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皮皮电影 2021-04-25

中国的乡土社会,从来都是一个由熟人构成的社会。

和城市相比,农村有着更为紧密的人情关系,乡亲邻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在这样一个天然的封闭环境里,法律很难得到有效实行。

就像网上说的,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那些“村规”与“国法”的边角摩擦,始终在不断地上演着。

其实在很多电影里,也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挖掘。

比如知名度最高的《秋菊打官司》,借着秋菊要讨个说法的经历,以“三分戏谑,七分辛酸”的方式把村规与国法的矛盾进行了一番深挖。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曾获得第15届金鸡奖最佳影片的《被告山杠爷》,也围绕着村长山杠爷这一角色,把国法和村规好好探讨了一番。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山杠爷,堆堆坪村的老村长,为人正直豪爽,做事雷厉风行,就任这些年给村里办了不少实事,树立了极高的威望。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别的村子里大小纠纷不断,唯独堆堆坪这么多年风平浪静,多次获得“模范村”的称号,山杠爷也多次被评为先进模范。

某日,一辆警车开进了堆堆坪,打破了堆堆坪多年来的平静。

据前来调查的县检察院人员苏琴所说,他们接到了一封来自堆堆坪的匿名检举信,信上提到了村里最近发生的一起自杀案。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原来不久前,一个静谧的清晨,村里夯娃的媳妇强英在山杠爷家门前悬梁自尽。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悲痛万分的夯娃看着强英的尸体,边哭边说是山杠爷逼死了强英。

这个在堆堆坪“把持大权”多年的老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一些人提供的信息上看,山杠爷确实犯下过不少违背法纪的“恶行”。

比如为了让外出打工者回家种地,他会私自拆开他人信件查看寄信地址,再派人到当地去把人强制性带回。

比如有人犯了错不服管教,就把人抓起来关到祠堂饿几天,或者把人五花大绑游街示众。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强英就是犯了错被山杠爷下令强行捆绑去游街,觉得脸面丢尽才选择了轻生。

山杠爷这种极度粗暴的做法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就连他正在读小学的孙子也在质疑。

爷爷的这些行为,是不是已经犯了法?

但山杠爷自有他的一套道理:俗话说国有国法,村有村规,国法和村规,其实都是一回事!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从这方面来看,山杠爷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极深,不仅处理问题的手段简单粗暴,做事也独断专行,完全就是蛮横无理的“法盲”。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山杠爷做事强硬,但村里人对于他的评价,无论是人品还是办事,却都是赞不绝口。

比如强英的自杀,事情起因就是由于她不孝敬婆婆,整日对老人又打又骂。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这一天婆婆实在忍不了儿媳的虐待哭着到杠爷家寻求帮助,看着老人身上的淤青,怒不可遏的杠爷决定对其进行惩戒。

晚上,山杠爷借着村里放电影的机会,找来了强英的父母,当众揭露她虐待老人的事实,让强英十分难堪。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回到家后,强英觉得气不过又追着婆婆打,被闻讯赶来的山杠爷等人制止。

但强英仍不知有错,对着山杠爷等人破口大骂,山杠爷这才下令让人把她绑起来,第二天去游街。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说到底,山杠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人,为了村子的未来着想,没有一点私心。

这也是为何调查组来了以后,山杠爷根本没在意:身正不怕影子斜,随便他们怎么调查好了!

不可否认,山杠爷办事尽管粗暴,但他做事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治理好这个村子,尽到作为一个干部的职责。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私拆明喜写给妻子的信,是因为村里劳动力实在短缺,如果都外出打工不回来,家里的田地都将荒废下去。

当众打腊喜的耳光,也是因为其身为党员不以身作则,不愿为村里的水利工程尽自己的一份力。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面对村里很多棘手的问题,山杠爷觉得必须采取一些“铁腕”手段才能对付。

就像他说的那句“一蛮三分理”,村里很多人什么都不服,只服一个“蛮”字。

不交粮的人被关了几天,以后再也没发生过逾期不交的问题;

看着被扇了耳光的腊喜,没人敢再对修水库的事情懈怠,都积极投身到其中。

这种“杀鸡儆猴”的策略效果的确很好,整个村子被治理的井井有条,很多人也都感叹,多亏了山杠爷,他们才过上太平安生的日子。

当得知山杠爷有可能会进监狱的消息后,很多村民都泣不成声,拥在苏琴等人身边给山杠爷求情。

这些人、包括山杠爷自己也不明白,怎么一心为了群众办事,到头来却吃了官司犯了法?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对于片中关于“法”与“理”之间的不和谐,皮哥也充满了相当复杂的情绪。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乡土中国》中说过这么一句话: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

尤其是处于从礼治到法治过渡的那一时期,深受传统观念浸润的村民更是普遍缺乏法律意识,他们所遵循忌惮的还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那套道德理念。

而山杠爷正是充当了这样一位礼教的规训者,他延续着封建宗族大家长式的管理传统,对那些违背祖训的人和事进行必要的惩戒。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在他看来,很多法律上的条文,到了村子里并不能完全照搬全收。

就像前段时间进城,他在大街上吐了口痰,被罚了钱;但这个条款到了村子里,该如何让村民们遵守?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对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村民来说,管住他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老规矩”来推行“新政策”。

“村规”与“国法”,“人治”与“法治”,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正是处于剧变的中国社会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影片到最后出现了令人愕然的戏剧性转折:原来写那封“告密信”的人,是山杠爷的小孙子。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对于爷爷是否犯法的迷惑始终困扰着小男孩,因而他写信给报社,希望自己的疑惑能够得到解答,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表面上看,这是山杠爷小孙子的困惑;实际上,这何尝不是整个乡土社会关于法治与礼治的困惑。

影片最后,在村民们凄凉的呼唤声中,杠爷终究还是被警车带走了。

那个满脸泪痕的山杠爷特写镜头,让人由衷地感受到一种无力和心塞。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借助这一充满情感冲击力的特写镜头,影片对观众进行了“疑问”和“质询”:

离开了“人治”的堆堆坪,能否很快步入“法治”的轨道?

在这场村规和国法的对弈中,究竟孰对孰错?

随着法律的逐渐完善健全,希望像《被告山杠爷》这样的故事,不要再不断重演。

《被告山杠爷》:偏远山村,“国法”和“村规”,一次较量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阿志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