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名臣,关于他的典故流传下来的就有三个,而且都是非常有名的,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以及“将相和”。蔺相如不仅在当时很有名气,后世也备受推崇,汉赋四大家之首司马相如名字中的“相如”二字,就是因为崇拜蔺相如而特意改的。 史学界中,太史公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也非常高,还用了一个“智勇兼备”的词语来描述他,从流传下来的三个典故来看,蔺相如也确实担当得起这个评价。然而另一位史学大家,同样姓司马的司马光,却对蔺相如颇有看法了,他在《资治通鉴》里对蔺相如发出了直截了当的质疑,说他“人臣爱君如是哉?”,意思是“作为臣子,就是这样为君王办事的吗?” 蔺相如的首秀——一次成功的外交 司马光对蔺相如发出质疑,就跟蔺相如初次登场的“完璧归赵”有关。熟悉这个典故的人应该都知道,当时赵惠文王偶然得到了一块和氏璧,被誉为天下珍宝,秦昭襄王听说后,就派使者去赵国,声称愿意用15座城池来换赵王手中的这块玉璧。 和氏璧虽然珍贵,但显然无法跟15座城池相比,所以秦国表面上说是要拿城池换玉璧,实则想空手套白狼,利用国力威慑来让赵国屈服。秦王的小心思,包括赵王在内的赵国高层当然都心知肚明,可如果直接拒绝,却又会惹得秦王不高兴,说不定还会惹来兵灾,于是和氏璧一下子成了赵王手中的一块烫手山芋。 就在这个时候,蔺相如站出来了,他向赵王保证,如果秦王不把15座城池交到赵国手中,他就一定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事实证明,秦王果真没有割让城池的意愿,而蔺相如也没有食言,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气,真的把和氏璧从秦国又完好无损地带回了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典故,从结果上看,赵国没有直接回绝秦王的提议,却也没有屈服,更没有什么损失,以秦之强,赵之弱,能达成这样的局面,蔺相如的这次外交行动堪称教科书般的典范了,故而被后世普遍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外交。然而对此,司马光却有不同看法。 司马光眼中的“完璧归赵”——一次失败的外交 虽然后世大多认为蔺相如完璧归赵是成功的外交案例,司马光却反而提出了质疑,认为蔺相如的表现并不完美,甚至很差。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蔺相如虽然把和氏璧带回了赵国,却也由此失信于秦王,因为在此之前,秦王已经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了斋戒沐浴,该做的程序都做了,结果到头来却告诉秦王和氏璧已经偷偷运回赵国,这不是当着众人的面让赵国失信吗?国与国的交往,信誉是很重要的,如果秦国当时有图赵国之意,单凭这一件事,就可以找到十足的理由兴兵问罪,所以蔺相如的做法看似机智,实则在赌秦国没有攻打赵国之意,否则就会给秦国抓住把柄,找到出兵借口了。 其次,完璧归赵后仅两年,秦赵两国在边境上就有过几次小冲突,赵国还损失了一座城池。可见蔺相如的外交行动并没有为赵国止住干戈,更没有避免赵国损失利益。 最后,蔺相如虽然保住了和氏璧,却把赵国上下对秦国的恐惧毫无保留地显露了出来,因为向来只有弱者才会无能狂怒,蔺相如手持和氏璧准备撞柱与璧同归于尽的行为,正是一种无能狂怒。经此一事,秦国就彻底洞察了赵国的意志以及底线,从而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放心大胆地对付楚国,而不必担心北方秦赵边境的安危。 成功归君王,失败归臣子,蔺相如实际上是个背锅侠 从上面列举的三点理由来看,司马光对蔺相如的质疑也并无道理。然而这就说明司马光对蔺相如的评判更加客观了吗?私以为不是,因为蔺相如作为一个外交官,他的一切行为都是要受到上级,也就是赵惠文王限制的,甚至表达的就是赵王的意志。 结语: 所以不管最终结果如何,真正的锅还是应该由赵惠文王来背,如果不是他胆小怕事,对秦国过度恐惧,蔺相如又怎么会处心积虑地在秦国做出那一连串的表演呢?包括后来的渑池之会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赵惠文王率先屈服,秦国才会步步紧逼,反倒是蔺相如,虽然他只是一介文臣,却凭借“武力”逼迫秦王屡屡让步,为赵王找回了一些面子。 所以真要客观地评价蔺相如,只能说他不得其君,不逢其时,作为一位大臣,他的能力和贡献仍然是可圈可点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