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园小记

 非名流WO 2021-04-29

菜园小记

老蔡家的屋后是生产队里在开荒造田的年头里开辟出来的一块稻田。由于常年受竹树遮荫,又受鸡鸭侵扰,这块稻田靠近路边的狭长的一块区域里,基本上只长禾不结实。生产队里有人告状说是老蔡家的竹子树木夺走了集体庄稼的阳光,老蔡家的鸡鸡鸭鸭偷食了集体的粮食,应该责令老蔡家把竹树砍了,把鸡鸭关好了,不能长年累月地挖集体墙角。

生产队长老袁心里有数:老蔡家的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那块稻田原本是老蔡家宅基地的一部分,说老蔡家挖集体家墙角是说不过去的,要他们把竹树砍了,说不通的,要他们把鸡鸭关了,那还养活的了吗?老蔡家就靠这几只鸡鸭下蛋兑换现钱的呢。

队长算了一笔账:这块田开辟出来几年,收回的那一点点稻谷还抵不上社员们付出的工夫。继续种下去实在不划算。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划给老蔡家,做个菜园子,当然,每年老蔡家还得向生产队交一定量的副业(粮食生产以外的)收成。

别人家的菜园子都在很远的山边地头,土地贫瘠,管理又不方便。老蔡觉得占了大便宜,下决心要把自己家的这块菜园子经营好。老蔡问了很多有经验的人,知道种菜是有讲究的:鸡鸭不吃的菜种在外围,不开花结实的菜种在阴凉处,高粱和番薯可以套种,茄子和芝麻可以间种。于是他先好篱笆,沿篱笆栽上瓜瓜豆豆的藤蔓类蔬菜。然后把生姜、葱蒜、辣椒等不受鸡鸭侵扰的种在外围,依次往里套种土豆、番薯、花生、番茄、茄子、芝麻;最需要阳光的高粱和葵花就种在阳光充足的区域。

几年来几乎没有收成的稻田一改成菜园子,立刻就繁花似锦,四季飘香,瓜果满园了。老蔡是个实在人,他想,这菜园子总归是生产队派给他种的,除了一家人自己够吃的瓜果菜蔬,大部分都摘下来上交生产队了。他这样一做,原本菜园子在偏远角落有着满肚子意见的人,也没有话说了。

老蔡的儿子小蔡在乡中学教生物课。闲来无事的时候,觉得校园里几块边边角角的地方荒芜着怪可惜的,便向学校萧校长建议,利用劳动课的时间,分派几个班级开荒种菜。校长觉得主意不错,立刻拍板。原本芜杂的校园角落立马划给各个班级做劳动角,清理垃圾,除去杂草,搬走乱石,平整土地,就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了。小蔡老师心思一动,分别插上牌子“XX班生物角”,依次吩咐学生:1班的作业是观察并记录白菜的生长过程;2班的作业是观察菜青虫从幼虫到蛾虫的演变过程;3班的作业是观察并记录不同块状根植物的生长周期的差异;……于是校园里一下子冒出几个小菜园子来。文科班的老师还搬弄些花花草草来,栽种在菜园边上,一时间,校园变成了大花园。有一天,县里要来乡里检查卫生工作,乡里领导一向认为中学是人口密集区,农村里孩子们的卫生习惯又不好,特别是学校那些个角角落落,每次检查总有遗留问题在。为了不给全乡工作拖后腿,乡长亲自到学校来检查卫生工作。一进校门,就直奔往日经常看到的几个有遗留问题的边边角角,竟然全种上了蔬菜花果。乡长很满意,大大表扬了校长:今年的卫生工作很有成效,看来你是动了一番脑子的;卫生死角变成了菜园子,哦不,是花园,这是个可以推广的经验呐!你看镇上大大小小的事业单位不少,光吃菜问题就要啃掉很大一笔经费的。

后来,乡长在全乡事业单位会议上宣传了中学的做法,要求各单位学习中学经验开动脑子,自己解决部分蔬菜供给的问题。这下可捅娄子了,乡里文体卫诸单位的头头脑脑都来抱怨中学校长:你有学生,你有劳动课,你有生物老师,你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可怎么解决?!

