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三月之风花雪月

 zzm1008图书馆 2021-04-20

GUIDE

引言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烟雨楼台景色,经年环绕心际;小桥流水,乌篷过巷,青石古镇风情,盘旋脑海,跃入眼帘,久久不能释怀,一直想,什么时候走一趟吧?机缘巧合,倡议成行,小孟老李老刘小李四个文艺青年,3月16日晨,由岳阳自驾出发,经九江,庐山,黄山,徽州,杭州,绍兴,扬州,苏州,南京数地,30日午夜返岳,全程15天,行程2800公里,平安完成江南三月之旅。凡途中所见,所闻,所思,相互探讨,究根溯源,留照千张,作文数十篇以记,与大家分享之。

01
江南的地理概念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地理表述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区,元朝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至清朝初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苏、安徽的统称,两江总督指的便是江南省与江西省,但文化意义上的“小江南”越来越明确地特指传统的江浙地区。

图片
图片

代表城市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宁波、扬州、南通、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九江、上饶、景德镇等。

02
江南的文化概念

"江南”一语的用法,常常超出长江以南的范围。韩愈所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的“江南”,其实是指江淮以南、南岭以北的整个东南地区。江南东道(简称江东道),包括了浙江、福建二省以及江苏、安徽二省的南部地区。唐代中期,又将江南东道细分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个观察使辖区。其中的浙西地区完全吻合了以后人们对于江南的印象,包括苏州(含明清时的松江、嘉兴二府地区)、湖州、常州的全部及润州、杭州的各一部分。所以明清时江南的核心地区,在唐代仍是用“江东”来表示的。当然,那时江南最确切的含义是指长江以南地区。该地区的繁盛富庶,在唐代就已出现了。北宋朝廷为了财政的管理方便,设置了转运使“路”。至道三年(997年),全国被分为十五路。唐代的江南东道在此时分为两浙路、福建路、江南东路。③两浙路则包容了以后江南的核心地域,相当于今天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及浙江全境,也是狭义上的江南。 

在历史上,江南是一个被文人墨客美化了的地区,她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在今天有关“江南”的所有研究论著中,它也从未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常州,无锡,上海,包括浙江北部到杭州,为江南。主要是 江苏浙江两省。“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是变化多样的。它常是一个与“江北”、“中原”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且含糊不清。

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江南有三重涵义:一是自然地理的江南,即长江以南;二是行政地理的江南,唐代设置江南道,宋代有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清代有江南省,江南的概念历代都有所变化;三是文化江南,在近代以前,基本与唐代江南道的概念一致。江南随着历史的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六朝之江南是江南之江南,明清时之江南是中国之江南,近代以来的江南则成为世界之江南。

图片
图片

03
江南自然风景与人文之美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无人不知,亦非浪得虚名!江南以水著称于天下,长江,淮河,太湖,西湖,大运河,苏州河,秦淮河,?无论是西湖画舫垂柳,秦淮桨声灯影,平江穿城扁舟,周庄同里古驿,无一不是一幅幅迷人的江南水乡的炫美丽影,令人沉醉!

俗话说:路通财通!在中囯古代,陆路交通不发达,水路承担了百分之八十的异地人货往来!京杭大运河便是中国的财富连接线,也是朝廷的财径经大动脉!所以中国最繁华的最富裕的地区自然是水路四通八达,遍地码头的江南水乡--苏州杭州扬州南京!

江南不仅有好水,亦有名山,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望岳"的黄山,有清雅脱俗富春山,有龙盘虎踞之钟山?然江南之风气,不以气势雄伟壮观为胜,而以诗情画意温柔绵软为美,故江南自然之境,山不如水,水不如人,人不如诗,江南之胜,胜在诗酒人文之间!

中国自隋唐开始,以科举取仕,以读书人里选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国的著名诗人文人大多数都是读书做官的,苏东坡白居易,陆游欧阳修范仲淹,包括李白杜甫孟浩然在内,只是有的一辈子为官,有的仕途不顺命运多舛!

