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巨星」之后,又该反思我们的音乐电影了

 电影界 2021-04-20

本文字数:1618

阅读时间:5分钟

2017年春季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带火了印度电影,也让阿米尔·汗这个早已被中国观众熟悉的印度男星再次火遍中国。

趁热打铁,2018年开年,就有一部印度电影上映,1月19日《神秘巨星》上映,不负众望,果然继续发挥印度电影、阿米尔·汗的口碑效应,票房一路领先。

1月19日前后多部大片上映,《英雄本色2018》《公牛历险记》《奇迹男孩》《谜巢》同期上映,其中《奇迹男孩》与《神秘巨星》还有点同质化,都是反映社会问题的合家欢影片,在豆瓣评分都很高,竞争白热化。

《神秘巨星》相比《奇迹男孩》还是有一些潜在的优势。去年的《摔跤吧!爸爸》已经给了中国观众信心,面对评分高的新片《神秘巨星》,中国观众会产生“自来熟”的亲热感。

其次,这几年阿米尔·汗在中国人气很高,他被称为印度“刘德华”,经常以艺人道德模范出现,有情怀号召力。

因此,影片上映三天,首周末单日票房排名第一,累计1.4亿票房,远远超过了《奇迹男孩》的4000多万票房。现在网上已经不少人在推荐这部影片,口口相传,预测《神秘巨星》票房还会继续大涨,票房会破5亿。

《神秘巨星》为何就这么容易复制了《摔跤吧!爸爸》的成功之路呢?说到底当然是故事内容做的好,符合中国观众的观影诉求。《神秘巨星》故事很简单,也带有印度电影的套路化痕迹,少女追求音乐梦想,遇到父亲的百般阻挠,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实现梦想。

印度每年在中国上映的电影,不仅仅只有励志电影,还有《巴霍巴利王》这样的史诗电影,但是迄今为止在中国火起来的就是《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这样的励志电影。励志电影受欢迎,是因为有温情、有感动、也有共鸣感。

在普通生活中,谁没有个困难,谁没有个梦想,如果电影的人能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那么现实的人自然会有了勇气、信心。

印度这两个部励志电影讲故事自然,将主角的成功归于个人奋斗和家人支持,这点与国产励志电影有很大不同,多了几分人情味。国产励志电影要么是为了假大空的教育意义而处处喊口号,然后就成功了;要么是底层小人物机缘巧合,走了好运,交上了好朋友,走上人生巅峰,说服力不够。

在《神秘巨星》中,14岁的印度少女伊希亚想成为一名音乐人,但是家中父亲狂暴,母亲懦弱,无法实现练习音乐的想法。于是她蒙着面在视频网站上传自己的原创歌曲。很快,她就走红了,被音乐人夏克提发掘,歌曲红遍大江南北,这时她与爸爸的矛盾也尖锐化,她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在妈妈身上,认为妈妈太软弱,才让她的生活艰难。但是与祖母交流后,才知道当初妈妈也是一个敢于反抗父亲的女性,为了坚持剩下伊希亚,离家出走。

看了《神秘巨星》之后,会感觉到印度女性的艰难生存环境。伊希亚的爸爸,还是一个受教育、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工程师,都对妻子、女儿召之即来呼之即去,不满意就动手,何况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女性生存更是不可想象。而且,在印度贫困人口基数大,大部分女性都很可怜,成为男权社会的附属品。

《神秘巨星》通过三代女性的塑造,表明印度女性应该反抗男权。这点是振奋人心的,但是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女性地位虽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但是相比印度已经好了很多。《神秘巨星》带给中国电影最大的启示莫过于:音乐电影原来还可以这样拍。

其实如果将《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按照内容来分类,一个是体育题材电影,一个是音乐题材电影。恰恰,中国在这两个题材领域都是新手,尽管拥有丰富的素材资源,但是很少能拍出叫好又叫座的类型片电影。

总结一下,这种类型片电影的亮点就是用一个充满爱的故事表现一个行业乃至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用主角的曲折经历、情感创伤来突出问题的危险性,进而让主角积极去解决问题,战胜困难,渲染特定行业的成功,当然也不能少了行业专业性。

《摔跤吧!爸爸》批判了印度体育行业裁判黑幕,《神秘巨星》批判了印度社会男权至上。一部是父女情深,一部是母女情深。《摔跤吧!爸爸》中有专业的拳击训练、比赛场面,《神秘巨星》中吉他练习、音乐选秀节目。

这样充沛的情感加上专业的技术,切入当下流行文化,基本可以击中大部分观众的心。

中国的音乐选秀节目也是一茬接一茬,体育真实励志案例也是比比皆是,但是就是缺少会讲故事的人,眼下这部《神秘巨星》包含丰富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反思,再次成为案例,给国产电影不小的启示。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