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表现1:手法判断失误,效果分析不准。 例1: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 杜甫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题目表明诗歌包括两个内容:对雨抒发自己的情怀和邀请许主簿前来。 B.首联运用比拟的手法,写泰山上涌起山峰一样的云层;无边无际,遮满天空。 C.颈联写诗人摆好浊酒,侧耳倾听朋友车马到来的声音,表现对朋友到来的企盼之情。 D.颈联中诗人称请朋友喝的酒为“贤人酒”,暗含着对朋友的赞赏之情。 例2: 谪官后却归故村,将过虎丘,怅然有作 刘长卿 万事依然在,无如岁月何。 邑人怜白发,庭树长新柯。 故老相逢少,同官不见多。 唯馀旧山路,惆怅枉帆过。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万事依然如旧,反衬岁月流逝之多,蕴含着强烈的伤感与无奈。 B.“邑人”句通过写乡人对诗人头发已白的慨叹,表现诗人对年老的哀伤。 C.“庭树”句借景抒情,借庭树萌生新枝之景,抒发了诗人豁达乐观之情。 D.颈联写故人凋零,既阐发了首联的人生感慨,又为尾联抒情作了铺垫。 明确:C项“ 庭树”句为乐景写哀,以庭树的生机勃发反衬诗人的衰颓之态和衰老之悲。 答题方法总结: 二、主要表现2:结构分析不当,谋篇乱加阐释。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 B.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 C."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 D.尾联照应颔联,虽写"栖息一枝安",但仍然是为他辗转流离苦闷。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十年飘泊辗转,诗风沉郁。 三、主要表现3:语言特色分析有误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曹松 其一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从那“战图”中去想象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 B.“凭君”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C.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事的频繁。 D.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 答题方法总结: 四、综合练习: 1. 枕上作 【宋】陆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著句写清愁。 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承题,写白发孤舟,诗人想到当年那些和自己意气相投、以恢复万里河山为理想的老友相继辞世,而今自己风烛残年,不禁满腔悲愤。 B.颔联写景虚实结合,以景衬情。秋风秋雨声惊醒了诗人的梦,把他从魂牵梦绕的万里关河拉回现实,四山秋色和着连天风雨齐齐向他袭来。 C.尾联抒情委婉含蓄,这一生无去实现杀敌报国、收复失地之志,只能挥笔写清愁,颇有“白头不试平戎策,虚向江湖过残生”的遗憾。 D.全诗结构严谨:首联“卧扁舟”紧承诗题“枕上”破题;颔联“孤枕梦”承首联,下启“四山秋”,风雨惊觉,梦境变为实境;颈联一转,乃有“自笑”“何妨”之论;尾联收束,再回应诗题,扣住“作”。 2. 题武关 杜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途经武关时,吊古伤今,感叹时事,写下了这首《题武关》。 B.诗的首联运用比拟,把自己在武关的盘桓说成是“碧溪”的相留,这就将诗情十分自然地转到对这一历史陈迹的临风联想上来。 C.颔联运用比喻、对比、借代、用典等多种手法,婉转而深刻地指责了怀王的昏聩,鞭挞了郑袖的惑主,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 D.全篇遵循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律,起于武关,落于武关,上下千年,思绪纵横,结构严密,立意深沉而含蓄。 3. 水调歌头 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从写景开始,点明了时间、地点,“木叶”“菊花”触发了词人美好的回忆。 B.“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运用了夸张手法,描写了在古球场欢宴的热闹场景。 C.“吊古”两句,具体写当年将士们谈古论今,看剑饮酒的情形。 D.“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三个短句承上启下,从上阔的激昂慷慨转入下阕的萧瑟凄凉。 拓展识记: 知识卡片一:常见易混手法辨析 1.比喻和比拟: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把甲当作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用来比拟的事物一般不出现。 2.借喻和借代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 :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 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3.起兴和比兴 知识卡片二:常见诗歌结构技巧 (一)总说 1.从景情关系角度:(1)先景后情 (2)以景结情 2.从前后句(联)的角度:(1)重章叠句 (2)铺垫 (3)照应 (4)过渡(5)承上启下 3.从主旨角度:(1)开篇点题(开宗明义) (2)卒章显志(画龙点睛)(3)以小见大 (4)对比 4.从诗歌情感的变化角度:抑扬 (欲扬先抑) (二)各部分常见技巧 1.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 内容—先景后情(先情后景)、叙事或议论开篇、比兴、统领全诗、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交代背景(人、时、地、事、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 结构—伏笔铺垫、蓄势、引起下文、抑扬、照应题目 主旨—开宗明义、开门见山 2.就诗句中间提问的术语有: 内容—结合文本,诗句描写了什么景物。 结构—伏笔铺垫、蓄势、承上启下、抑扬、结构照应 主旨—点明主旨 形式—重章叠句、对比 3.就诗句结尾提问的术语有: 内容—以景结情 结构—抑扬、照应开头、照应前文、对比、总结 主旨—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总括全诗 知识卡片3:诗歌常见语言特征 (1)清新淡雅: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 (2)平淡质朴: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用语上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明净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4)明白晓畅: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诗。 (5)委婉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6)朴素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