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漂十年,最终落户高新五区

 溜爸聊学区 2021-04-30

成都学区房已获授权

写在前面

从集中开始看房,到选中心仪的房子,签合同、过户拿到房本,楼主只用了两周时间,看了这么久的溜爸公众号,还是趁机写一篇文章,分享一下过程,全文较长,大约3700字左右,感兴趣的可以耐心看完。

 

背景介绍

楼主重庆人,高考后没有考虑川渝地区的高校,想去北上广看看。哪知道阴差阳错志愿失误,直接被录到了山东(那大馒头可实在了,下馆子米饭竟然要收费,当时我们重庆和成都老乡都惊呆了),思考再三不想再折腾一年复读了,好歹也是中字头的学校,谁知道这一去就是10年。

大学遇到了现在的老婆,毕业后放弃保研,选择了留在北方工作。老婆一直在北京上班,我则混迹于京津地区,工作出差较多,前四年基本上跑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2018年因为老婆公司成都项目开始,她也顺利的申请派到了成都长期出差。由于我16年底换了工作,不需要坐班,于是我们直接从北京举家搬迁到了成都,我顺便把老婆的户口迁到了高新区(当时是有小心思的,哈哈),开始了购房资格的等待。

完美错过成都和北京的暴涨

故事是这样的,2014年底,由于公司在四川的项目开始扩大,我被派到成都来出差,跑了那么多地方,还是觉得成都舒服,于是开始做老婆的工作,希望说服她来成都(她是北方人,可没少花功夫)。

16年初老婆有机会公司内部调动来成都分公司,我还正儿八经的带着同事一起在成都看了一周房子,主要集中在主城区,高新区当时只知道环球中心附近房价不便宜。

看了一周房子,比较中意的有华润二十四城和中粮鸿云,当时鸿云项目属于准现房,兽兽说贷款下来基本上就交房了,1万出头的单价,又在地铁站附近,离春熙路近,差点就交定金,结果老婆公司项目暂时不能启动,无法调成都,就这样错过了成都暴涨前最后的机会。当时没想到投资的事情,感觉错过了好多。

既然成都暂时来不了,我就和老婆商量,要不把天津的房子卖了(14年结婚后为了孩子能够落户买的,15年迎来了大闺女),再凑点北京首付没有问题了,公积金还可以贷款。

后来又想老婆当年公司没能解决北京户口,买了房子孩子上学是个麻烦事情,思前想后觉得不想被统筹上学,遂打消了念头(北京除了房子贵,其他生活成本还可以接受,后来17年公司要给我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解决北京户口,我……)。

后面北京的房价再次上涨,看好的区域已经够不着了。

被啪啪打脸之后,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出名要趁早,买房也是……

留还是不留?

搬来成都后,就在考虑孩子上学问题(主要是我想定居在成都),于是跟老婆商量也去摇号吧,毕竟迁户口的主要原因就是成都需要户口才能买房(新政策还没有出)。

新房和二手房之间有剪刀差,好的楼盘感觉买到就是赚到,于是我们也加入了摇号大军。

其实就摇了两个盘,7万多人摇的那个网红盘是排名最靠前的10%,7000多名(捂脸),也是最后一个,后面新政策出来就失去了资格。

有政策那就研究它,盘它。

我开始跟老婆商量在成都交社保,等到社保满一年的时候,户口也满一年了,这样19年初就具备了购房资格。

这个提议直接被否决了,说交那个干嘛,她不想留在成都,项目2020年结束后就要被派回去。

就这样,我以一家之主的身份和地位,又开始了漫长的说服工作:

从京津冀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到国家层面提出的成渝城市群,再到西南地区增长极,成都是龙头(我是不是可以去考公务员了),包括早买房可以享受央妈放水带来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上涨……

口水都给我说干了好几回,人家直接甩了一句“成都的冬天太冷了,没有太阳。”

“冷,我可以给你装暖气啊,没太阳这个的确超出了我的实力范围”。(新房子我下的第一个订单就是德国菲斯曼的暖气系统,那个谁,广告费主动打我账上哈)。

我们陷入了是否定居成都的拉锯战。

疫情爆发前我辞职了,买房又增变数

由于我上一份工作每年去国外出差的时间太长,没有办法照顾到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老婆一个人操心(老婆辛苦了)。

虽然收入是高,但是孩子的成长和陪伴几乎都错过了,加上19年中二宝出生,更加坚定了我回国的决心。坚持了三年之后,19年底回国休假我就跟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当然,这时候已经跟老婆商量好,定居成都!

原计划休息两个月,年后开始找工作,谁知道碰上了疫情……这下可是把我老婆愁坏了,说要不别买房了,压力太大了。咱回去,本来就有带学区的大房子,工作机会还更多一些,何必要在这边呢!?

