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标世界一流:中化集团与背后的“企业价值管理四要素”,动态分析

 混改风云 2021-04-27

谈起对标管理,国有企业很早就开展了大量的管理实践,在不同组织层面,从不同管理角度推进对标研究与管理优化工作。十多年前大家谈论国有企业的对标管理,常常会想到华润集团。

|陈爽询国企产业研究院、组织管控专家

  
华润集团将对标管理作为做好精益管理、实现管理提升的基础和起点,通过不断深化对标管理,推动战略落地、管理提升和运营改善。

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看国有企业的对标管理,还有哪些最新的最佳实践呢?今天给大家推荐中化集团的“世界一流”对标管理实践。
 

从正确理解“标杆管理”内涵开始


有效开展对标管理,要从正确理解对标管理的内涵开始。

我们谈到对标管理或者标杆管理,首先想到的是最佳实践,我们把优秀企业的最佳实践以此为标准,通过测量、分析,来改进管理行为。

那么,中化集团是怎么理解对标管理的呢?他们对对标管理有什么不同的思考呢?宁高宁董事长提出了他的思考——

“所谓标杆管理,就是要在一个大的坐标系里看我们自己,这个坐标系必须要准确,我们必须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里面的位置、趋势是什么,真正的核心指标是什么。”

在这段话里有几个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对标管理的核心。

一是坐标系:宁总说标杆管理是一个“大的坐标系”,这实际上打破了大家习惯性的“点”对标的思考范畴。

标杆管理不仅仅是某个企业的最佳业绩、最佳实践,而应该是一个群像概念。

在这个群像概念下,企业需要厘清行业的边界,企业群落的边界,划出企业自己的坐标象限。

由此,我们说标杆管理要摆脱一维思考,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思考。

二是位置和趋势:宁总说标杆管理需要了解企业自身在“这个坐标系里面的位置、趋势是什么”,这代表着对标管理不是一个静态的工作,需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关注竞争格局变化,进而界定企业自身的动态坐标点,明确企业自身与竞争对手、标杆企业的相对位移变化。

因此,标杆管理一定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

三是核心指标:标杆管理最终要落实到核心指标上。

这个核心指标就是绘制标杆管理坐标轴的关键要素,是界定企业坐标点的衡量标准。

围绕着系统性思考、动态对标管理和核心指标要素,中化集团绘制了自己的“企业价值管理四要素“模型。
 

定义中化集团的“企业价值管理四要素”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化集团的“企业价值管理四要素”模型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企业价值管理四要素”模型是中化集团在2019年高层战略研讨会上,由宁高宁董事长和集团各级高管人员一起,经过了三天三夜的头脑风暴,最终绘制提炼形成的。

图:中化企业价值管理四要素模型
 
从上图来看,“企业价值管理四要素”模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模型。

我们拆解开来看,可以分为一个参考对象、两个分析层次和四个要素维度。

先来看一组群像。

中化集团绘制“四要素”模型,最初主要学习了巴斯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

巴斯夫作为全球化工企业的领军者,在管理实践上确实有很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比如巴斯夫实现了“最高的回报率和最低的排放率”,是化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比如巴斯夫推进一体化商业模式,在重点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价值贡献,等等。

在对标的研讨过程中,中化集团逐步跳出巴斯夫的单一对标,更广泛地关注领先企业的群像以及他们的卓越做法,最终提炼形成符合中化集团的坐标体系和价值模型。

再来看两个层次。

“四要素”模型的中心是“价值观、使命和党的领导”,是中化集团的核心价值体系。

这是模型的核心与出发点。

我们经常说要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企业”,其中“中国特色”首先就反映在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层面。“四要素”模型的外部从四个维度展开了若干要素和评价指标。这些要素和指标就是衡量企业“世界一流”水平的关键。

中化集团设计了哪些核心指标呢?我们结合四个维度来具体看一看。

关于四个维度。

什么样的企业是“世界一流”企业呢?

