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的石桥(1)

 mzluochr 2021-04-25

老家的石桥。图片是数月前照的,早想以图片上的石桥为线索,用文字倾泄一下心情,可一直没有抽空动笔。而图片一直保留在手机中,每每看到照片、目睹凄清落寞的石桥,都会无端地触碰心弦,促使我用文字记录无人问津的石桥,纪实石桥坚守初心、服务老乡的过往,把石桥忍辱负重的品格留给后人纪念。趁着还有搬砖的力气,于是,便一鼓作气秉笔而书,好像有一种担当精神似的,瞬间自我陶醉。

它是老家村子里的一座石桥,是众多石桥中的一座,是爷爷的爷爷走过一年又一年的石桥;步着爷爷、爸爸的后尘,我们又在桥上往返了一年又一年。石桥用厚重的身躯承载悠久的历史,无论风霜雪雨,她一如既往为祖祖辈辈忍辱负重;她不卑不亢,任凭人畜肆意踩踏,静静地躺在那里坚守初心;她不问赶路人,为热爱小山村的父老乡亲随时提供服务,尤其是农忙时节的星下出门、月下屋;她功德无量,山水共作证。

磜背老家整个村子至少有六七座石桥,其中用麻石条拼成的桥占多数,像这样比较大气的石桥,咱们上村就有两座,另一座位于上村交通枢纽地段,地名即以石桥命名,就叫“石桥头”。石桥头本来就处在中心位置,自1930年后磜背小学又迁徙至上村,石桥头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趋势继续发展,至1964年秋,农场开办的茶业中学又设在上村的祠堂屋中,从此这座桥更加繁忙了,肩负的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光荣。从客观上看,小溪流至这里时横截面更宽一些,所以这座桥的跨度更长,由于跨度长,每一块石条相应更大、更粗。

记忆中石桥头的石条只有三条,没错,仅有三条,记忆中整个桥面不会比图片中的桥面窄,三条石条组成的桥与五条石条的桥面宽度相当,可想而知每条石条都是巨无霸,每条石条比图中的都要宽得多、大得多、重得多。在生产工具非常落后的年代,古人是借助什么工具搬运而来呢?古人的智慧和能耐我们难于想象,古人创造的许多奇迹至今无法破解。

图片中的这座石桥位于“碗子拂”,其繁忙程度明显不如石桥头,然而,却是全村唯一用五根石条拼成的桥,桥面宽度不亚于石桥头的桥。图片中呈现的石桥被遗弃在荒野中,孤零零地失宠了一年又一年,在几蓬衰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凄凉。只见石桥不见小溪,地形地貌已面目全非,原来川流不息的小溪彻底消失了,被岁月的泥土掩埋得严严实实。

时光倒流至七八年前,一项振奋人心的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离“碗子拂”不远处的一座叫“寨岗项”的山头,传说要在山顶建五星级酒店,是开发“养生谷”的配套项目,其时,铲车、挖掘机集结在寨岗项的山顶,隆隆的机声持续了数个月,上万方的土石,被何不留情地朝“烂泥坑”方向倾倒,其后果可想而知。此后,烂泥坑成了名符其实的烂泥坑,泥沙顺流下而,填满了整个小溪,庆幸没把石桥掩埋,石桥仍可以继续诉说她的光辉历史,然而,碗子拂的一潭清水,只能停留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之中,一水护田将绿绕的美好画面,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