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妈祖信仰在海外传播的重要人物

 风吟楼 2021-04-16
图片

航海家郑和


图片

郑和,明朝航海家、外交家。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图片

(郑和下西洋航线)

图片

郑和下西洋,也是妈祖信仰在海外之伟大传播历程。据史料记载,郑和每次出海之前都要拜一下妈祖。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使人们对海洋产生恐惧,在船队航海中,人员存有这样的恐惧心理,就很难完成航海的事业,所以人们愿意相信有一种更加强大的超自然力量,来遏制这些在灾难的发生,来保证人们航海的安全。 郑和选择了妈祖来作为七下西洋的思想、精神的寄托,为七下西洋的成功奠定基础。郑和下西洋至今已600年,妈祖文化的不断演绎和发展,与郑和七下西洋重视妈祖文化的决策是分不开的。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朝后,就极力推波助澜,描绘一些妈祖灵验的情景,还付诸行动,如奏请朝廷褒封修建妈祖庙。奏章得到明成祖朱棣的批复,下诏在南京龙江建天妃宫,并特加“护国庇民灵应弘仁普济天妃”封号。郑和为了使更多人信仰妈祖,把祭拜妈祖活动规格化。奏请皇帝,由皇帝下旨来诉说妈祖的灵验和功劳,然后对妈祖进行褒封,还由皇帝颁发诏书建造妈祖庙。之后,郑和每次下西洋回朝都奏请朝廷对妈祖进行褒封,到处修建妈祖庙,这一切都是在宣传妈祖的灵验,使各次下西洋中将士们对妈祖有了连续性的依托。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妈祖研究专家周金琰先生说:“郑和下西洋,选择福建作为中途候风点,除地理因素、物资因素外,也依托妈祖作为精神支柱来战胜困难。妈祖信仰文化也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把郑和下西洋与妈祖文化都连在一起。如今,妈祖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部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思想感情的纽带,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桥梁时,其中应有郑和的一份功劳。

图片
图片
图片

(郑和下西洋雕塑)

图片

“承蒙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佑之德。”在江苏太仓和福建长乐的两处天后宫,屹立着两块有数百年历史的石碑,《番事运之记》《天妃灵应之记》两则碑记分别镌刻其上,详细记录了一段辉煌壮丽的航海故事。这两篇碑文的作者就是航海家郑和,碑文中“天妃”是妈祖的别称。七下西洋,长达28年间,郑和把妈祖信仰带到航海的船队里,也带到了船队途径的异域国度里。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世界各地的妈祖庙宇


图片




原在马来西亚槟州槟城义兴街,始建于1886年。1895年移建于南华医街。最早称天后宫,1925年改称“琼州会馆”。1995年琼州会馆一百周年时重修。会馆与天后宫合二为一,祀妈祖。

马来西亚槟州琼州会馆天后宫 

图片




坐落在新加坡直落亚逸街,华人称这里为源顺街。始建于1839年。天福宫建筑群为正统中国闽南风格。其平面总体布局为两院落三进殿,外加左右回廊与两厢配殿,格局严整,规模壮观。前殿山门临街,前廊一对精雕盘龙石柱,支撑着飞檐斗拱和画栋雕梁。门额上悬挂“天福宫”竖匾,两边雕刻两对飞天人物造像。大殿用四中柱分隔为三开间,前为敞口,后置神龛,主祀妈祖。天福宫是新加坡著名的一座华人宫庙,1973年被列为新加坡国家保护的古迹。

新加坡天福宫

图片




又称穗城会馆,位于西贡的华人区,是当地华人的信仰中心。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大殿正中祀妈祖。采取中国古代建筑方式,砖墙不露缝,庙内外有很多彩色鲜艳的陶饰,取材于中国典故。天后宫是胡志明市华人庙宇最宏大、最古老、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之一,保存着许多珍贵文物,如中国清乾隆六十年铸造的铜钟和铜香鼎,清嘉庆五年(1800年)悬于庙内中殿上的大型牌匾“含宏光大”等。

越南胡志明市天后宫

图片




中华街妈祖庙始建于2005年3月。当时横滨侨界组织斥资10亿日元,从日本一著名房地产公司购回相关地皮,专门用于兴建全日本最大妈祖庙,由日本华裔、横滨中华街建筑总设计师中山严先生担纲设计,不仅与中华街整体建筑和谐统一,而且参照海峡两岸妈祖庙规制,采用中国传统宗教建筑八角形风格。

日本横滨中华街妈祖庙

图片




兴福寺俗称南京寺,位于长崎市寺町(东明山)4番32号。始建于日本元和六年(1620年)。由三江帮(指除中国广东、福建两省以外的旅日华侨)所建。有大雄宝殿、妈祖堂等建筑。此寺属临济宗。该寺一直至第九代都是由中国来的高僧担任住持。大雄宝殿的正殿是纯中国式建筑,妈祖堂中央祀妈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