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夔寓意深刻的诗作,不输浪漫的诗仙,更让杨万里拍手称赞

 12345csdms 2021-04-18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19-03-20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时候就是非常奇妙,有一种默契叫作心照不宣,有一种感觉称为妙不可言。比如李白就非常敬佩孟浩然,而杜甫又极其尊崇李太白;再如刘禹锡与白居易经常诗书往来,彼此也是心有灵犀。而南宋的诗人姜夔的一首诗构思精巧,也博得了另一位大诗人的赞赏。

图片

姑苏怀古

宋代: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图片

姜夔是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江西饶州鄱阳的一个破落官宦之家,父亲姜噩是进士,先后官任新喻县丞,汉阳知县,在知县任上病卒。姜夔小时候跟随父亲到任职地,因为籍贯在饶州鄱阳,姜夔曾四次回乡参加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仕途不顺的姜夔四处流寓,曾涉足过扬州、江淮一带,这首诗就是创作于这个时期。

姜夔在江淮一代生活窘迫,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不过姜白石所处的时代人才辈出,除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萧德藻,还有大名鼎鼎的范成大、杨万里都曾对他刮目相看,甚至大学问家朱熹也对他青眼相加。一时间姜夔名声在外,自然短时间内衣食无忧。

图片

有一次他游赏苏州城外的姑苏台,只见云雾缭绕、鸥鹭盘旋,便想起了当年李白的题诗,“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姜夔沉吟良久,就仿效诗仙的风格也写了一首诗。

图片

前两句从大处着墨,描写姑苏台的全景,“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夜色朦胧,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江水清澈,静静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中荡漾。酣睡在沙滩上的白鹭,没有一点声响。(柁牙:指舵板。)

图片

诗人先扬后抑,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山川依然,宛然一幅风景秀丽的工笔画。比较一下李白的前两句,李白以旧苑荒台,而杨柳新发、春色依旧寄寓感慨和惆怅;而姜夔则以江山永恒,暗含人世沧桑。白石先生看似心情舒畅,非常享受此情此景,其实是不滞于情,不役于物,饶有远韵。

图片

接下来两句开始转折,也令人深思,诗人说:我怅惘地瞭望着姑苏台上的一排排柳树,忽然间就想起了当年吴王宫中曾用柳枝扫拂落花。诗人构思精巧,“扫落花”,一语双关,既表达了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也暗喻了人世的兴衰、朝代的更替,更是警告偏居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要苟且偷安,而要立足长远。

图片

据记载,这首诗传诵一时,也被南宋诗人杨万里拍手称赞。姜夔将柳树拟人化,使它具有了作者的情感,并赋予柳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而杨万里之所以喜爱这首诗,估计也是因为他从中看出了白石的寓意,还与他的诚斋体风格接近,于是就大加赞赏。

图片

姜夔的这首诗寓意深刻,不输浪漫的诗仙,更让杨万里拍手称赞。之所以能流传久远,一方面是作者立意高远,朴素的景物描写却寄寓了作者的深情;另一方面,诗人大胆地借鉴前辈,并取长补短,同时诗人在孤独悲伤的日子里并没有自甘消沉,而是以一个文学家敏锐的目光来观察事物,从而获得了超感官的心理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