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郭映东老师

 察右中旗人故事 2021-04-21

本文作者:郑荣宪

1973年秋季,我们与郭老师在义发泉学校接触,郭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益友。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是郭老师的真实写照,我们有幸有缘遇上郭老师,是学生以及家庭的幸运。 

郭老师近照

文革时期,要求贫下中农子女就近入学。不管学生多少,师资队伍如何,都要求大队(行政村)办中学,总体效果可想而知,真是昔非今比。

那时是九年一贯制,小学五年,中学二年,高中二年。东滩大队三个自然村,四个生产队,中学设在东滩。我们六年级共9个人,他们是王成密、邓继杰、张二锁、杨森、王成玉、尹仲亮、梁旺、张秀、郑荣宪。校长是武仲凯,德高望重,治校有方;老师有王宝山、刘继东、谢亮、刘永厚、王锋。教师队伍特别优秀,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没有受到文革动乱的影响,这也是东滩出人才的根本原因。


恰同学少年,当年与郭老师一起

由于各大队学生人数不足,教师参差不齐,于是临近几个大队的中学又开始合并办学。

1973年秋季,义发泉、黄羊城、东滩、学田地、卜尔陶力盖几个大队,在义发泉合办了初一初二各一个班。有的不念了,比如小义发泉的杨森、王成玉就没到义发泉读七年级(初二),七年级一共有三十五名同学。校长是王珍,老师有郭映东、贠培德、王世成、康继强、张悦、杨亚峰、闫秀婵、王占堂、张政等,贠培德是班主任。那时是跑校,没有食宿条件,中午自带干粮,教室里吃干粮,有时热水也没有。同学们非常吃苦,不管天气好坏,每天步行往返。记得只有张秀和刘美荣偶尔骑自行车。贠培德老师每天从太和卜骑自行车到学校工作,其他老师大都住在学校后面的土窑里。

我们是七年级班,三十五个学生。贠培德老师代数学课兼班主任,郭映东老师给我们带语文、化学课程。郭老师是个全才,各门功课都能胜任。他洁身自好,仪表堂堂,不苟言笑,城府很深,威信很高。他把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义发泉的教育事业,是义发泉的大幸,是学生的大幸。

郭老师是一个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德才兼备、真诚善良、心底无私、光明磊落的教师。他和同学们相处十分融洽,他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听郭老师讲课,如沐浴春风 ,犹如提壶灌顶,常令听者茅塞顿开。他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同学们虔诚地倾听他讲课,得到了智慧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他工作认真,重教爱生,潜心教书育人,对学生严慈相济,平等相待,关爱有加。用同学们的话就是"很怕他",同学们也纳闷,人家不打不骂,感觉怕得不行,其实是对郭老师的敬畏钦佩、崇拜敬仰之情。


毕业留念


七年级一年的学习时间,很快就结束了,1974年7月大家各奔东西。毕业前一个月,义发泉大队无偿提供运输拖拉机,郭老师、贠老师带领我们到科布尔镇照了一张黑白合影照,留下了珍贵的毕业合影。每每看着这张照片,便勾起了我们在义发泉学校短暂而美好的回忆。

离校当天晚上,黄羊城五队放电影,消息不胫而走。黄羊城的几个同学邀请我们十几人看电影。我们分头在几个同学家吃了晚饭,看完电影,又三三两两住在同学家。第二天,同学们仍不愿离开,又相跟上回到我们的教室。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泪眼相向。少年的心灵,体会到友情的纯洁与珍贵,感受到离别的不舍与痛惜。大家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凑了五六元,派两个同学到供销社买了一个桶装烟丝,并二斤散装饼干。我们把教室的标语取下,裁成小条,用来卷烟,教室里烟雾缭绕,同学们低声抽泣,恋恋不舍,依依惜别,都在忧虑着自己的命运,大有苟富贵勿相忘的慨叹。

我们十几人的行动让郭老师发现了,他进到教室,眼神审视着大家,心情分外激动,对同学们说了不少语重心长的话,他在教室里转了几圈儿,在每一个同学面前驻足端视,眼睛里泪花花的,与同学们难舍难分,为同学们的前程担忧。

郭老师见同学们都成了泪人,让两个同学打了一桶井水,大家擦洗了忧郁的泪脸。郭老师接着从衣袋里掏出五元钱,交给一位同学,让到供销社全部买糖块。糖块买回来,郭老师又一把一把分发给同学们,这时,我们再也控制不住了,有的泪如泉涌,有的哽咽哭啼,真是“人生自古伤离别”呀,把悲欢离合的感情推向高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觉得从来没有这样伤心迷茫过。哭到后来,没泪了,眼睛冒火,哭瞎了怎么办。再说,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于是强忍悲痛,相互道别。郭老师力劝同学们离开学校,马上回家,他站在学校东边,目送我们各自走向回家的小路,我们一步三回头,直至看不清郭老师的身影才加快脚步。回家对父母讲述了我们毕业离校时难以忘怀的动人事情。


郭老师在义发泉中学执教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义发泉中学名声鹤起,临近乡的许多学子慕名前来就读。郭老师一直代毕业班数学课,并担任教导主任、校长多年,后来调任中旗教育股股长。他把毕生精力、聪明才智都奉献给中旗的教育事业。无论何时何地干什么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好评如潮。

毕业四十二周年聚会

2016年7月,我们班举行了“义发泉学校七年级毕业四十二周年”同学聚会,郭老师专程从大连回来,与同学们在科布尔镇蒙良大酒店欢聚。刘美荣、王峰、王润成等同学,从计划、发起、筹备、联络、实施,到善后,做了细致周全 、完备积极的工作。除有特殊情况的,实到二十四人,贠培德老师因事未能参加。王占清同学因事未能聚会,还转给组委会一千元,打电话表示祝贺,刘海宽同学生活困难,大家不让他交活动经费,他坚决不肯,硬让收了他的五百元。

我们本着文明,高尚,友好,平等,节俭的精神。郭老师既高兴又激动,和颜悦色,出口成章,滔滔不绝,我们有幸再次聆听了郭老师的谆谆教诲,真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同学们不时鼓掌,感叹郭老师知识渊博,记忆超群,衷心感谢郭老师不远千里和同学们同行同住同吃同乐。

我们在蒙良大酒店等地合影留念,游览了科布尔镇的新面貌,畅谈了过去现在的风雨历程,展望了未来的幸福愿景。聚会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必将永久铭记。这是一次团结的聚会,友谊的聚会,开心的聚会,圆满的聚会,是我们生命中浓重的一笔。通过这次聚会同学的心贴得更近了,郭老师高尚正直的品德、敬业爰生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走正道当好人做善事。

祝郭老师安享晚年,福寿安康!
祝同学们家庭幸福,万事胜意!
愿我们的青春永驻,友谊长青!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该文作者郑荣宪,1958年生,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毕业于乌盟师范语文专业、内师大语言文学系,中学工作28周年,2018年退休。

【本期幕后】

策划:敏敏

编辑:小超

校对:图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