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女遭7岁女童“爆头”进ICU:真相太可怕了!

 hongy6 2021-04-21

图片

这是杂志之旅推送的第1862文章

点击下方音频即可收听主播钟声的温情朗读

图片
01

网友们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意外。

人只要一倒霉起来,喝口凉水都塞牙。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意外事故都是“天灾”。

在更多时候,人祸才是大多数意外悲剧的源头。

4月17日,合肥肥东县一位12岁的女孩甜甜,在小区里被一块从天而降的青砖砸中头部,当即不省人事。

事故现场,地面上的斑斑血迹触目惊心。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至今,甜甜仍住在ICU中昏迷不醒,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众所周知,严重的颅脑损伤即使捡回一条命,也往往会留下诸如瘫痪、感知障碍、语言障碍、智力受损等后遗症。

而很多后遗症将伴随终生。

这一切对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来说,实在太过残酷。

事后警方查明,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肇事者”,是一位年仅7岁的女童。

或是顽皮,或是好奇,她将砖头从11层高楼扔下,恰好砸中了甜甜。

不出意外,她的家长将为自己的失职而受到惩罚。

深究7岁女童闯下大祸的原因,是年幼的她尚不清楚高空抛物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家长安全教育的缺失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事实上,不仅仅是年幼的孩子,很多成年人都会低估高空抛物的“杀伤力”。

由于重力加速度的存在,很多看似轻飘飘的小东西从高空抛下后,都会变成足以致伤甚至致死的“大杀器”。

比如一块巴掌大的西瓜皮、一个空的易拉罐,将它从25楼的高度扔下,就足以杀死一位成年人。

一枚小小的鸡蛋,从4楼扔下就可对头部造成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2019年,曾经发生过一位女童被盛装少量液体的矿泉水瓶砸得头破血流的事件。

一个能被两个指头轻松拎起的塑料瓶子,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正是由于高空抛物的严重危害性,2021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将高空抛物罪纳入刑法。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不仅仅是高空抛物,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能成为意外的罪魁祸首。

尤其是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

图片
02

今年2月4日,安徽蚌埠的一个小区内突发窨井爆炸事故,一位6岁的小男孩不幸身亡。

事故现场,男孩的亲属哭得撕心裂肺,让人万分心疼。

记得当时看到这则新闻的我长叹一声:又是窨井爆炸!

每年的春节期间,都是窨井爆炸事故的高发期。

翻看2021年的新闻,类似的事故不在少数:

1月22日,四川达州某广场,一位小孩将鞭炮扔进井盖后,井下发生剧烈爆炸,广场上多个井盖被掀起,所幸最后没有人员伤亡。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2月2日,杭州桐庐一小区门口发生窨井爆炸事故,冲击破使井盖飞起至三层楼的高度。

2月3日,甘肃白银某商业街,同样是小孩往窨井下扔鞭炮导致爆炸,两名在井盖旁观察的小孩被掀倒,最终一重伤一轻伤。

2月7日,福建长汀,还是因为小孩玩鞭炮导致窨井爆炸,监控视频中,距离井盖最近的小孩被炸飞至数米高,旁边的地砖都被掀翻......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每一起事故的监控录像,都看得让人心惊肉跳、冷汗直冒。

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事故原因都指向同一种行为:玩鞭炮。

一颗小小的鞭炮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呢?

原因还是在城市的低下管道系统里:

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城市下水道内不可避免地会因有机物代谢而产生甲烷、硫化氢等可燃气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可燃气体在井盖下不断积累并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之后,一旦有明火出现,就容易发生剧烈的爆燃,导致悲剧发生。

而充满着好奇心与探索欲的熊孩子,往往就是最容易受害的群体。

不随意往下水道、地窖扔鞭炮,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安全常识。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对小孩子的安全教育严重不足,导致孩子对眼前的威胁视若无睹。

更可怕的是,不仅是小孩子,连很多大人都对这些安全常识知之甚少。

从监控视频里我们看到,很多行人其实已经注意到小孩准备往井盖下扔鞭炮了。

可是,没有一个行人上前制止这种行为。

这些悲剧的发生,我们本可避免。

网络上,每当有这类事故发生之时,总会有人站出来斥责熊孩子“太顽皮”。

但殊不知,很多悲剧的源头不是顽皮,而是无知。

正是由于他们不清楚这类行为的危险性,才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酿成大祸。


图片
03

2018年,一位4岁小孩在幼儿园内窒息身亡的视频让很多家长心痛。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监控中,一位小男孩在吃东西时不幸被食物卡住了喉咙无法呼吸。

他捂住喉咙不停咳嗽,显得十分痛苦。

3分钟后,老师发现了孩子的异样并送往医院。

结果便是小男孩抢救无效死亡。

这起事件发生后,很多人把责任归于幼儿园教师看护不利。

但真正最致命的地方,是老师没有正确的急救常识。

我们注意到,涉事老师对小男孩的处理方法,是将他送往医院。

然而对于无法呼吸的小男孩来说,窒息后几分钟便会死亡,早已失去抢救机会。

此时最急需的不是送医,而是现场急救。

相信不止一个人,对呼吸道异物的处理方式是拍背、是灌水。

但目前在医学界,被证明最有效的方式,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它的原理在于利用肺内残留的气体,通过冲击腹部的方式像气体冲出可乐瓶盖一样排出异物。

试想一下,如果这位老师在通知急救的同时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那么小男孩得救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人们总喜欢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

但我想说的是,有一种天灾,叫人祸。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安全常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容应对,那么很多悲剧根本就不会发生。

在航空飞行安全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海恩法则”: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没有什么事故是孤立事件,没有什么意外是毫无先兆的。

同时海恩法则还告诉我们: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只要我们拥有相应的安全常识,只要我们不对身边的危险掉以轻心。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避免绝大多数悲剧的发生。

-作者-

*作者:予青,用文字洞悉生活的历史人。本文首发杂志之旅(ID:zazhizj)转载请通过后台联系小编开白。

-主播-

*主播:钟声,杂志之旅签约主播。国家一级播音员,电台主持人,用声音演绎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