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边月如钩

 萧然书香 2021-04-23

天边月如钩

 文/望月

12.天边月如钩·后河头

西兴古称“固陵”得名于,春秋末期,越大夫范蠡曾在此筑城拒吴。五代末,吴越武萧王以“陵”非吉语,改名西兴。宋为西兴镇,元置西兴场,明设盐课司,清时并入钱清场。

据有关资料介绍,历史上的西兴,曾有综合多样的社会功能:军事上是古钱塘江边的军事要地与重镇;政治上为浙东入境首站,凡京外各省发宁、绍、台三府属公文,向由仁和县(杭州)武林驿递至西兴驿接收;交通上是浙东交通枢纽,越国之门户,沟通浙东与钱塘江乃至中原的水上快捷通道;经济上是浙东水运货物的重要集散地,浙东地区的粮食、棉花、丝绸、盐酒和山货在西兴过塘,转运到中原各地;文化上西兴的地域文化独特,是吴越文化的交汇处,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多种宗教文化共存之地。

在西兴这个小镇上,顺着老街东西走向的河有两条,一条为官河,俗称前河;相对于前河,另一条称为后河。前河也就是浙东运河西兴段,河的南面是上街(现为西兴街),北面是下街(现为官河路)。后河在西兴老街南面不足一里地与前河平行向东延伸,在三眼桥这个地方分流,一支往北拐去,穿过西兴上街东端的资福桥与前河会合,另一支则向南而去与湘湖、白马湖、南门江、西小江等水系贯通。

得益于白马湖等水系,也由于两岸民居较少,当时后河的水质比前河要好得多,因此后河也是当时主要的农业和饮用水源。

清澈的后河水,不仅为两岸民众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使两岸民众享受了捕鱼捉虾和玩水游泳的乐趣。

每到农历年底,便会有专业的捕鱼队到后河里来帮助当地的农民捕年鱼,场面甚是壮观。当捕鱼的拖网围拢的面积越来越小时,那些急于求生的鱼儿便不时地跃出水面,总有一些运气好的鱼儿落到网外,逃过一场灭顶之灾。

小麦抽穗之时,便是伊和玩伴们到后河里去钓麦头虾之时。星期天的清晨,小伙伴们便带上钓虾工具到后河的小桥头钓虾去了。大家把钓铒放到河埠边清澈的水里,耐心地等着河埠的石缝处游出上钩的大虾。

当年楝树花谢的时候,伊和小伙伴们便会到后河里去放弹钓。当收弹钓时忽然感到弹钓线一张一驰地在晃动着,心里便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因为这一张一驰的动力,源自因贪吃而上钩的鱼。

后河的南岸有一株高大粗壮的古树,它的名字好象就是传说中月亮上的娑婆树,记得在这株古树上做窝的多数是喜鹊。喜鹊的叫声很是响亮,据说还能预报天气的晴雨。古书《禽经》中有这样地记载:喜鹊“仰鸣则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喜鹊叫,贵客到。”民间认为喜鹊是吉祥的象征,因此做窝在这株古树上的喜鹊得到了当地民众很好的保护。日落日出,月缺月圆,喜鹊在这株古树上生息繁衍,平静地生活。

在后河北面的塔弄里,还有一株饱经风霜的槐花树,树高约6-7米,胸径在一抱之上。这株神奇的槐花树,从伊懂事的那天起,就见它已成空洞的主干约成45度倾斜倚在石柱上,仅靠着余下约五分之三的树皮和仅存的基质层维持着自己坚强的生命。

有次伊特意去看望那两株让人难忘的古树。无奈时过境迁,那两株古树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让人欣慰的是当那两株古树老去之时,毕竟还是在原地留下了自己的一脉血肉,至今生机蓬勃。

因为严重的工业污染,现在后河最西端的河道已经被填埋成了绿地,后河里再也见不着那些顽童钓虾捉鱼游水的身影了。好在现在后河的治理已在进行之中,后河的水质也许会慢慢改善,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后河能与新河连通 ,再现生机。



---------------------------------

官方微信:shu2016816   


萧山网络文学第一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