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双」灵感来源:「非常嫌疑犯」

 电影界 2021-04-20

本文原题:《非常嫌疑犯》:《无双》的灵感就来自这部电影

文字 | 马敏强

编辑 | 海猫街

中国的电影人这些年在创作上确实是一直在学习西方电影。

庄文强早年写的《无间道》怎么看都有着凯文·史派西主演的电影《洛城机密》的一点点影子。

巧了的是这次的《无双》又借鉴了凯文·史派西主演的另一部电影《非常嫌疑犯》。

最近有网友指出国庆档大热的电影《无双》抄袭自好莱坞二十多年前的电影《非常嫌疑犯》。

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绝对不是抄袭,最多只能说是借鉴了一点创作模式。

这种在创作上借鉴的例子不胜枚举。

宁浩导演的电影《疯狂的石头》也是模仿自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

在说远一点,莫言的小说你读起来基本有一股马尔克斯的味道。

张爱玲的写作路线也基本都延续了《红楼梦》的路子。

你能说这些都是抄袭吗?

这真不是抄袭,这是学习,借鉴,模仿,继承,本土化再创作。

况且我们的电影人只是借鉴了一种创作模式,然后进行本土化再创作,并且完成度上要比好莱坞电影更高一点,可以说是完全超越了那一点点原作在灵感的启发。

《非常嫌疑犯》的剧本确实非常好,逻辑和反转几乎满分。

《非常嫌疑犯》海报

这部电影上映之后也到了奥斯卡的肯定,1996年拿下了两项奥斯卡大奖,其中有一项就是最佳原创剧本。

故事一开始就是一艘轮船被烧了,死了很多人,只有两个幸存者,一个被烧的面目全非,躺在医院不省人事,另一个是个坡子。

凯文·史派西饰演坡子

坡子成了破案了的唯一线索,被带回警局,严加盘问。

坡子说,六周前的纽约一辆装满枪支零件的车辆被劫,然后他和其他四个混混就被当做了潜在的犯罪嫌疑人带回了警局。

他们五个人觉得很冤枉,于是就借机就真的组成犯罪团伙,出来之后抢劫了一个珠宝商,拿到马栏山去销赃。

销赃的接头人又让他们去抢劫另一个珠宝商,结果最后抢到的是几包白粉,这伙人跑去算账,销赃的接头人告诉他们,他也是接受了上头人的指令。

这伙人又跑来找上头人,上头人说自己也只是个下属,他的老板是一个叫沃尔·所姿的人。

沃尔·所姿现在要他们去一轮船上帮他消灭自己的竞争对手,他们不想去,可是他们的亲人朋友被沃尔·所姿控制了,不得不去。

这伙人来到船上,一番交战之后,就坡子一个人回来了。

坡子说完,警察就信了,坡子走了之后,警察看着墙上的信息突然就傻了。

原来坡子利用墙上的杂志和剪纸,即兴编了一个故事,骗过了警察,等警察反应过来坡子已经扬长而去了。

看完《非常嫌疑犯》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承认好莱坞多年前确实就已经很厉害了,我们的《无双》也确实是借鉴这个故事模型。

两者都是办公室对话的过程中完成戏中戏,推进故事情节发展,为最后的反转埋下伏笔。

再就是叙述的过程中都将细节最大化,以用来迷惑警察,甚至很多时候都是顺着警察的心理进行叙事,说的简直跟真的一样。

还有就是在叙事的过程都虚构了一个人物,最后10分钟也都完成了故事上的反转。

两者相比自然也有不同的地方,就影片的整体质量和剧本的完成度而言,很明显《无双》是要比《非常嫌疑犯》更高一筹的,这倒不是因为文化隔阂就领会不到《非常嫌疑犯》的高明,而是《无双》呈现的观影体验确实更好一点。

《非常嫌疑犯》因为只求故事上最后的反转,所以整体节凑上有些拖沓,尤其开头比较难熬,中间更是一不小心就会睡着。

《无双》则不然,整部电影商业类型化的更彻底,内容更加多元和详实,而不是只求最后一个点的反转。

《无伤》一开头就通过几件谋杀案将观众带入了整个戏剧的氛围里面,中间更是全景展示了制造伪钞的过程,还有就是完美地再现发哥的魅力,光致敬发哥的血洗金三角那段,《无双》就很值得看。

《无双》又在这个反转的故事里加进了感情戏,塑造了女性形象,这一点就比《非常嫌疑犯》做的更好吧。

《无双》的内容更丰富,剧情更复杂,细节上的处理更细致,商业气质更浓郁,更能引起观众的讨论,所以不要再说《无双》抄袭了。

好莱坞电影是华语电影人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也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做的更好更精致。

《无间道》横空出世之后,不仅拯救香港电影,更是把版权卖给了好莱坞和韩国。

如今又诞生了一部优秀的香港电影,希望《无双》这次也能创造辉煌的历史,不仅要拍续集,更要把版权卖给其他国家,让我们也能够再次做到文化上的输出。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