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古塔的冬天冰天雪地,流人们会利用冰雪狩猎,狩猎的方法不常见

 历史解密坊 2021-04-16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天寒地冻的东北,勤劳而智慧的东北人民,也摸索出安逸的生活之道。比如,宁古塔冬天气候恶劣,古人就利用这样的天气,发明了一种独特的狩猎方式,不仅简单易学,而且效率还高。究竟宁古塔人如何狩猎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有的人对宁古塔比较陌生,还以是一座塔,但其实它是一个地名,即现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海林市古城村。史料记载,宁古塔是清朝满族文化发祥地之一,因此宁古塔地区有大量的满族人,并且还有重兵把守,设置宁古塔将军,所以这里也是清朝时期的军事和政治中心,极具战略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又多了一个身份,即流放地。因为宁古塔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并且是边疆重镇,所以将一些犯人判处流刑流放到此地。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要在宁古塔做苦力,比如安排在驿站,站丁和边台等等,并且在寒冷的冬天还要出去狩猎,备受煎熬。

虽然在宁古塔的日子不好过,但是时间一久适应了之后,也就不会感到有多痛苦。就拿打猎这件事情来说,在和宁古塔人一起打猎的时候,流人们一出去常常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并且不用带水,因为漫山遍野的积雪有膝盖深,所以渴了直接饮用雪水,完全不用担心雪水不干净。因此,这一点和在中原地区狩猎不一样,如果不带水出去,除非喝不洁净的河水,要么就被渴死。

饮水问题解决之后,吃饭问题也就不难了。晚上将雪水融化煮开,然后将携带的冻肉放在开水里解冻,最后加点调料就可以大快朵颐。吃饱喝足之后,就要找地方休息过夜,这虽然是最难解决的,但是宁古塔人还是有办法——雪岭子,是一种宁古塔地区独有的“临时宾馆”,别处难得一见。

其实雪岭子是北风吹雪堆出来的山岭,宁古塔人就在山岭下挖出一个洞穴,然后加固成雪屋,大约有10个平方,可以容纳2-3个人,就如同北极圈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冰屋一样。有了雪岭子冰屋就不用担心晚上会挨冻,虽然不能生火取暖,但是总比晚上呆在外面舒服,并且还能预防野兽袭击。

值得一提的是,宁古塔人经常去狩猎的山林中有很多雪岭子,都是之前有人住过的,所以说并不是每次都要重新挖一个。宁古塔人勤劳而智慧,他们还发明了特殊的狩猎方式,即雪窝子。首先他们在快要下雪之前,在雪地上挖大坑洞,然后再用细树枝铺在上面,说白了就是一个陷阱坑。

但其实陷阱坑也不简单,因为宁古塔人不会再将雪盖在上面,而是等晚上天降暴雪将细树枝埋在下面,这样谁都看不出来地下挖了陷阱,即便是狩猎人路过的时候也要千万小心。比如,宁古塔地区有一种动物叫傻狍子,一受惊就会一直往一个方向跑,于是人们就将它引到雪窝子前面,然后大声一吼,傻狍子往前跑几步就直接落入了雪窝子。如此一来,狩猎不再是一件有困难的事情。

狩猎完成之后,宁古塔人都兴高采烈地回到镇上,将猎物全都宰杀之后挨家挨户的分食,就连那些被流放的人都能吃到新鲜猎物。在宁古塔,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猎物多了吃不完,因为推开门就是天然的大冰箱,将猎物湿上水挂在外面,一夜就成了冰疙瘩,可以保鲜三五个月都没问题。由此可见,寒冷的天气条件并不都是弊端,如果利用得好还是一大优势,比如宁古塔人就征服了严寒。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宁古塔地区也早已变了模样,虽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抗恶劣天气的手段和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宁古塔人还依然敬畏自然,利用自然,创造了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参考资料:

《宁古塔流人》作者:满汝毅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