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碳中和下最受益的新材料

 苦海无涯回 2021-04-18

今天来聊聊玻璃纤维,也就是玻纤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等天然无机非金属矿石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等数道工艺加工而成,具有质轻、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隔热、吸音、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其单丝的直径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数千根单丝组成。玻纤能够替代钢、铝、木材、水泥、PVC 等多种传统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电子电气、环保等产业。

影响供需的大趋势

大趋势一:现阶段,化石能源过高的消耗速率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世界各国正积极寻找新的替代能源供应方案,而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各国政府与企业的重视。对于风力发电机组,要获得更大的风力发电功率,其关键在于配置强度高且旋转能够更加轻快的风机叶片。

玻纤复合材料具备高材质强度与轻量化等特点使其能够作为一种良好的材料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传动装置等部位,从而促进风力发电功率的提高。未来随着中国风力发电市场持续稳步发展,风力发电机组数量将得到持续扩充,从而拉动对玻纤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玻纤行业在风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趋势二:中国玻纤制造的工艺进步,使玻纤行业在生产效率、品质、规模、节能环保方面取得了巨大飞跃,促进了玻纤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由于玻纤行业对技术的要求、资金的需求较高,因此,玻纤行业拥有较高的资金与技术门槛。

在玻纤的制造过程中,一旦生产线开动,窑炉就需要一直保持高温,生产过程不能中断。一条生产线的建设通常需要耗费约十亿人民币,巨大的资金投入使产业资源持续向龙头企业流动,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得到增强。由于行业内的资源集中度与产品的有效利用率得到提高,资源浪费现象逐步减轻,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玻纤行业整体产能持续扩大。

产业链分析

玻纤行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上游对应矿石、化工、能源等产业,下游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电子电气、环保及一些新兴产业等。

图片

上游:

玻纤行业的上游是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商。玻纤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以叶腊石、硼钙石、石灰石等矿石磨成的粉料。由于这些原材料熔点较高,熔化原来需要保持炉窑内 1,600℃的高温,会消耗大量的天然气、电力、水、蒸汽以及纯氧等能源。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原材料与能源成本合计共占玻纤生产成本的 60%。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以及能源的利用效率对玻纤的生产成本会造成较大影响。

从原材料方面来看,中国矿石资源保有量巨大,大型玻纤企业可以通过竞争谈判、多家对比、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控制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从能源方面来看,天然气、电力是主要的能源动力,天然气和电力定价受中国发改委严格管控,价格较为稳定。在天气寒冷、燃料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的时候,大型玻纤企业还能通过自建气源站、储罐来保障正常生产。因此,总体来看,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商在整个产业链环节中议价能力不强。

图片

从各大玻纤生产企业的应付预付也可以看出,大型玻纤企业对上游的话语权还是比较强的

下游:

玻纤下游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电子电气、环保及一些新兴产业等。建筑工程、软路基高等级公路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梁、屋面、顶棚等都有玻纤的应用,新型玻纤产品也不断进入应用领域,例如用于建设大型体育场馆、购物场、娱乐场、停车场、展览会场、植物观光园等永久性建筑、空气过滤净化装置等。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人们电子消费需求及环保节能需求也日益走高。玻纤在已有领域中的新品种、新规格逐渐被开发,再加上新的应用领域慢慢被发现,玻纤材料市场前景趋好。

图片

从各家的应收预收可以看出,玻纤企业对下游话语权整体不强

竞争对手:中国玻纤行业整体呈现出市场集中度高、寡头竞争的格局。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巨石、泰山玻纤和重庆国际是中国玻纤行业排名前三的玻纤企业,合计产能共占全国玻璃纤维产能约 60%,再加上山东玻纤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长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前六名玻纤企业合计产能占比在 80%左右。前两名还在不断扩产中,后面有可能出现双寡头,而且比较好玩的是,这两家还在筹划合并中,也就是说后面玻纤行业有可能出现一个巨无霸。

图片

企业商业模式

1.周期模式:是否属于周期性企业,或周期性的强度有多大

属于周期性行业,下游需求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同时由于玻纤产能属于重资产,生产有刚性,停下来就要亏大钱,所以除非破产,否则供给只会一直增加,所以周期性比较强。

2.资产模式:轻资产还是重资产模式

属于特别重资产模式

3.盈利模式:产品主要靠的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是否属于高经济商誉公司

靠的是有形资产,经济商誉不高

4.财务模式:是否属于杠杆企业,这决定企业是否依赖于举债经营

由于玻纤的投入较大,除长海外各家资产负债率都比较高。

图片

5.盈利难易度,赚钱辛苦度,赚钱难不难,赚一块钱的代价大不大:成本利润率,企业赚一块钱需要投多少钱

除巨石外其他各家都是在赚辛苦钱

图片

6.产品模式:产品属于差异化还是同质化,是否属于垄断

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化,技术创新带来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中国巨石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技术人员和研发费用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截至 2019 年,公司累计申请专利 1216 件,其中发明专利 573件,获得专利授权 648 件。受益于玻璃和浸润剂配方升级,公司产品性能不断提升,产品结构随之优化,充分受益近几年热塑、风电、电子等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公司中高端产品销售比例达 80%,在汽车轻量化、风电领域的销售比例均超过 20%

巨石于 2014、2016 年陆续开发高模量玻璃纤维 E7、E8,E8 玻璃纤维性能更加优异:1)模量更高,比 E6 提高 17%,比 E7 提高 7%;2)软化点温度更高,比 E6 提高 32℃,比 E7 提高 9℃;3)耐腐蚀性能提升,尤其在酸性环境中表现优越,因此 E8 更适合应用于风电、耐高压、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领域。今年 E9 产品再次刷新了全球纤行业模量水平,模量超过 100Gpa,比 E7 提高 12%,强度也更高,比 E7 提高 12%,能够满足复合材料更高的设计要求及使用环境,尤其是在风电领域,更高的模量意味着叶片制造商能够生产叶型更长、风区适应更广的叶片。

7.需求硬朗度:是否属于必需品或成瘾品?

不属于

8.存增量模式:产品是否具备重复性消费属性

不具备重复消费属性

9.增长模式:靠提价还是靠增加盈利点,还是提量

现阶段价格还是跟随需求波动,主要还是靠提量和提升产品结构来增长

10.提价模式:产品的价格变动是主动提价还是被动看天吃饭

主要还是被动提价

总结

玻纤之前一直逃脱不出周期波动,主要原因就是产能增长太快,需求虽然也在增长,但是加不上产能实在是增长的太多了,尤其是巨石,占着自己的成本低,大肆扩产,把玻纤这种高端复合材料硬生生搞成了白菜价,这就是传说中的内卷。不过扩产是有个限度的,在各家的努力下低端产能基本上清退的差不多了,基本只剩下大企业,要想逼死这些大企业难度就有点大了,所以未来卷的不会特别厉害。

同时需求端,碳中和的提出使得各行业对玻纤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尤其是风电和汽车这两块,一个是重要的原材料,一个是轻量化首选的材料,这就把成长空间给打开了。至于选哪个企业就不用我说了吧?肯定是巨石,优势太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