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出自元代艺人“朱娘娘”

 好奇的果果 2021-04-28

牵一人赏落日明月,漫步于江南烟雨中。坐拥怀抱、心中饱满、还在猜想月宫冷不冷,风流蕴藉终究是男人的本性。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出自元代艺人“朱娘娘”

风流的男人一般注重于情,追求的是一种质量,假风流才会追求数量。真风流的男人不会张扬,让人不容易发现他的那种淡定从容,自然很透明他、也可以洞察女人的情绪变化。假设他想风流,瞬间既能重组、和女人发生疯狂的浪漫。假风流只会玩附庸的层面,“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可能他的内心简单干脆,无非想用语言的诱惑来产生体力上的消耗。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花与风景

中国文化它有一个传统的文化底蕴,一路走来它都存有一个衔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大家可能熟知的就是唐诗、宋词。而自带旋律,朗朗上口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却出自于元代著名的戏曲词人珠帘秀(别称朱娘娘)的《醉西施》。它的本意是说,不尽常人迷恋世间尤物,连英雄豪杰也难过美人关,放弃一切只为与心爱的女人浪迹天涯。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单纯从一句话来说、或许有些时候会被曲解,如果从全文来看,它是诉衷肠的相思之情。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出自元代艺人“朱娘娘”

《玉芙蓉》元·珠帘秀

寂寞几时休,盼音书天际头。

加人病黄鸟枝头,助人愁渭城衰柳。

满眼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尽许多愁。

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大‬概‬意思是‬说‬:‬一个女子独守空闺‬,‬这样寂寞的何时才能休‬,‬‬但我依然盼着你的来信,从而不觉得孤单。有‬点类‬似‬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不回来,我一个人便会胡思乱想,等你回来以后便丝‬毫‬不‬相‬离‬。‬我再也不愿意回到那个寂寞无比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欣赏牡丹花及美好的风景,‬此生与你在一起,‬‬再无遗憾。很显然这里的花、‬牡丹是指风景,‬而‬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是女人呢?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中的女人

杨朱或许大家很陌生,他可是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唐诗宋词”是孔子,那么杨朱就是“元曲”。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出自元代艺人“朱娘娘”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被男人用来表达为情所困,既便死在女人的怀抱也愿意,跪于女人的面前,或者被她虐待也认可,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这里和杨朱倡导的一个“贵己、“重生”的思想不无关系。“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孔孟思想是主导仁爱、助人、倡导忠心爱国,修身为本,提倡的是少食寡欲,“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种思想的牡丹花肯定是风景。

杨朱他认为一个人不管活多久,一生劳碌、一杯黄土,都逃脱不了你的归处。脚磨破无疑于自受累,还不如为所欲为求快活。“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一生追求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不顾道德清规的约定,此时的“牡丹花”肯定是女人,“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出自元代艺人“朱娘娘”

牡丹花是“女人”还是风景,其实就是一个思想的行为。相比“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它的另一句话,“满眼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尽许多愁”,或许更易打动人心,更能体现那种炽热的甜蜜惆怅、温馨与痛苦。

本以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是哪个浮夸子弟、花花太岁所为。没想到、是一个弱女子用做“鬼”这样苛刻的条件,期望来一场浪漫婉约的爱情故事。

可怜之处就是,如果期待中的爱情落空,内心变得沟壑纵横,拿什么来弥补那些支离破碎的心!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出自元代艺人“朱娘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