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表威服四海的中兴之主庙号,共六位皇帝得到,只有一位半合格

 金色年华554 2021-04-22
代表威服四海的中兴之主庙号,共六位皇帝得到,只有一位半合格

自唐以后,基本上庙号的用法与谥号差不多。而这个“宣”字,是好的庙号和谥号之一。一般是指威服四海的意思,也是一代中兴之主的标志,没有一番作为,都不好意思用这个宣字。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宣宗都配得这个字的。

唐宣宗大孝皇帝李忱

代表威服四海的中兴之主庙号,共六位皇帝得到,只有一位半合格

唐宣宗李忱是晚唐的中兴之主,有“小太宗”的称号。宣宗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唐朝国势小有起色,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使晚唐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史称大中之治。唐宣宗还趁吐蕃、回纥衰微,加上张议潮的归义军起事反吐蕃; 不仅出兵收复河湟,安定塞北,更一度大致重夺丢失多年的河西走廊,国威稍振。但《新唐书》评价他一味横征暴敛纵容地方大员豪强,造成严重后患。虽然他做得不错,但只能算是半个中兴之主,毕竟他后期疏于政事,沉溺于长生术。

明宣宗孝章朱瞻基

代表威服四海的中兴之主庙号,共六位皇帝得到,只有一位半合格

明朝的前几任皇帝,没御驾亲征的经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明皇帝。朱瞻基也一样,有这么一件事:

宣德三年,守将奏报兀良哈率领万名铁骑骚扰边疆,朱瞻基精选铁骑兵三千飞奔前往。敌军望见远处来军,以为是戍守边疆之兵,即以全军来迎战。朱瞻基命令将铁骑分为两路夹攻敌军,并且亲自射杀敌军先锋,杀死三人。两翼飞矢如云,敌人不敢前进。继而,朱瞻基又命连续发射神机铳,敌军人马死伤大半,剩下的全部溃逃。朱瞻基用数百铁骑直驱前行,敌人看到黄龙旗,才知道是皇帝亲征,于是全部下马拜倒在地请降,朱瞻基将这些人捆缚抓获,大胜而归。

同时他还平定了二叔的叛乱。明宣宗基本上做到了威服四海,周边国家开始向明朝陆续朝贡不断。

这些宣宗皇帝不太合格

代表威服四海的中兴之主庙号,共六位皇帝得到,只有一位半合格

我们可以倒着说,

清宣宗旻宁,也就是我们说的道光帝,是很节俭。但是他节俭的钱还不够赔鸦片战争的赔款。他“宣”了个啥?威服四海,那应该是他对四海的服,而不是四海服他

金宣宗完颜珣,同样也是女真人,他也做到了差不多道光一样的成绩。贞祐二年三月,蒙金和议成,五月十八日,金宣宗逃离中都,七月金宣宗南逃到达汴京,此举触怒蒙古,战争再起。贞祐三年五月初二,中都失守。宣宗对外措施十分不当,直接导致金朝灭亡。他先向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屈辱求和,又与西夏断交,还不顾丞相徒单镒和诸多大臣等的反对,将都城由中都南迁至汴京,并且发动侵宋战争。金国三面受敌,加上内部不和,叛乱频生,国家危在旦夕。

辽宣宗耶律淳,他是是北辽开国皇帝,登基之后直接就向金朝乞为附庸。

大理宣宗段智兴,也就是你们所知道的一灯大师的原型了。在位期间大修佛寺,建了60寺院,对国力造成损害,他本身也终日崇佛,不理国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