中化集团给出的答案是:“以客户中心的企业+关注员工的企业+社会的企业+保障股东利益的企业”。
中化集团在探讨“中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什么样的企业”的过程中,大家首先都会考虑到从市场、从客户的角度来衡量企业。

关注客户就是关注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是检验企业发展的关口和标准。

从“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出发,中化关注战略引领、创新研究、商业模式、卓越经营等具体要素。

  • 战略引领,就是要强化企业对行业、对市场的感知能力,洞察能力,不断优化业务组合,能够进退有序。企业战略引领企业的创新与经营发展;

  •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研发一方面关注投入,包括研发费用的投入和研发人员的投入等;另一方面关注产出,特别是产业化的创新产出,形成新产品、新服务,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 商业模式和卓越经营,侧重强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结构优化涉及产业布局的优化,供应链或价值链的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则侧重整体的成本管控和运行效率管理。这些都是“世界一流“企业的显著表现。


领先企业的第二个标志是关注员工发展。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这一理念已经被企业广泛认可。

在中化集团的价值坐标里,关注员工重点从文化理念、组织架构、团队管理、薪酬激励、人员发展等具体要素。

  • 组织管理,对于集团化企业来说首先是关注集团管控模式。对于世界一流企业来说,竞争的关键不止于产业层面的竞争,更多体现在集团母合优势的竞争;

  •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能力素质提升、薪酬福利待遇等,都是优秀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本轮国企改革也特别强调激活组织活力。只有员工发展了、成就了,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社会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成为“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是一流企业的重要表现,也是国有企业的显著标志。

这一理念出发,中化集团提出了关注社会责任履行、HSE、诚信、税收、就业等具体要素。

  • 社会责任,超出了一般的经济盈利范畴,更强调民族企业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的内容较为广泛,包含了诚信、就业、健康安全、绿色环保等工作内容,也包含了在特殊背景下的责任履行,比如前两年的扶贫工作,疫情下的援持工作等;

  • 品牌形象,也是体现社会企业的一个重要内容。“世界一流”本身也是一个品牌形象的展现。他与企业的价值贡献、创新发展、责任履行等等均有密切联系。


最后我们看到股东利益保障其实也是一流企业的关键衡量要素。

股东和所有制的要求决定了企业行为,“保障股东利益”是优秀企业的必然行动。

结合国有企业的特性,一流企业应关注规模与回报、业务整合、治理架构、引战混改等具体要素。

  • 股东回报,是企业财务关注的重要指标。对于企业来说,利润的实现和资本回报率的持续提升,是企业经营业绩的关键评价指标,同样也是一流企业的首要衡量标准;

  • 股权结构,是这几年国企改革谈论比较多的内容。结合国企改革政策,企业从战略发展出发,应该借助引战混改等手段,优化资本结构,带动市场化改革。



 

“企业价值管理四要素”模型是动态的


“一组、两层、四要素”的中化集团模型,不是静态模型,他是动态的。这种动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素之间是动态联动的。在模型中中心的理念价值体系支撑管理能力的构建,推进管理指标的提升;在四维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的逻辑关系,某个领域或者某个要素出现了缺陷,会影响企业整体价值的提升。

二是模型管理是起点更是贯穿企业管理的抓手。“四要素”模型是中化对标“世界一流”工作的起点。

由此展开,中化集团对比、诊断、分析自身的管理短板,推动管理提升的策略方案和落地实施,最后开展持续评价与动态找差。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价值管理四要素”模型都起着关键作用,帮助企业明确管理推进的坐标,帮助企业衡量管理提升的成效,帮助企业发现进一步提示的方向。

可以说,“四要素”模型成为中化集团持续迈向“世界一流”的重要管理抓手。

三是模型应用具有延展性。“四要素”模型不仅绘制了集团整体的发展坐标和提升方向,也帮助内部组织与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工作。

下属二三级企业在集团“四要素”模型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还可以进行个性化延展,构建自己的细化坐标系和指标体系。实现对标管理的纵向贯穿,全面铺开对标与管理提升工作。


国企混改后评价!“五力一效能”评价体系解决方案
沿
  
4

/亿亿   /

137 1778 2620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