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教学】【388】《老王》文本解读

 爱物A时慧慧 2021-04-26

晋城爱物学校   时慧慧

《老王》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围绕“小人物”的故事展开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平凡人物的闪光点,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课文回忆了作者和一个三轮车夫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知恩图报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体现了作者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文章传递出无论地位高低身份贵贱都可以活得灵魂高贵的主题。

由于本课是作者回忆和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所以教学重点应定为通过探究关键词句含义来把握老王形象;同时,由于七年级大部分学生生活阅历较浅,阅读范围较窄,对文字不够敏感,不易理解,本文简练的语言背后含着的深深愧怍,所以对作者感情的评估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应是教学之难点。

2011年版新课标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分析。”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在本文的分析中有两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

一、人物形象

老王这一“小人物”的形象,在文本中很好找到原文依据。

1.职业及住址:“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一句中“靠着活命”写出生活的落魄,“只”仅仅,没有其他,孤独无助,“破旧”的点出生活贫困,“三轮车”道出职业,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活在社会底层的,孤独无助的小人物形象。

“单干户”写出失群落伍的惶恐。

“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写出居住环境的破败,“他住那多年了”没有提到自己的家,写出内心的漂泊无依。

2.家庭成员:“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死了”写出他内心上亲情的缺失。

4.身体状况及他人眼光:“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写出他身体状况不好,“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写出了周围人的冷漠,也侧面写出老王处境的艰难。

    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孤苦、没人关心、饱受他人非议的老王形象。

    但是在众多看客中杨绛一家对老王却有所不同。“女儿送鱼肝油”、“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我们认为“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也许正因为在老王孤苦无依的境遇中,杨绛一家给了他关怀,才让老王定下心来回报他们一家吧。这样也就为下文老王与我们一家的交往埋下伏笔。

    二、人物交往

    正因为有了老王的孤苦和我们的关心,也就顺其自然地引出了接下来的三件事情。送冰、送人、送礼。

1.  “送冰”事件:“老王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由关键词细读可见,老王人很老实,对我们很关心。而我们怎么做的?——“当然不要他减半车费”,地位差别,同情心使然,通过对比一目了然。

2.“送人”事件:“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为什么要“哑着嗓子悄悄问”,还需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文化大革命”那个荒唐的年代,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受到了残酷迫害,钱钟书、杨绛夫妇此时也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我们在干校随时要戴着尖顶高帽,被押上台去“示众”。在群众愤怒的呵骂声中,还要举着铜锣,给群众押着先到稠人广众的食堂去绕一周,然后又在院内各条大道上“游街”。

    由此可见,文革岁月里,我们一家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活得很不容易。而老王“悄悄问”正体现出当时形势下我们的处境艰难,老王担忧我们没钱,明目张胆地去关心我们一家又让我们无辜受到连累。这里写出了老王的关怀与担心。

     我们的做法呢?——我一定要给他钱。我们看到了在那样的岁月里我们一家对老王的敬重和关怀,两家人惺惺相惜,彼此扶持。

3.“送礼”事件:“老王直僵僵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细读文本我们看到一个病入膏肓的老王形象,但是就是在自己身体难以维持的情况下,他还要把最为珍贵的打鸡蛋和好香油送给我,可见情深意切。

    综上来看,文革前,老王受到我们一家的照顾,他真心实意地付出,虽然地位低,却是真心,相比来看,我们地位高,却是同情;文革中,我们一家被批斗,境况很艰难,我们的地位不如老王,可是他却不因为我们的苦难而疏离,反而更加关心我们,他用真情关心挂念着我们,而我们也油然而生了敬重之情;文革后,我们平反,地位比老王高,在他临死前把最珍贵的礼物送给我们一家却不图回报,他把我们当成至亲亲人,而我却没有真正的体会到真情,一味地用“钱”来“回报”他,相较之下,我们做的不够,我们内心的愧怍油然而生。这便是结尾处“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的缘由,愧怍就是心里的亏欠。

    就是在那样的岁月里,老王在去世前,把极其珍贵的香油和鸡蛋,也把更珍贵的信任和感恩要送给杨绛。他没有因为杨绛一家地位的高低而疏远他们,他是小人物,却用他自己的真心真意活出了自我的高贵。杨绛一生不停反思自我,不断解剖自我的自私,她用这一份珍贵的反思给了我们后人太多的警醒,在解剖自我精神世界的层面上,她也活出了自我的高贵啊。

其实,我们也是小人物,我们也可以拥有真诚,比如友情、亲情,地位的高低贵贱,只要拥有真诚付出真心,都不妨碍我们做一个灵魂高贵的人。也许读懂了“愧怍”,也就能更好的懂得如何珍惜,如何感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