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学论文写作技巧(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

 红色亚细亚 2021-04-28

史学论文写作技巧(三):史学论文的基本格式

史学论文尽管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遵循基本的格式。一般来说,较长的史学论文的格式如下:

1.引言(导言,绪论)。即文章开头,用一段或几段文字表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 开宗明义,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一开始就让读者了解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
b) 解决论题中各概念定义;

c) 说明研究背景,点出所研究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d) 说明研究缘由,点出研究本专题的目的;

e) 论证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f) 摆出所要批驳的靶子

g) 回顾本专题的研究史,指出他们的长处和不足,表明自己研究的角度和重点。这一条尤为重要,大凡比较重要的课题,引文必须交待本课题的研究史,从交待中就可发现你对这一问题研究史掌握的情况以及认识的高度,从你选取的角度和论述的重点,一般就可判断出这篇文章的价值。因此,如果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史不熟悉,这段文字就最难写,如果熟悉了,又有较高的认识,这段文字也就不难写。

下面我们摘录几篇论文的引言:

其一,胡如雷《论唐太宗》(《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

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杰出政治家,开明的封建皇帝。他不但受到古人的同声赞颂,而且在今天史学家的笔下也是一个非常受重视和给予肯定评价的历史人物。关于他一生的政治成就和政治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远非短短一篇论文所能全部涉及。在这篇文章里,仅就唐太宗的特点、产生这个政治家的条件和他的局限性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这段引言150字左右,三句话,三个意思。第一句话说明李世民是个重要人物,既然是个重要人物,就有研究的价值。第二句话,表明本文不是研究其政治成就和政治思想,因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往很多。第三句话说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唐太宗的特点、产生条件及局限性,关于这些方面恰恰是以往几乎没有涉及的。所以读者一看到这引言,就产生了阅读此文的极大兴趣。

其二,南炳文《从三言看明代奴仆》(《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

明代的奴仆数量大、使用广,辨明其实际地位与作用,是正确认识明代阶级关系的重要一环。明代是我国古典小说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作品,也是研究当时阶段级关系的重要资料。在以往关于明代奴仆的研究中,有的历史学家已注意到这些生动、具体的论述,但总的来说,利用的还很不够。最近,我们重新翻检了冯梦龙编辑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搜集了其中关于奴仆的资料,并结合其他文献,做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三言中有关明代奴仆的资料,不仅生动地印证了许多文献的记载,而且起了重要的补充和订正作用,弥足珍贵。现将主要之点缕述如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这个引言分两段写成,第一段说明研究奴仆的重要意义:认识明代阶级关系的重要一环。

第二段简要说明小说中有大量资料。以往关于明代奴仆研究史虽然注意到了,但利用得还很不够(也许是没有专文论述,故未点出具体文章)。点出本文的研究角度:从小说中进行研究,而且小说中的材料对文献材料,不仅印证,更是补充和订正,这就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其三,王育济《论杯酒释兵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杯酒释兵权是宋初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们熟知的一则历史典故。30年代,著名史学家聂崇岐先生的长文《论宋太祖收兵权》,正确区分了杯酒释兵权 收藩镇之权的不同,并着重阐述了收藩镇之权的问题。40年代,丁则良先生撰《杯酒释兵权考》,认为所谓杯酒释兵权一事,全来自传闻,不可置信。80年代以后,徐规、方建新、顾吉辰等知名学者,亦各有讨论杯酒一事的专文,但由于他们对此事的真实性仍多有怀疑,甚至断为伪造,这又不能不限制其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杯酒释兵权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并着重从杯酒一事的政局背景,它的真实性,成效及其意义等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这段引言对杯酒释兵权的研究史交待得十分清楚,从30年代到80年代,作者都注意到了,而且以往的结论基本是怀疑或否认,而作者在本文中显然是持相反观点,并交待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杯酒一事的政局背景、真实性和成效及其意义。读者一看,就知道本文会提出一些新观点,这个引言写得非常清楚。

2.正文:

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全文的精华部分、主要观点、史料都要在这一部分充分展开,学术价值也在这一部分体现,所有的论证过程也在这一部分完成。正文一般都会分好几个部分。

3.结论(结语):

一般是全文的结束,或是总论点的归纳,或是中心论点的再次强调,以加深读者印象。

结论并非所有论文均有,也可以不出现。

4.余论(附论):

余论所论述的内容虽然不是本文的主题,但与主题有密切的关系,或由主题派生出来的内容,表达出来,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当然,并非所有论文都有附论余论,有的论文虽有,但不一定标明。如参考资料中选编的南炳文《从三言看明代奴仆》第五部分和明代奴仆有关的几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余论附论,作者之所以不标明 余论(附论)字样,是为了更明确告诉读者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5.注释:

所有专题研究性的学术论文都应有注释,这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往往很不重视注释,或者虽有注释,但极不规范,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坏的影响,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根据作注者的不同,注释可分为:原注、编者注、译者注。

根据排版位置的不同,注释又可分为:脚注、夹注、边注、尾注。现在边注已经很少见了。过去,边注常用于译著中,标明译文所对应的原著页码,便于读者进一步核对,这的确是很必要的。

注释又可分为:

题目注释:如朱英《重评五四运动期间上海总商会佳电风波》(《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题目注释为:本文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又如:谢放《绅商词义考析》(《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题目注释为:本文初稿承蒙章开沅先生和马敏先生教正。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为笔者查阅资料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此表示衷心感谢。

题目注释往往是针对论著的题名而言的,也可对该题目的研究和写作活动作必要的交待。题目注释往往以脚注方式出现,其基本形式是在题目后面加一个星号作注,或者和正文释义性注释一起编号作注。

作者注释:就是作者介绍,其形式比较灵活,可长可短,但一定要将最重要的基本信息介绍给读者(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称)。

引文注释:文献引证注释的文本功能就是交待引证文献的出处,在这一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系列学术性社会功能。在引文注释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有意不作注、少作注、随意作注、不规范作注和恶意回避不作注以及无关引证、过度引证、以讹传讹转引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