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各个时期的列国实力大排名

 炫叶楓雪 2021-04-27

战国,以国之力而战,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乱世之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军事变革最大的时代。战国短短二百多年,中国走完了一大半的军队改革历史,这段历史,虽然让黎民百姓蒙受了很大的苦难,但是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历史,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华文明正是在这乱世之间,不断碰撞,不断擦出新的火花。

首先,春秋时期的贵族参军作战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各大诸侯国扩张野心的需求,于是大量的贫民开始被征召进军队。在慢慢的发展,军队需求量越来越大,渐渐开始了全民皆兵的现象,于是就有了耕战,全国百姓,忙时农耕,闲时打仗。再到后来,因为耕战的将士训练水平低劣,战斗水平低下,劳民伤财,还影响生产,导致国家后续发展乏力,经不起一场长期消耗战。于是,就有了职业军人的出现,从魏武卒开始,各国都训练新军,这些军人长期从事军事训练,于是军队开始职业化。

战国七雄

再后来,打仗没有了最初的仪式感和宋襄公似的老套路。各种阴谋诡计也频频出现在军事作战中,军事战争渐渐也不讲信义,利益为先,你死我活,打仗从君子之争变成了生死之争。

所以,战国这段历史,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个跨越式甚至是飞跃式发展的时代。而且不仅仅是军事,各类治国思想也是百家争鸣。它们如同天下的列国一般,只有一个最终的胜利者,创下这不世功勋,最终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奠基者。最终秦国和法家成为了胜利者,但是他们并没有长久的统治天下,天下,最终还是属于不屈不挠,走出乱世的中国世世代代的黎民百姓。

列国变法

战国风云二百多年,风起云涌,历经几次巨变,而各大诸侯国的实力,也顺应着时事的变动,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总体而言,战国主要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在马陵之战前的近百年,大魏国雄霸天下。马陵之战到五国伐齐之间的五十余年,齐国雄据东方。五国伐齐之后,秦国称雄诸侯。

那么我们就来大致对战国各个时期,列国实力排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吧。

魏国巅峰

一、吴起变法之前

魏、齐、楚、秦、越、燕、中山、宋、赵、韩、郑、鲁、卫

吴起变法,约在公元前386年,吴起在楚国施行变法改革。

自三家分晋后,魏国历经文侯和武侯两代,在李悝、西门豹、吴起等一众贤臣的辅佐下,国家快速崛起,称霸诸侯,成为之后数十年内的天下霸主。齐国虽然经历了田氏代齐,但是政权过度相对平稳,再加上齐国经济发达,国家富庶,虽然在战场上屡屡受制于魏国,但是实力不弱。楚国和秦国是大魏国主要两个欺负对象,实力被压制得很严重。

再往后,列国实力就较弱了,越国作为春秋末代霸主,国力值得一提。燕国偏居北方,地寡民贫。中山常年压着赵国打,军事实力颇为强悍。宋国地处天下膏腴之地,历来都不弱,战车五千乘,实力颇为强悍。赵韩二国从晋国分出来,本来实力不弱,但是遭到魏国吸了太多血,所以在实力上甚至达不到七雄。郑国能在数十年内和韩国打得五五开,实力也不弱。鲁国礼仪之邦,实力不值一提。卫国只有濮阳一城,更不值一提。

齐国巅峰

二、韩灭郑之前

魏、楚、齐、秦、燕、越、赵、韩、郑、鲁

魏国实力依旧,秦国被打得更惨,齐国正在等待变革,只有楚国经过吴起兵法之后,快速崛起,加上本身实力就不弱,开始对魏国有了一点点的威胁。而越国在战国迅速沉沦,赵国在魏国的帮助下解决掉中山之后,迎来了发展的转机。韩国还在和郑国拉锯,其他小国几乎没有发展,几乎不值一提。

