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凹浮雕:埃及帝国艺术新转向(Sunken relief)

 世界艺术史 2021-11-08

在上一回讲埃及帝国第18王朝第5位法老哈特谢普苏时,我们知道她在卡纳克神殿区树了两座方尖碑,一座尚在,一座已倒塌。

哈特谢普苏方尖碑(倒塌)顶角锥(pyramidion)浮雕,c. 1479-1458 BC,埃及卡纳克神殿区。

已倒塌的方尖碑顶部用凹浮雕的方式表现了太阳神阿蒙(Amun)对哈特谢普苏的保佑祝福:坐着的为太阳神,跪着的看不出任何女性特征的是哈特谢普苏。在这里,女法老的肉体形象为青年男性,需要借助象形文字来解读;而坐着的男性青年形象留着胡子、头戴双羽冠(double plume),是太阳神阿蒙在埃及帝国时期/新王国(c. 1550-1077 BC)初期的惯常形象。

王后尼斐鲁(Neferu)梳妆场景,凹浮雕,c. 2008-1957 BC,中王国第11王朝,石灰岩,颜料,19 x 23.6 x 1.9cm。布鲁克林博物馆(Brooklyn Museum)。

通过建筑与建筑上的各种装饰来宣扬自己地位的合法性,是女法老在位期间不遗余力做的事情。这里的凹浮雕形式,英文叫做sunken relief,起自古王国时期(Old Kingdom, c. 2575-2150 BC),但直到新王国时期才大量流行。所谓凹浮雕,就是人物或者形象以一种浅浮雕(low relief)的形式进行雕刻,但设置在一个“下陷”(sunken)的区域内,浮雕本身不高于原始平面。

托特(Thoth, 古埃及书写、魔法、智慧与月神)神像,c. 1400 BC,凹浮雕,花岗岩,埃及卢克索(Luxor)。

为何这种浮雕技法直到新王国才被广泛使用?这跟古埃及的建筑史发展很有关系。在古王国时期最重要的建筑是金字塔,建筑装饰多半在地底,一般不为活人所见,涂有鲜艳颜料的壁画与浮雕是为亡灵世界准备的;而进入新王国,金字塔不再是墓葬形式,地上陵园与神庙才是主角。对太阳神的绝对崇拜,地上建筑暴晒于日下,唯有充分利用光线才能达成“永恒”这个古埃及三千多年不变的精神总追求。

哈特谢普苏与太阳神,凹浮雕,c. 1479-1458 BC,埃及卡纳克神殿区。

凹浮雕,不用借助任何色彩,利用光线照射在雕刻所形成的阴影上,大大强化了所要表现的形象。未上色的墓室内部浅浮雕给人的素净纯线条之美,到了凹浮雕,因为太阳的作用,形成了力量感。埃及浅浮雕原本过于线条、抽象化的弱势,仅仅因为“挖了个坑”,达到了不一样的效果。远看,在光影作用下,轮廓被强化;近看,又有极其精细的细节。这是自然环境(太阳)、宗教崇拜(太阳神地位上升)与艺术创造和工匠精神的四方结合,是埃及帝国艺术的一个炫目转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