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产前检查

 山河教育网 2021-04-29

重点难点
掌握 掌握围产期的定义以及早期、中期和晚期产科检查的内容;
        掌握产科四步触诊法的内容;
        掌握胎心率基线、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变异减速的定义。
熟悉 熟悉骨盆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熟悉胎儿宫内状态的监护内容和方法。
了解 了解胎儿成熟度的检查;
        了解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产科合理用药、孕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
第一节、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和围产期
(一)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及早防治妊娠期并发症或合并症,及时发现胎儿异常,评估孕妇及胎儿的安危,确定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保障母儿安全。
(二)围产期
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
我国采用的围产期定义是指达到及超过28周至产后1周。
一、产前检查的时间、次数及孕周
我国《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推荐产前检查孕周分别是:妊娠6~13+6周,14~19+6周,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有高危因素者,可酌情增加次数。
产前检查次数与孕周

检查次数

孕周

检查次数

孕周

第1次

孕6~13+6

第5次

孕29~32周

第2次

孕14~19+6

第6次

孕33~36周

第3次

孕20~24周

第7~11次

孕37~41周

第4次

孕24~28周



二、产前检查的内容
(一)病史
1. 包括:年龄、职业、本次妊娠的经过、推算及核对预产期、月经史及既往孕产史、既往史及手术史、家族史以及丈夫健康状况。
2. 预产期推算方法是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此外,妊娠早期超声检测胎儿头臀长是估计孕周最准确的指标。
(二)体格检查
观察发育、营养及精神状态;注意步态及身高,身材矮小(<145cm)者常伴有骨盆狭窄;注意检查心脏有无病变;检查脊柱及下肢有无畸形;检查乳房情况;测量血压、体重和身高,计算体重指数,注意有无水肿。
(三)产科检查
1. 腹部检查
(1)视诊:注意腹形及大小。
腹部有无妊娠纹、手术瘢痕及水肿等。
(2)触诊:妊娠中晚期
宫高、腹围、四步触诊法。
(三)产科检查
1. 腹部检查
(3)听诊:胎心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
                 
2. 骨盆检查
(1)骨盆内测量: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前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 1.5~2.0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               
(1)骨盆内测量: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   
(1)骨盆内测量:坐骨切迹宽度,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的食指置于韧带上移动,若能容纳3横指(约 5.5~6cm)为正常,否则属中骨盆狭窄 。   
(1)骨盆内测量:出口后矢状径,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正常值为8~9cm 。
(2)骨盆外测量: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测量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耻外径并不能预测产时头盆不称,目前临床已经很少测量。
(2)骨盆外测量:耻骨弓角度 ,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异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3. 阴道检查
妊娠期可行阴道检查,特别是有阴道流血和阴道分泌物异常时。分娩前阴道检查可协助确定骨盆大小,宫颈容受和宫颈口开大程度,进行宫颈Bishop评分。      
(四)辅助检查及健康教育
参照目前我国《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年)》,每次产前检查包括:常规保健内容、辅助检查项目(分为必查项目和备查项目)及健康教育及指导,有条件的医院或有指征时可开展表格中备查项目。 

产前检查的方案

检查次数

常规保健内容

必查项目

备查项目

健康教育及指导

第1次检查

(6~13+6周)

1.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2.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

3.评估孕期高危因素;

4.血压、体重与体重指数;

5.妇科检查;

6.胎心率(妊娠12周左右)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血型(ABO和Rh);

4.空腹血糖;

5.肝功和肾功;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7.梅毒血清抗体筛查和HIV筛查;

8.地中海贫血筛查;

9.早孕期超声检查(确定宫内妊娠和孕周)

1.HCV筛查;

2.抗D滴度(Rh阴性者);

3.75gOGTT(高危妇女);

4.甲状腺功能筛查;

5.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110g/L者);

6.宫颈细胞学检查(孕前12月未检查者);

7.宫颈分泌物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

8.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 ;

9.早孕期非整倍体母体血清学筛查 (10~13+6周);

10.妊娠11~13+6周超声检查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

11.妊娠10~13+6周绒毛活检;

12.心电图

1.流产的认识和预防;

2.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3.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宠物;慎用药物;

4.孕期疫苗的接种;

5.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

6.保持心理健康;

7.继续补充叶酸0.4~0.8mg/d至3个月,有条件者可继续服用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

检查次数

常规保健内容

必查项目

备查项目

健康教育及指导

第2次检查

14~19+6周)

1.分析首次产前检查的结果;

2.血压、体重;

3.宫底高度;

4.胎心率

1.无创产前检测(NIPT)(12~22+6周);

2.中孕期非整倍体母体血清学筛查 (15~20周);

3.羊膜腔穿刺检查胎儿染色体(16~22周)

1.中孕期胎儿非整倍体筛查的意义;

2.非贫血孕妇,如血清铁蛋白<30μg/L,应补充元素铁 60mg/d;诊断明确的缺铁性贫血孕妇,应补充元素铁 100~200mg/d;

3.开始常规补充钙剂  0.6~1.5g/d

第3次检查

(20~24周)

1.血压、体重;

2.宫底高度;

3.胎心率

1.胎儿系统超声筛查(20~24周);

2.血常规;

3.尿常规

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早产高危)

1.早产的认识和预防;

2.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3.胎儿系统超声筛查的意义

检查次数

常规保健内容

必查项目

备查项目

健康教育及指导

第4次检查

(25~28周)

1.血压、体重;

2.宫底高度;

3.胎心率

1.75g OGTT

2.血常规

3.尿常规

1.抗D滴度复查(Rh阴性者);

2.宫颈阴道分泌物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检测(宫颈长度为20~30mm者)

1. 早产的认识和预防;

2. 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3.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意义

第5次检查

(29~32周)

1.血压、体重;

2.宫底高度;

3.胎心率;

4.胎位

1.产科超声检查

2.血常规

3.尿常规

1.分娩方式指导;

2.开始注意胎动;

3.母乳喂养指导;   

4.新生儿护理指导

检查次数

常规保健内容

必查项目

备查项目

健康教育及指导

第6次检查

(33~36周)

1.血压、体重;

2.宫底高度;

3.胎心率;

4.胎位

尿常规

1.B族链球菌(GBS)筛查(35~37周);

2.肝功、血清胆汁酸检测(32~34周,怀疑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  ;

3.NST检查 (34孕周以后)

1.分娩前生活方式的指导;

2.分娩相关知识;

3.新生儿疾病筛查;

4.抑郁症的预防

第7~11次检查

(37~41周)

1.血压、体重;

2.宫底高度;

3.胎心率;

4.胎位

1.产科超声检查

2.NST检查(每周1次)

宫颈检查 (Bishop评分)

1.分娩相关知识;

2.新生儿免疫接种;

3.产褥期指导;

4.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

5.超过41周,住院并引产


---------------------------------------------------------

以下是可爱的原创凑字数内容

1、为何要加原创:加原创只为可以添加话题标签。

2、为何要添加标签:添加话题标签后可以按照内容分类,方便大家阅读。

3、声明:该内容以九版内科学内容为基础编制,为方便大家学习考试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为谢!!!

本文章并非作为疾病诊治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就医。

内科学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它涉及面广,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为临床各科从医者必须精读的专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