马陵之战

三、马陵之战之前

魏、齐、楚、秦、韩、赵、燕、宋、越、鲁、中山

大魏国人才流失,国家开始衰弱,四面受制于敌,但是凭借数十年积淀,大魏国仍然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不过也到了强弩之末。齐国自桂陵之战后,国家实力和士气骤然增强,已经取代了楚国成为了最接近魏国的强国。秦国也正经历着商鞅变法,国家机器开始高速运转。韩国吞并郑国,实力陡然提升百分之六七十,正式名列战国七雄的行列。赵国,开始扫平混乱,萌生一次大变革,将要迎来赵肃侯和赵武灵王两代雄主。还有中山短暂的复国了,但是国力却大不如从前。

燕国巅峰

四、雕阴之战前

齐、魏、楚、秦、韩、赵、燕、宋、中山、鲁

齐国自马陵之战,一举歼灭魏国庞涓的十万大军之后,士气高涨,齐威王也开始成为一位成熟的君王,齐国国力大增,在西线对魏国形成了全面的压制。魏国在马陵之战惨败后,国家实力急剧下滑,面对四面的强国,只有防守之力。楚国不温不火的发展着,实力稳步提升。秦国变法已经比较成熟,国家实力大增,有开关东出,逐鹿中原的宏图理想了。赵国迎来一代雄主赵肃侯,能征善战,打出了赵国的士气,赵国也进入了正确的轨道。韩国经历了申不害变法,实力犹在赵国之上,燕宋实力差不多,这时都不算强国。

乐毅伐齐

五、五国伐齐之前

齐、秦、楚、赵、魏、燕、韩、鲁

齐国经历了齐威王和齐宣王时期的盛世,垂沙之战败楚,匡章攻破函谷关,几乎灭亡了燕国;内有邹忌主持改革,实力大增;到了齐愍王时期,更是霸气外露,公然吞并了当时最富有,人均GDP最高的宋国,实力凌驾诸侯。

秦国经过雕阴之战,重创大魏,夺回河西,实力骤然增强。在应对列国的围攻之战中,也是胜多负少,并且,秦国还拿下了巴蜀之地,国力超越魏楚,跃升至第二。楚国仍旧不温不火,虽然在东边开疆拓土,但是在西边,渐渐被秦军压制住了。三晋中,魏国衰落一蹶不振,赵国倒是逆风崛起,赵肃侯和赵武灵王时代来临,收回了中山,已然成为三晋新的领袖。燕国内乱平定,迎来了贤王。韩国连战连败,渐渐不值一提。

赵国巅峰

六、长平之战前

秦、赵、楚、燕、魏、齐、韩、鲁

五国伐齐,乐毅连破齐国七十城,正因为此战绩,燕国得以跻身战国七雄的行列。而齐国盛极而亡,多年记载下来的土地和财富,被列国瓜分,连宋国故地也被秦国所取。秦国一跃成为天下最强的诸侯,而且与其余列国差距很大。赵国通过胡服骑射,军事力量大增,俨然已经是大国,堪与秦军一战。楚国虽然屡败于秦,但是随着在东部的开发,实力还行。魏国继续没落,曾经的霸主沦落为人见人欺的小弟。韩国更是被秦国压制得抬不起头。

秦军

长平之战

七、秦国一统之前

秦、楚、赵、齐、燕、魏、韩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伤了国家根本,从此再无争天下的可能,成为一个尚只能自保的国家。秦国自长平之战后,实力已然凌驾于列国之上甚多,一统已经是必然。楚国经过黄歇等治理,国家实力有所恢复,成为秦国最大的绊脚石。赵国随着名将一个个凋零,实力慢慢衰弱下去。齐国在田单复国之后,经过一代人的发展,经济已经恢复,临淄仍然是天下第一大都市,但是齐国可能是被打怕了,从此不再管天下战事和局势,闷声做生意。燕国在北方,屡屡受制于赵国,实力也就还行。魏国只剩下东部疆土,军力还能勉强一战。韩国只剩下一隅之地,只能靠讨好秦国度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