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专注力很差,我该怎么办?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优家教育 2021-04-25

 文丨 优宝

昨天,优宝去了一位朋友家里做客,她家有个2岁多的女儿非常活泼、好动。
 
我们喝着茶、聊着天,朋友女儿就在一旁玩着芭比娃娃,一会给娃娃换各种衣服、一会摆弄梳子给娃娃梳头。

                           
我那朋友也真是一位贤妻良母,招呼着客人还不忘给孩子拿水、拿水果、拿毛巾……可孩子不太领情,似乎是被大人打断了玩娃娃的兴致,没玩一会就跑去看电视了。
 
朋友忍不住和我抱怨:“每次都这样,干点什么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就是性子太好动了。”
 
朋友有些担心,孩子会不会是多动症啊?可我更想问问她,每次孩子干点什么事情,她是不是都要“伺候周到”?”
 


父母不放心、孩子没耐心
 
身边一位家长也反应过她女儿做什么事都毛手毛脚的,一点耐性和专注的能力都没有。
 
她很笃定自己的判断,因为她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记录女儿成长的一点一滴,尤其喜欢逮着自己娃各种拍照、录像、发朋友圈。
 
“这是我给女儿的宝贵礼物,等她长大了回头看,一定特别美好。”
 
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实操起来问题也是大大的。


某次聚会,她的女儿跟别人家的姑娘依偎在一起,看一本书,那场景特别有爱。
 
大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她的女儿就突然抬起头,冲我们说:“给我们拍张照。”
 
她才5岁多,本不该意识到这一刻需要被纪录,她本该全然沉浸在跟小伙伴的阅读中,可她并没有。
 
她已经习惯了时刻被大人“骚扰”的节奏。


对于这样充满“表现欲”的孩子,很多心理学家都曾做过研究,结果发现:
 
刻意记录孩子的行为,会使孩子经常受到自我聚焦的刺激。
 
适度的自我意识是健康的,但过量就会出现问题,容易引发孩子的焦虑,导致孩子过度虚荣,无法脚踏实地投入到游戏和学习中,专注力自然很难好起来。
 
但很多父母就是喜欢做这种刻意的事情,教孩子怎么玩、与孩子分享什么有趣的事,让孩子喝水吃东西……总之,就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待着。
 
父母们称之为“关心”,甚至被解读为“陪伴”。


大人经常打断,不仅让孩子变得“粘人”,还会给孩子造成错误的认识:我自己玩不行,需要大人在一旁陪。
 
当孩子想要依赖我们、跟我们互动的时候,我们的确需要回应,更需要陪他们专心、尽兴地游戏。
 
当孩子“自得其乐”时,想要干预就请先问问孩子的意愿:可不可以和你一起玩呀?先休息一下喝点水好不好呀?
 
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是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养成专一的做事习惯,至少也要给他们提供这样的环境。
 
提升孩子的专注力从自我做起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对父母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表现做了全面的归纳:
 
1、平时生活中喜欢唠叨、抱怨;
2、看到孩子做错了,立马要纠正孩子;
3、孩子正在专注的时候,人为的打扰,喜欢伸手帮忙、嘘寒问暖;
4、情感的忽视,父母总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硬塞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真实的需要;
5、不信任孩子,喜欢帮孩子做决定;
6、喜欢监视和偷看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而父母们做出这些行为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我们总在用成年人做事情的专注标准来衡量孩子,那么结果必然会令你感到失望。

 
根据心理学研究分析:
 
2岁以下的孩子以无意识的注意为主;
2岁半的孩子可以专注在一件玩具上的时间大约为4分钟;
3岁的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完全投入其中将近9分钟;
5-6岁的孩子可延长到15分钟;
6岁以后,孩子的注意时间逐步由15分钟过渡到30分钟或更长。
 
而即使在同一个年龄段,不同孩子的专注力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


说起来,太多父母为自己孩子的专注力忧心,可事实上这些父母多半自己的专注力也存在问题。
 
这些成年人极少能够安安静静地花小半天时间把一本书看完。
 
似乎总是忙忙碌碌,到处奔波,没有一个停下来和自己相处的时候。
 
心是浮的,人是躁的。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孩子怎么能拥有沉静和专注的氛围呢?


所以,父母们与其一直想着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如想想,如何找到自己生活的笃定感和从容。
 
先学会减少内在的焦虑,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然后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才会是真正的滋养,而不是对彼此的煎熬。
 

哪些情况是孩子自身的原因?
 
当然,任何问题不能全怪一方,有时候也许真的是孩子自身的原因,那么如果涉及到以下2点,就请父母们一定要多注意啦:
 
1、生理发育原因
 
孩子的年龄导致的孩子的脑发育不完整,会出现一些注意力失调的原因,这是客观存在的。
 
脑发育不成熟,比如说6岁以上的孩子尿床的发病率只有10%,孩子到了6岁之后,尿床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可是注意力失调的孩子,他的尿床的发病率是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要留意你家的孩子,如果到6岁以上还在尿床,就要考虑一下是什么原因?是生理原因还是其他的问题。


此外一些孩子天生的视动统合能力就比别的孩子差一些,落实在学习上就是指孩子的书写能力较差,比如抄课文、记笔记等等。
 
在简单的体育类项目上也不能很好的完成,比如不会跳绳、不能够抛球、不能够接球、也不会走平衡木等等。
 
这不仅跟他们的身体发育肌肉的协调紧密相关,也会显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对大人说的话听不明白,对老师讲的知识理解不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早教课程都会强调儿童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展。
 
2、沉迷电子产品
 
很多电子产品给孩子的是连续、多样的刺激,那么长大后,孩子对学习中单一、枯燥的刺激就很难提起兴趣。
 
而且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很容易对电子产品上瘾,如果我们不及时引导,不仅会破坏孩子专注力,还可能引起近视,影响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等问题。


此外还有一种“二手”电视,家人在客厅看电视,却希望孩子专心在房间学习。
 
有这样一条数据:家里的大人每看电视一个小时,就会引导这个家庭的孩子增加23分钟的电视观看时间。
 
家里看电视的氛围,电视里快速变换的画面、高低起伏的声音和电子产品一样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看了太多的电视,他们的大脑接受了过多的被动信息,大脑会变得懒惰。
 
未来,当这些孩子进行较难的思考或需要完成不轻松的作业时,他们懒惰的大脑会趋向于寻找更轻松的事情来做,例如看向窗外发呆。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注意力要从小培养。拥有强大注意力的孩子,也会更容易取得成功。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