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子里的青岛

 蓝林观海 2021-04-29
老派的青岛无处不在。
这几天又有一则小故事流传开来。
2014年,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漏水,政府决定重修。拆除工作开始后,难题出现了,人们发现德国人光瓦片就用了23种。
青岛相关部门派出采购人员跑遍全国,发现很少有公司能在工艺上达到要求,少数能生产的公司,光开模费用就要每种20万,23种总价460万。
图片
怪不得这些年,德式建筑就没有大面积流行开来。
原来是造价太贵了。
对于这些年习惯了精打细算求利润的房企而言,这种增加成本的建筑显然是在产品定位和利润测算阶段就推翻了。
毕竟连五重造景的龙湖集团内部都开始有了中海帮高管,要知道中海的成本控制在业内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1
房地产这个行业的整体性停滞不前,还要从高周转流行开始。
十几年前,万科在全国推行“5986”运营管控,即万科版本的高周转模式,运营要求拿地5个月即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8成,6成产品必须是住宅,靠着5986,万科多年占据中国房地产销售排行榜榜首。
2017年,碧桂园登上中国房企销售排行榜榜首,据悉在碧桂园内部,“456模式”是一条红线,即拿地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回笼,6个月资金再周转。果然房企之间的排名超越,就看谁更快。
毕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根据碧桂园流传的内部文件,碧桂园已意图把开盘工期压缩到3个月,“开盘工期≤3个月,奖励20万元;开盘工期在3~4个月,奖励10万元” 。
在BOSS杨看来,盖楼没有最快,只有更快。人不是万能的,但是奖金是万能的。
在房企待过的朋友都知道,要想实现高周转,标准化是绕不过去的坎,在十几年前,房地产百花争鸣,文科万科、理科金地,经典项目层出不穷,天津水晶城、万科第五园、深圳东海岸,成了一带地产人的朝圣之地。
彼时的万科,广告的调性还是“再名贵的树,也不及你记忆中的那一棵”,“品味与金钱无关”,“天地根,人居本”。
而后来,所有的地产企业都开始了产品标准化,从定位阶段就融入了成本的意识,外立面标准化、户型标准化。
全国的楼盘看起来,相似的越多越多。
经典的越多越少。
2
在中国,有几个城市的老城建筑群是被设计师们反复观摩的,哈尔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武汉,因为它们都有着众多风格各异、保存较好的欧式老建筑。
花石楼、公主楼、蝴蝶楼、迎宾馆、基督教堂、总督府、监狱旧址、沙滩旅馆、邮局旧址、安娜别墅等,任何一座,都堪称建筑经典的集大成。
图片
青岛因此也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园。
这里面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海滨旅馆,海滨宾馆全称“海因里希亲王沙滩旅馆”,位于青岛市南海路23号,1903年由德国商人和银行家合资的青岛饭店股份协会建设,是当时东亚地区首屈一指的高端酒店。1912年,孙中山在青岛停留时曾入住海滨旅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年久失修,该建筑后来已成危楼。
图片
△ 海滨旅馆旧址
2002和2012年,青岛城市建设集团两次对海滨宾馆进行了修缮工作,按照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旧如旧的修缮要求,在缜密的专家论证基础上,青岛城市建设集团制定了周密的文物修缮方案,使沉淀了一个世纪的老建筑重新焕发光彩。
这也就是青岛城市建设集团和德式老洋房故事的开始,从此青岛城市建设集团开始了对于青岛德式建筑的研究。
2010年1月,在经历了十年的探索之后,青岛城市建设集团联合国内外建筑设计界专家和文化学者,对于青岛印象理论阐发和产品规划进行了系统性塑化,正式确立了打造青岛印象产品系列的战略,青岛印象产品正式登上舞台。
从此,他们有了一个更本土的名字:
青岛印象建筑。
图片
3
青岛印象,对于城市最大的贡献来自于,从此让建筑可以留下时间和人文的印记。建筑与人,与城市有了温度。
在千楼一面、千盘一面甚至千城一面的时代,人们迷失在城市的藩篱之间,忘记了曾厚植于这片土地的人文历史。
房子越来越多,而家却越来越少。
青岛印象,从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角度,用建筑语言来说话,青岛人在这里找到共鸣,原来我们真的容得下世界,但是心里还是放不下青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青岛印象系列不是一天打造出来的,青岛城市建设集团专注产品的研发和制造,用了十年的时间来为青岛印象奠基,又用了十年的时间沉淀积累,谋定后动,厚积薄发。
因为根植于青岛,所以青岛成为青岛城市建设集团内心挥之不去的情结,成为企业思考、学习和成长的不竭源泉。早期开发的威海路步行街、城市花园等小区开始使用青岛建筑的经典元素,坡屋顶、山墙、老虎窗等局部符号赫然出现在建筑中。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品牌战略的不断深化,青岛城市建设集团除在北京市场精耕细作外,在青岛本土开发的以湖光山色、阳光山色、竹韵山色等为代表的“山色系列”等产品获得市场广泛认可,青岛建筑的经典元素和符号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产品中,并从最初的注重建筑单体设计,逐渐向地理、建筑、景观和谐统一的方向迈进,青岛印象的理念体系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自2010年青岛城市建设集团提出“青岛印象”的品牌发展战略后,陆续登场的青岛印象金沙滩、青岛印象山、青岛印象湾、青岛印象畔等项目先后推向市场,受到了客户的追捧和认可,引起了青岛乃至全国的广泛关注。
同期,位于崂山金家岭的青岛印象·品、李沧区的青岛印象·滟、蓝谷的青岛印象·川也正在热销,位于西海岸新区香江路上即将开盘的青岛印象·和也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
图片
而无论被追捧、被热爱还是被购买,核心的原因,还是因为青岛城市建设集团用最美好的建筑语言和最诚意的匠心营造打动了青岛,也打动了客户。
这是一种城市的使命感,也是一种房地产营造企业的匠心体现。
4
迄今,青岛印象迈入第十个年头。十年的专注,十年的积累,青岛印象系列产品展示出了独特的识别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十年大成,今再升级。
2021年,青岛城市建设集团在行业内率先引入“匠心营造”标准,按照“匠心、匠人、匠材、匠制”四大体系营造每一个项目
图片
在匠材方面,严选优质材料,从源头把控稳妥。遴选国内和世界优质供货商合作,建立供货商分级入库档案制度。以优质、耐久和环保为选材标准,三关筛选,六重耐久试验,择优使用。建立了样板先行制度,通过现场观感进行矫正,不断打磨、优化和完善。建立材料回访、校验机制,不断提升材料工艺与标准。
匠制方面,根据集团施工标准作业指导,将每个细节标准化、程序化。同时,建立集团分级、分时全过程督查机制,重重把关,保护品质落地。
其实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力量,任何一家开发企业都不应该仅仅关注利益得失,更需懂得“匠人营国”的道路,应着眼于历史长河的验证,做时间的朋友。
站在城市规划发展的高度,专心于包括建筑在内的城市文化的传承发扬,来为时代的精彩添彩,为未来的根基奠基。
社会总是期待房企能给城市留下些什么,以建筑呼应建筑,让时光记住时光。
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岛城市建设集团只是在做它该做的事,毕竟它生于斯,也长于斯,骨子里天然蕴含着青岛的情愫和责任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