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易卦的远近始末,是学习易之序的入门首重易理切忌死记硬背

 北极熊788 2021-04-23

我们在观易卦时,对远近始末需要记忆。如果思考一下,按易理观象,就不用辛苦的记忆了。易理始于阴阳,我们看问题时刻不离阴阳。

我们看问题,始终是人在看问题。人是地上之物。人离地近,离天远。天为阳,地为阴。所以,阳为远,阴为近。

六爻卦,上卦为外卦,下卦为内卦。我们人在地上,当然地为内,天为外。这就是,六爻卦:初爻,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上爻为天。由此说来,内卦为近,外卦为远。

始末问题。易理中强调“元”的概念,元首先表示始。元,就是太极。万物皆有元,自然皆有一太极。乾坤,有乾元和坤元。孔子曰:大哉,乾元,万物兹始;至哉坤元,万物兹生。乾象坤塑。天根,在坤复;月窟在乾姤。阴阳互根。这就是《阴符经》中“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的易理。说白了,就是说:天地万物都是从对立面开始。

先天部分我们看不到,后天部分从生开始。按易理,万物为天地交而生。天负责万物的性命,智慧等无形的,看不见的部分;地负责万物的实体。地生万物。所以,人类看问题,开始于生。在地成形,有了实体,才能称为生就。

地生万物。所以,看易卦,初爻为开始,因为初爻在地。六爻为天,就是结束。人们常说的:升天。

易理中,对立面就是结局。古人用“始,壮,究”(究,终究,结束的意思)。《说卦传》认为:巽,其究为躁卦。而震卦,卦象为决躁。而震卦,其究为番鲜。番鲜为茂盛花草蔬菜,为巽卦之象。巽为阴木,阴木一般表示小的花草,蔬菜等。

实际上,六爻卦,上卦为阳,为天;下卦为阴,为地。天远地近;天长地短。阳之象为远,为时间长;阴为近,为时间短。

我们古代,以伏羲,文王,孔子为代表的八卦文明;还有以玄女,黄帝,京房为代表的五行文明。八卦交,演成六十四卦;五行交,演成六十甲子。易卦六爻,实际初爻,上爻无位,一天,一地,而中间四爻才是万物;五行,实际四行,中间一行为静,不动,为地。六十四卦,其中四卦为处理余分,处理闰年使用的卦。真正应用的只有六十卦,然后去况三百六十的一年之圆数;六十甲子,纪年不必考虑闰年。

观易卦的远近始末,是学习易之序的入门首重易理切忌死记硬背

玄女的五行体系,比伏羲八卦体系简单,容易理解。所以后世,《易经》多用于言理;而五行说多用于占卜。

五行的内容就是天干地支系统。与历法纪年结合得最紧密。虽然如此,八卦,五行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祖先发明的象法。用象来表意。实际,八卦,五行,文字都是以象法为基础发明出来的。八卦的发展,成熟于《易经》;五行的发展,成熟于《三式》;文字的发展,成熟于汉字。中国的汉字,也是易学。每个字都是易卦,符合易理,易数。汉字结构、笔画数、外形遁藏自然的奥秘。这一点,西方纯粹记录语言的文字显得太浅薄和不高明了。西方文字,说明西方人尚未开化,兽性还没有进化完成。所以才会心存强权,不讲道德,故意树敌,崇尚森林法则,物竞天择。

中国的文字,每个字都是字卦。通过观字象,就可以进行占卜。历史上有许多测字高手。我们简化汉字,一定要有精通易学的人参与,否则会破坏汉字的数理和易理。这等于汉字的退化,退到西方的纯粹文字。

五行系统的占卜。远近始末与六爻卦类似。五行应用使用六十甲子。用六十甲子建立模型,基于干支纪年来分析判断。例如:四柱中,日柱,使用六十甲子之一来计数。天干为阳,称作日;地支为阴,称作辰。

根据日柱:天干为阳,代表远,代表外部;地支代表近,代表内部。在《六壬》中,日为外事门,辰为内事门。判断时,例如:丢失东西,落到内部,说明东西还在屋内或附近;如果落到外部,就很难找到了。如果是事件,落到内部,说明是自家内部的事,如果落到外部,就是外敌,不是自家亲属的事了。

中国古代的智慧,都不是很难学习的。学习困难的原因就是大家著书立说,都是是藏一半,说一半。就像南怀瑾所说,老师只教然,不教所以然。老师没告诉你规律,诀窍,你只能死记硬背,吃苦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