坚守内心的抉择,定居成都

因为疫情耽搁了找工作进度,将近一年没有收入,老婆项目还存在变数(结束后项目二期八字还没一撇),可是即使这样,我还是极力说服了老婆:

我工作继续找,你们项目结束后如果公司调你回北京,就直接辞职重新找,成都机会还是很多的,未来发展可期。

虽说是决定留下来,可是现实终究是现实,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买哪里的学区房,预算多少合适。

我从18年底开始关注成都的学区房情况,当时没有找到好渠道,只能网上一点点做功课,手动用EXCEL统计:

从教委官网查看对比各近5年学区对应楼盘,从链家上面统计相应小区房价、户型、环境、生活交通便利程度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建立一个自己的评估模型(理工科生习惯性动作,数据为王)。

19年偶然发现了溜爸公众号,瞬间感觉找到了宝藏,把上面的文章都详细的读了一遍,尤其是小学40强名单筛选模型,在此特别感谢溜爸!(解决了家长难题,你们不火能行吗)

结合实际情况,我对买房这件事情想的很清楚:

首先,在成都我们是刚需,必须兼顾自住和学区,纯挂户,再买或者租对于我们来说不属于最佳选择;

其次,孩子的教育和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同样重要,避免为了上学来同时折腾孩子和家长。

因此,综合考虑教育、工作远近(三街)、家庭生活质量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期,我们选择了高新区,学区范围就锁定在了高5区范围内(五朵金花也研究过)。至于“青二”和“锦二”,毋庸置疑,拥有的教育资源和时间沉淀属于龙头,在此楼主不过多讨论,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火速拿下中意房子

区域范围选定后,初步定的预算是300万左右,至少三室,房子光照必须能保证(老婆是北方人,因此朝向主要是她考虑)

作为一个无业游民,我从8月中旬开始,每天都约上绿中介去看房子。按照每一天集中看一个区域的房子,保持着一天8套或者10套的样子,陆续把高五区各学校(主要是泡小,七初附小,锦晖,锦城,芳草南)有代表性的,符合我们要求的楼盘挨个看了一遍,甚至益州小学和蒙彼利埃小学对应的楼盘都去看了。

按照水库论坛大神的说法,不看房200套,你对区域市场的房子就没有一个直观的判断。(符合要求的学区房没那么多看的)

不过情况想必大家都清楚,由于高五区新增了两所对口的优质初中,因此呢,各学区房价格也是积极响应,房主卖房心态也在发生变化。市场上也是客多房少,还经常被放鸽子,临时下架或者涨价。有些业主不诚心卖,就是挂着看看行情。所以我对中介要求就是,要带看的房子,必须是房东带学位诚心卖的,否则就不要约我,我不想浪费时间(说的好像我很忙一样)。

至于各个楼盘和学校,我就不一一展开点评(主观意识比较强),初步筛选后(主要是我一个人看房子,回家汇报情况),最终决定在锦晖和七初附小之间,哪个先出来更中意的房子就买哪个。

其实我对东苑105那个户型很看得上眼,无奈看上的房东要么涨价,要么是返租一年,而且还不给租金(这是什么神操作)。

凑巧的是,某一天老婆说要不从别的中介也问问,说不定也有合适的房源呢,中介费还能省点,LJ服务费较高。就这么在附近买了一杯奶茶,凑巧奶茶店旁边就是5i5j,于是试探性的进去问了一下。接待的大哥比较实在,说目前你们看好的锦晖和七初附小符合你们要求的房子不多,我这边也就尽量给你找找先,约着明天来看看吧。

就这样,第二天中介大哥带着去看了一套凯丽滨江花园的房子,116户型的,说这个户型在滨江花园算是比较优质的户型了,基本上出来后很快就出了。就这么一看,各方面都符合我们的要求,主要是老婆非常中意。当时我们并没有表露出来,还是要先稳一哈,为后面谈价格留下空间。第二天,中介说房东那边价格还可以再谈谈,我让中介去问问最低价多少,合适的话就约房东直接去店里面谈敲定。下午中介反馈房东可以降3万,愿意面谈。我们直接过去,双方聊的比较愉快,在报价基础上砍了4万下来,当场就签了合同。

后面的就是走流程了,房东想早点拿到房款,说不接受组合贷,我核算了一下商业贷款,觉得全款再抵押利率会合适一些,于是跟房东谈全款支付,价格再降了一万。全款对于我们来说资金还有部分缺口,主要是19年投资了一套三街那边的公寓(感觉有点冲动了),所以花了一周时间凑了一些资金。

第二周,我们直接变更了协议,约定了学位,付款方式等,两天出了网签备案,做了资金监管,递件、支付尾款。就这样,从看房到顺利的拿到了房本,用时两周多点。收房后,把老婆的户口迁了进来,提交了孩子投靠落户申请。目前正在做装修改造,计划年前就搬进去了。

写在最后

也许有些读者会觉得锦晖怎么怎么样,凯丽滨江花园又有哪些缺点。

的确,成都主城区范围内我们有能力选第一梯队学校的房子。

可是把家庭资金都砸到房子里面,牺牲一部分家庭生活质量,并不符合我的认知。就算是买了学区房并不是一劳永逸,学区房只算得上是锦上添花,真正的学区房是家里有爸爸或者妈妈陪伴的书房,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和学校的衔接配合。

父母之爱,谓子长远。我们绝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我们的孩子大概率也会是普通人,先接受了这一点,我们也许会以更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文:夜半生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