文人为官有一个特点:就是易大兴文化休闲建设,而且品味不俗,再题诗做赋,口传碑刻,传承久远,西湖的苏堤白堤,绍兴的沈园,苏州的虎丘,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莫不如此!

看景不如听景!没有文化浸润的一座宏大建筑,远比不上一块有久远传奇文化故事的草堂,文化的传播穿透力正在于此,文章千古事,是也!

图片
图片

04
江南的城市与乡村

江南既是帝国的钱袋子,税收收入占帝国财政七成以上,也是帝国的大粮仓!

江南的城市景观建设,个人以为:以苏州为第一,杭州次之,南京再次之,绍兴扬州再次之,徽州垫底!但若以乡村建设景观而言,则徽州之西递及宏村最佳,苏州之周庄及同里次之,徽州之唐模潜口再次之,泉州樟州乡村再次之,杭州南京周边已无古乡村,现代乡村建设水平则领先全国,比同样有钱一味求高求大求实用但杂乱不堪的广州周边乡村,高出N个档次与品味!

苏州城有保存较为完整的平江路,二千多年前规则的城市格调,穿城水系,六百多年的昆曲评弹,吴音古韵,尚存若干古姑苏城的原始街巷,虽不是完全原汁原味,但是已经比囯内大量的仿古古镇,强出了许多许多!

目前国内最大的旅行陷阱是: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跑到某个古村古镇一游,仔细一看,全部都是近几年或一二十内建成的粗俗不堪低劣仿冒品,让人失望之极!

图片
图片

05
江南乡村民居代表作

前世不休 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 往外一丢

地少人多的古徽州,土地养不活家,被迫之下男人大多外出经商谋生,靠一家一族一商一铺,逐渐累积成富甲天下的"徽商奇观!徽州人发财之后,回乡建设自己的故乡,一家比一家精致,形式今日闻名天下的西递与宏村!美丽西递古村,粉墙黛瓦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之作!徽商们前赴后继,将大量财富搬回老家,建好成百上千栋徽派建筑,一律高墙大院,不留外窗,内置天井,以便于通风采光透气,门禁森严,皆为防范外人入内!徽谚云:一世夫妻三月半,何也?徽商男性少年起便常年外出谋生,居家时间极少,家中只有老弱妇幼,且家境富裕多金,易被外人窥视,故只能积极防之,徽州女人一生空守大宅,侍奉幼子公婆,夫妻聚少离多,纵有万贯家财,又有何趣!遍布徽州乡村的数百座贞节牌坊,向世人炫耀,还是控诉徽州女人的活寡妇人生?

徽州民居的高度封闭与苏杭城市住宅的时尚开放形成了鲜明对比,古代中国曰"士农工商",士人受人尊敬,商人有钱,社会地位却并不高。徽商的财富来自于城市,来自于商号与码头,来自于自身良好的商业信誉,来自于与官家的良好合作,总之,是苏杭等城市创造了天量财富,被徽商赚得,一部分建成深宅大院,一部分用于子女读书,努力考取功名,最终实现学而优则仕的儒道正途!

图片
图片

06
江南的寺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自古富庶,亦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地区,名寺名僧名塔众多,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不仅仅有驰名天下之寒山寺,还有西园寺,重元寺,南京则有著名的鸡鸣寺,灵谷寺,灵岩寺,大报恩寺等,秦淮河畔的夫子庙是儒家祭孔之场所,还有杭州西湖的灵隐寺,虎跑寺,扬州大明寺,绍兴戒珠寺,云门寺等,无一不是千年胜境,名动古今,可惜多半皆毁于无法无天的文革期间,如今国泰民安,佛光重现,亦于近年大规模依旧样重修,虽非古物,看上去光鲜亮丽,宏伟壮观,也算是佛门历一千年大劫之后涅磐重生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