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情提问》如何提出让人不知不觉就赞同的问题?

 书语人间 2021-04-30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666本书

《共情提问》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共情提问》


这个时代真是方便,需要信息的时候有各种方法可用,网络、广播、报纸、杂志、书等,我们正处在信息爆炸的世界

不过,从古时候起就有一种打听信息的方法,至今依旧值得信赖 —— 听别人说。尤其是在对方值得信赖的时候,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最可靠的。


那么,该如何从别人那里打听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当然是「提问」了。

那么,如何才能提出让对方不知不自觉地就很赞的问题呢?

和灵遥一起读读这本《共情提问》,并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01.
开放 vs 封闭式提问

用于搜集信息的问题有很多种,大多数人都知道「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这两种提问方式。

其中,开放式提问能够让对方自由思考,自由回答,如,「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封闭式提问会限制对方的回答如,「你喜不喜欢这本书」。


事实上,这两种提问的类型之间,还有无限种不同程度的问题,以下面四种为例:

  • 完全开放式提问:这本书怎么样呀?
  • 半开放式提问: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会局限于目的)
  • 半封闭式提问:想把书的内容应用到在工作中的什么场合?(加入了工作与场合的限制)
  • 完全封闭式提问:你喜不喜欢这本书?

当然,除了这四种,问题还能够因为提问者目的的不同,延伸出不同的变化,这时就要提问者思考自己的提问目的是什么 —— 

是希望对方自由发挥,还是希望对方给出明确答案,然后再有的放矢」。


举个例子,领导如果希望下属思考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开放式提问,问他,「该怎么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反之,则可以利用封闭式提问,问他「你到底想不想达到业绩目标」,来引导对方得出结论。

等等。


02.
能够问出所有信息的
6种提问方法

提问之后,对方正确理解你提问的目的,适度回答出你需要的信息,不多也不少,这当然很理想。

可惜,实际上通常不可能这么顺利,提问者必须巧妙地让对方了解自己想知道什么,才能够得到需要的信息。


这时候,我们便要借助「5W1H」,即what什么、who谁、when什么时候、where哪里、why为什么、how怎么来提问了。

比如,有人如果说想去进修,我们就可以问:

  • what:去进修什么?

  • who:想报名谁的课程?

  • when:何时去进修?

  • where:去哪儿进修?

  • why:为什么要进修?

  • how:以何种方式进修?进修后要怎么活用这些知识?








这里要额外注意,一旦使用「为什么」来提问,就必须按照逻辑回答「因为……」,可能会给回答的一方带来负担。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问时学会换位思考,如,询问对方「关于XXX,你是怎么想呢」,将其转化为「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提问后,向对方表示感谢~



03.
换位思考:
要问对方容易回答的问题

希望从对方的回答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就必须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询问对方容易回答的问题。


比方说,想要读书的时候,问读书多的朋友「有什么好的书能推荐给我吗?」,对方就会因为选择面太广,以及不知道你口中好的标准,而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

这时候,你最好将问题转化为,「我很想了解与写作有关的知识,你读过的书里面,都有哪些容易理解,好上手的吗?」


这么一来,对方也能够根据自己知道的书,给你最好的建议。问到以后,别忘了说声「谢谢」,这样一来一往,双方的谈话才算取得了平衡。

然后,是一些很敏感的问题。

比如,你去问别人「我的缺点都有哪些呢」,别人可能会因为担心说错了话,得罪了你,很难对你讲真话。

因而,你最好把问题转为一个正面的提问,比如,「我该怎么做才能更有魅力呢」


04.
提问以前,
要先检查的4件事

最后,是提问以前要检查的四件事,在提问以前,先弄明白它们都是什么,将能够让你的提问更有针对性。

问题1:我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虽然都是「提问」,但是目的不同,问题的问法、答案和起到的效果都会有所不同。

比如,读书。

如果是想博取对方的好感,就可以先问「你喜欢什么样的书」,然后附和他说「其实我也喜欢这本书,看来我们的兴趣一样」。

如果是希望影响对方行动,就可以先问「你希望一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让他认识到现在与未来的差距,然后再问他「那你认为看什么书可以获得这些知识呢」。

所以,提问以前,请务必弄明白「我为什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想清楚了再问。


问题2:对方是合适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吗?

每个人知道的信息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能指望通过一个人了解到自己需要的全部信息;因而,这便要求我们在提问前先对问谁做一个筛选,然后问那个最有可能回答我们的人。


问题3:现在是合适的提问时机吗?

提问当然也得算准时机;在对方不想被打扰,或是忙碌的时候提问,肯定是难以得到你想要的回答的。


问题4:这是最好的问题吗?

等你想清楚提问的目的,选定好最适当的对象和时机,就可以思考怎么问了。

对方的回答,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你的问法。

若是问得太漫无边界,难免会让对方觉得回答起来很辛苦,从而不愿意回答。限制如果加得过多,又会让对方觉得被束缚,容易陷入到无话可答的地步。

因而,提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多考虑对方的感受,思考最佳问话方式。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博取好感的提问方法。

敬请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