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骄傲

 遂中边缘 2021-04-16

温馨提示

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时间过得很快,刚说又迎来一年的高考季,如今许多高三毕业的同学已经陆续接到了各自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作为老师群体中的一员,我深深地为孩子们感到高兴。毕竟十年寒窗苦读绝非易事,一路走来终于到了收获的日子,特别值得庆祝。

说实话,同学们在校期间发愤苦读,然后被大学名校录取,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也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从一定层面上说,这也昭示了一个人努力的意义,可以给无数的后来同学更多的激励。

可是能被大学名校录取的人毕竟还是十分的有限,每一年总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最后不得不去一些普通的院校,有一些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甚至高三结束就意味着彻底结束学校的生活了。回过头来一想,这也很正常的,毕竟我们的国家建设本来就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每一个生命个体将来不管站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只要热爱工作用心生活,同样都是开启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人生。

不过以上所言并非我今天写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重点。我今天想说的是作为学校层面作为老师层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学生群体。我以为一所真正称得上上档次的学校,它应该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关注的是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重视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大的提高。

很遗憾,每一年高考过后,我们看到每个学校基本上都是在炫耀自己考上了多少个重点,却从来没有看到过有哪一个学校为那些没考上的孩子表示过一点点的歉意和伤感。

名师是靠好学生打造的,名校是靠好学生铸就的,这一点不言自明。所以每到一学年的开学季,每一所学校对于好生源的抢夺都会进入白热状态。这在一些民办学校表现的尤其突出。然后到了中高考之后,鼓吹胜利的号角开始响彻每一个角落。什么“热烈祝贺我校高考再创新高”“祝贺我校某某夺得全市高考状元!”还有各种关于高考优生的成绩榜充斥纸质和网络媒介。

老师们和同学们一道辛辛苦苦奋战了三年,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适当的庆祝和宣传是可以的,但真的不要鼓吹得太过用劲。毕竟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原本就是所在地区的“优质生源”,是不用你怎么教就可以上好的大学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学校分了重点班和平行班,最后能考上最多重点大学的必然都会是重点班的学生。所以一个集合了学校最优秀学生的班级最后取得学校最优秀的高考成绩,不值得在学校层面面向老师予以过多的炫耀。

李镇西有一篇署名文章《宣传中考高考佳绩理所当然,但不要吹得太离谱了,更不要忘记每个学生都应该是学校的骄傲》,其中就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去年有位朋友在我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大意是说某校某班的高三考生全部上了600分,很得意的样子。我在她文章后面只跟了四个字:“生源如何?”

是啊,“生源如何?”这是我们最希望知道的,往往又是每所学校做铺天盖地宣传之时绝对不可能体现的。因此作为部门领导和从事教育的老师,其实自身最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只是为了那些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

平日里我们所听到的教育都是宣称“要爱每一个孩子”,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当然就包括升学成绩平平的学生,还包括由于基础的原因,由于身体的原因,由于智力的原因,以及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在学业上表现不好的孩子。为什么一旦到了“关键时候”,“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样的承诺就不兑现了?看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校最终爱的还是那些成绩好的孩子。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只要是选拔性考试,就必然有落榜者。但从做人的角度和从以后的人生来说,落榜者不一定就意味着是失败者。一个人只要学会做人,富有爱心,品行端正,热爱劳动,他就是学校的骄傲,以后同样充满了无穷的希望和无尽的可能。

所以,我们的社会可以很功利,某些学校可以很势利(当然历史的发展最终都会修正错误,让一切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假如你身为老师,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要关注优秀学生的成长,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每一个学生都独一无二,都是我们的骄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