使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作为一名军人,穿上了这身军装就意味着军人的责任担当,就意味着奉献,就是要保卫祖国,建设国防,献出我们的青春年华。每个人只能年轻一次,大家歌颂青春,但更要明白每个人的中年、老年都只有一回,尤其珍贵的是老年。人人都会老,老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是要老得顽强,老得庄重,老得干练,老得清幽。要老得像红酒,越陈越醇厚,越醇厚越香浓。
作者简介:
吴世义:笔名活力海福,上海杨浦区人。早年就读于上海船舶修造厂技工学校,十五岁统一安排进企业当学徒,期间入团,十七岁担任团支书。十八岁参军,东海舰队航空兵部队无线电报务员。二十二岁退伍。七二年入党,曾任党支部书记、保卫科长。二零零七年退休,居民区党支部委员。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在社会实践中充实和提高自己。
作者:丁在文
作者:孟庆江
作者:吴世义
图文编辑:大漠孤烟(新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