校长尴尬地回到学校:本来是去听表扬的,怎么听到的全是怨声呢?把事情跟小蔡老师一说,小蔡老师一拍大腿:好哇!我们可找到了更多的实验基地了!

不久,镇上几家事业单位大院的空地先后被小蔡老师带着一帮学生开辟成菜园子,各单位只管提供种子,其余打理菜地里的一切事宜都给学校里师生承包了。

一日,乡长来乡中学找校长,点名要小蔡老师。

原来,乡长刚从县里开会回来,沿海要开放了,内陆从农村开始搞改革了,县上对乡里的规划是改变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格局,要建设成为全县的菜篮子了。改革初期,县里也没有现成的技术力量,因此只给乡里派了任务,没有给乡里派来技术指导人员。乡长对校长说:你知道,割了十年的资本主义的尾巴,林牧副渔业早已荡然无存了,乡里农科所也没有真正的技术员了;我来要小蔡老师,就是因为他这几年来,带领着一帮子娃娃,不仅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生产中,还为咱们镇上多家事业单位解决了菜篮子问题,他就是咱们乡土生土长的技术员了!

从此,小蔡老师就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蔡技术员了。乡长答应,乡里愿意为蔡技术员提供一切可能的方便。

就这样,光杆司令蔡技术员甩开膀子干起来了。首先,把十多年前从乡农科所下放回去的那一批老技术人员逐一拜访了个遍,能请回来的就把他们请回农科所,乡农科所很快有了人气;接着,蔡技术员请自己的老子老蔡出马,走村串乡,请那些会种菜的老农民出面,担任各村的技术顾问;第三步,回到乡中学,跟校长洽谈,乡里可以为学校提供一块十多亩面积的试验田供学校教学用,但是有两个条件——试验成果必须面向全乡推广,学校还要义务为乡里农民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这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同时,蔡技术员又找到自己最先带出的几个学生,希望他们能够继续跟着自己干下去。有几个已经在村里务农的弟子见老师找自己“出山”,高兴还来不及,哪有不答应的。于是,蔡技术员派了一批“嫡系”学生去沿海学习大棚种植技术。

因为是县里的决定,因为有乡长亲自抓,因为蔡技术员是本土“出产”的技术员,因为小蔡的父亲种菜园子是有名的好手,全乡半数以上的老百姓一听说可以不种水稻,改种蔬菜了,基本上不用动员,说改就改了。第一个季度就出成果了:当那些种稻谷的乡镇还在等待开春播种时,小蔡技术员已经和他的菜农们把第一茬蔬菜投放到县里有名的大市场和大超市了!

两年后,大棚技术在菜农中普及,时令蔬菜一下子成了城里人的抢手货。蔡技术员的野心一下子大了:他要把全乡变成县里最大的菜园子!

若干年后,蔡技术员再也不需要在十乡八里走村串户了,种蔬菜再也不是什么技术活了。蔡技术员功德圆满,适时隐退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在里买下一套房产,携妻带子住进城里,炒炒股票,做些转手生意,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里人。只在节假日,才带着妻子回乡下老家,帮助父亲老蔡伺弄一下屋后那块有年头的老菜园子。

转眼到了假。老蔡眼巴巴等着儿子带孙子回家过年。左等右等不见人影,一个礼拜过去了,也没有动静。等不急,老蔡就给儿子家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孙子小小蔡——蔡瓜瓜。

老蔡:瓜瓜啊,放假了吧。回不回来过年呀?村里那些养鸡养猪大户觉得污染厉害,都决定改回种蔬菜了,都盼着你爸回来参谋参谋呢。

瓜瓜:爷爷,暂时还回不来。我爸他忙着建设基站呢

老蔡建鸡站别人都不打算养鸡了,他还忙这个干啥呀?

瓜瓜:不是鸡站,是基站,就是在各个蔬菜基地建设网站,形成互联网。我爸说有了基站,他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可以把从种菜到卖菜的事儿都做了

老蔡有这样的事儿

瓜瓜:放心吧,爷爷,我建站计划里一定有咱老家的村子

老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